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电加热甲醛薰蒸灭菌对屏障系统的消毒效果。方法将甲醛溶液置入电热水器内加热薰蒸灭菌,不用高锰酸钾;薰蒸后用血平皿培养基暴露30 min,进行落下菌检测;在37℃恒温箱内培养,一周后观察血平皿内落下菌的个数。结果经过4 h薰蒸,屏障系统内落下菌检测结果为0.42个/血平