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语言规划是社会语言学中研究如何计划语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门学科。语言通常要根据特定社会语言发展的实际关系来规划。广西正面临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形成的大好机遇,但广西的语言关系随着与东盟关系的加强变的更加复杂。本文将从内部和外部分析广西复杂的语言关系,从语言选择.语言权力和语言教育等角度探究广西语言规划应当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及语言教育工作者对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现状,着重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性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结合而生的新兴语言学科,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欧美,90年代初开始引入我国。在我国经历了引入、发展、扩展应用阶段,已成为我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基于文献调查研究,对1994—2007年国内期刊上认知语言学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回顾认知语言学在中国13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中国语言学家在该领域的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独坐敬亭山》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着重阐释语言和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它主张从人的认知角度去研究语言。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图形—背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三个视角对诗仙李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的认知文体分析实例证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文本具有解释力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综合科研机构的案例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的中国地方综合科研机构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广西科学院案例研究是为这一子课题研究提供的一个案例。本案例包括两方面:一是广西科学院案例研究报告;一是中国地方综合科研机构调查表广西科学院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全面完整地显示广西科学院全貌。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在国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在80年代末将其引入国内。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积极地探索外语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本文分析了这种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教学中的相关研究,以期达到改进翻译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孙磊 《科技信息》2012,(8):191-191
传统语言学正面临着许多挑战,研究者不断尝试从新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是其代表之一。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初甚至不被学界认可为一门科学,其后地位骤升,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之一。认知语言学内部派别林立,研究侧重各不相同,笔者限于能力,仅简单就几个普遍采用的概念来比较说明汉字与西方字母的认知差别[1]。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认知语言学中许多理论如范畴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图式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心理学中移植过来的。本文探讨了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指出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有:经验主义联想心理学,完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了解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渊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学,这就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具有模糊性。因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是解释性而不是或对或错的那种传统的规则的描写。它认为界限是区间而不是边线。所有这些模糊思想也体现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主要基本观念上,如隐喻,转喻,范畴,基本范畴,原型,概念等。  相似文献   

10.
柴杰 《科技信息》2010,(30):I0175-I0175
认知语言学作为近些年的热点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本文则简要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产生极其发展、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并简要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现已成为国内外语言研究的前沿,也给予日语教学以新的启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语义理论出发,将其应用于日语听力教学实践,试图找出一种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以求培养学生听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自西汉至清代的广西著述——包括广西本籍人士的著述及外籍人士有关广西的著述,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宋元以前,广西著述的数量极少,并且,广西本籍人士的著述少于外籍人士有关广西的著述;明代,广西著述明显增多,且广西本籍人士的著述已超过外籍人士有关广西的著述;清代,是广西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著述蔚为大观,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超越了以前任何历史时期。自西汉至清代的广西著述大部分已散佚不存。历代广西著述文献,特别是流传至今的广西著述文献,是研究广西文明史、文化史、学术史等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和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等理论一起在认知语言学兴起的三十多年内颠覆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对于客观世界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隐喻的类型,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隐喻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多层次性。进而考察汉语中的一些经典、常用的隐喻,以此揭示人类思维,主要是汉语语境下的人类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帕尔默首次使用“文化语言学”这一名称,在西方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中具有创新意义。帕尔默将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及认知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化语言学理论。本文旨在讨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在语言人类学三大传统及其弊端和认知语言学如何弥补其弊端方面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不同,其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26-127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开始向纵深层面铺开,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图示理论得的原理和原则对语言学范畴中句法尤其是句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哲学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 ,重点在于对语言能力的研究 ,同时对语言运用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并将其上升到语用能力的高度 ,认为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研究是互相支持的 ;认知语言学强调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构建语法模型 ,这是对形式语言学的一个补充 ,但从根本上说 ,认知语言学没有构成对形式语言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修辞学是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学说,认知语言学是近三四十年来西方兴起的语言学学说。两者虽然形成的时代不同,研究的内容不同,但是有密切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修辞学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我们要吸收国外新兴的理论,继承中国传统的理论,发展修辞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燕 《科技信息》2008,(20):203-203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相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等对英语存在句的生成、发展和意义拓展进行了分析。对英语存在句进行认知解读,不仅拓宽了存在句研究视野,也弄清了存在句的生成和演变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大量研究调查,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以具体实例着重阐明了意象图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隐喻、转喻在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和词义发展中的创作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