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了需求依赖于价格、而价格为一阶自回归过程的需求函数模型,分析了补充订货至目标库存策略和最小均方差预测技术下信息共享对牛鞭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1)信息共享有助于抑制牛鞭效应;(2)信息共享对牛鞭效应的抑制作用不受产品市场规模的影响;(3)当产品价格自回归系数较大、产品价格敏感系数较小、价格过程误差波动较小、零售商(批发商)订货提前期较大、或者需求误差波动较大时,信息共享可以显著的抑制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2.
最优需求预测下预测与处理过程中的牛鞭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琳  薛恒新  桂良军  陈鹏 《系统工程学报》2006,21(3):266-272,312
研究了在AR(1)市场需求模式下,生产商与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当零售商采取不同预测技术时,在信息预测,处理及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牛鞭效应问题.证明当存在订货提前期时,零售商采用移动平均法及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会导致在需求预测,信息处理及传递过程中产生牛鞭效应;而采用最优预测仅在需求相关性很强时存在有限值的牛鞭效应.并对二级供应链进行拓展,证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非最优预测将导致上游需求模式复杂化,牛鞭效应逐级递增,而最优预测可使上游需求模式简化,遏制误差的传递.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同预测技术的供应链牛鞭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L.Lee提出的消费需求AR(1)自相关模型为基础,在假定采用订货点库存策略的前提下,分别推导出了零售商采用移动平均法、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及均方误差优化预测市场需求时,生产商所面对的需求波动,建立三种需求预测技术对一个两级供应链牛鞭效应影响的量化模型及仿真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预测技术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影响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动态需求下集群式供应链牛鞭效应的H∞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玲  孟波  黎继子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308-2312,2378
在动态需求环境下,考察一供应链的零售商的库存补充渠道来自于其它多供应链的零售商,将跨链间库存合作与时变鲁棒控制系统相结合,建立了多级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库存合作下的库存模型和牛鞭效应量化方法,用鲁棒控制理论来寻求“最差”需求下的最优订货。通过对比仿真实验表明,实施H∞控制和跨链间紧急库存补充策略可以有效减小库存以及生产(或订货)波动,达到抑制牛鞭效应的目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小订货间隔期,并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讨论两级多产品供应链中需求相关时的牛鞭效应.下游零售商从能力无限制的上游供应商处订货来满足相关的市场需求.当零售商面临的需求平稳时,若零售商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需求,证明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存在性,并给出了其量化表达式.进一步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消除牛鞭效应的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零售商与消费者预测行为的牛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零售商运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技术预测提前期需求,分析价格波动下消费者的价格预测行为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分析表明:①零售商平滑的需求预测有助于减小牛鞭效应;②消费者的价格预测行为有助于减小牛鞭效应,一方面,消费者越关注历史价格的波动,越有助于减小牛鞭效应;另一方面,消费者观察到更长期的历史价格可以进一步减小牛鞭效应。比较了两种预测技术下的牛鞭效应,同以往学者研究结论不同,移动平均预测下的结果可能比指数平滑预测下的结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供应链风险池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单环节多源性的且主要是基于供应链成本的不足,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从期望收益和差异系数的角度对比分析两种情景下集中库存系统和分散库存系统的表现以及是否存在风险池效应。结果表明:当需求确定而供应随机时,由于风险分散化效应,企业采取分散库存系统能减少收益差异系数,此时分散库存系统是最优的;当提前期和需求都不确定且需求会随着提前期而变化时,由于多环节多源性风险池效应,企业采取集中库存系统能增加期望收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供需都不确定下风险偏好型零售商应采取集中库存系统,且提前期标准差的增大或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都会增强风险池效应。有望帮助企业识别风险池效应发生的条件,提高其规避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收益共享协调机制下两阶段供应链提前期压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前期压缩可以使供应链柔性增大、库存成本减少和供应链收益增加.提前期压缩所增加收益的合理分配对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和加强起着关键性作用.建立了基于收益共享协调机制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制造商投资柔性设备压缩订货提前期给零售商带来的额外效益在供应链上下游间分享的情形下,分析了提前期压缩和零售商库存管理的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在收益共享协调方式下,零售商先行动公布收益分享比例激励制造商进行合理的订货提前期压缩,供应链整体及上下游的收益均要高于订货提前期压缩前;提前期压缩比例和收益共享比例与零售商的终端需求、订货批量等库存管理参数等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供应商为风险中性,零售商具有损失厌恶风险态度.在销售期开始前,零售商面临需求不确定性和供应不确定性,需要做出订货决策.本文从零售商角度出发,研究采用提前支付策略以降低供应不确定性风险.研究表明,在给定提前支付前提下,资金成本越低零售商的提前支付比例越高;当资金成本超过临界值时,零售商不再采取提前支付策略.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随损失规避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减少.论文也探讨了需求随机变化、紧急订货选择对系统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两级供应链中基于提前订货折扣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前订货是一种供应链协调策略,即零售商(下游企业)向供应商(上游企业)订货时,订货提前期大于从供应商到零售商的正常的供货提前期.针对一个由单一零售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简单的两级供应链,其中只有零售商面对市场需求且需求是平稳的,本文建立了当零售商的成本信息是私有信息的情况下的博弈模型,研究供应商如何利用价格杠杆来引导零售商提前订货.该模型可用于确定供应商的最优价格折扣和零售商提前订货的最佳时段,从而引导合理分配因为零售商采用提前订货策略而使整个供应链可能获得的额外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网络化制造(networked manufacturing,NM)模式下供应链系统运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扰动, 运用H鲁棒控制方法抑制供应链系统牛鞭效应, 保障系统稳定运作.构建了由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描述的NM模式下的动态供应链时变偏差系统模型,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获取H鲁棒控制策略,并通过系统反馈控制器uk设计,有效减小客户不确定需求引起的生产、订货和库存波动.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表明在抑制率为ζ时,本文提出的鲁棒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不同形式客户需求引起的牛鞭效应,实现供应链系统鲁棒镇定.  相似文献   

12.
在时变需求条件下,多级库存问题中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供需匹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考虑一个单条供应链在信息共享条件下采用订至点补货策略的情形,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了一个四级供应链系统中的牛鞭效应及其抑制方法.基于反馈控制理论构建了一个四级库存系统的动态控制模型,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推导出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四级库存反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牛鞭效应自补偿机制,使供应链进销存系统的需求变异维持在原有水平.数值试验及仿真进一步对牛鞭效应自补偿算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自补偿算法后供应链各级结点企业的订货量波动明显减弱;剩余库存量的波动大幅下降;供应链整体牛鞭效应约为信息共享条件下的三分之一,仅约为信息不共享条件下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单供应商多零售商供应链中的最优提前订货折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零售商提前订货是一种供应链协调策略,即零售商向供应商订货时,订货提前期大于从供应商到零售商的正常的供货提前期.本文讨论一个由单一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其中供应商采用基于提前订货时段的折扣方法引导零售商提前订货.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零售商如何确定提前订货的最佳时段,以及供应商如何确定最优的折扣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中交易信用是普遍存在的,交易信用的激励作用是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生产商给定数量折扣的条件下,设计了零售商向生产商提前付款的交易信用激励机制,研究了分散式供应链的库存控制与协作问题,得到了供应链成员的最优订货批量、最优提前支付信用期以及系统最优新增利润。研究表明:在生产商的机会投资收益率较高时,通过采用基于数量折扣的交易信用激励机制,能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成员企业利润境况的帕累托改善;而当零售商的机会投资收益率更大时,生产商不需要给予零售商数量折扣,此时可以提供延期付款激励机制以协调零售商的订货策略。最后,一个数值算例和敏感性分析说明了论文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最小化运输与库存费用的两级分销策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的两级分销库存系统由一个分销中心和N个零售商组成,设两级库存补充均采取周期订货策略,在每个零售商处的客户需求是随机的且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我们的目标是在满足给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寻求该供应链运输和两级库存总费用的最小化.通过对运输及两级库存费用之间的关系分析,我们给出了一启发式算法,确定出了零售商的补货时刻、补货数量与车辆的行车线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再制造系统中的牛鞭效应,提出了H∞控制方法。该方法在考虑了制造商的实际库存和消费者的虚拟库存两种库存的基础上,建立了再制造供应链系统模型;并采用制造、再制造和库存的偏差波动与需求的偏差波动之比来定量描述系统中的牛鞭效应;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利用H∞控制理论重新设计系统的制造和再制造策略,给出了在消费者需求波动最差的条件下牛鞭效应的H∞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系统中的生产和库存波动趋于平滑,牛鞭效应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供应链补货模型中没有考虑在供方可选择情况下的协同, 从而影响库存补充策略及供应链成本的问题, 研究了由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多级供应链中的基于CPFR的协同补货问题. 考虑订货概率参数, 建立了基于分销商订货量和零售商订货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协同补货模型, 以求通过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同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 并采用MATLAB对协同补货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其结果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闭环供应链中回收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模型,考虑影响回收商行为的环境政策指数及回收延迟,并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计算各级成员订货率的牛鞭效应,研究回收商行为对整个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1)环境政策指数越大,即回收商回收比例越大,对正向供应链零售商订货率牛鞭效应的减弱效果越好,但会越发加强逆向供应链牛鞭效应;(2)回收商回收延迟越小,对正向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减弱效果越好;回收延迟增大,可以减弱逆向供应链牛鞭效应;(3)环境政策指数较回收延迟对各级成员订货率牛鞭效应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闭环供应链牛鞭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控制理论,通过建立闭环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的z域模型,构造了牛鞭效应的传递函数.分析表明:最佳回收策略是全部回收;生产提前期和回收延迟时间对牛鞭效应有影响,且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20.
可控提前期供应链库存优化的费用分担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地缩短提前期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根据"由零售商决定交货期并完全承担缩短交货期费用的交货策略(Ⅰ)"建立了可控提前期的供应链库存优化Stackeiberg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根据"由零售商与供应商共同决定交货期与订货批量,缩短提前期的费用双方共同分担的交货策略(Ⅲ)"建立了可控提前期的供应链联合库存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满意度的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来制定最优费用分担比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1)合理地压缩提前期可以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2)提出的基于满意度的赶工费用分担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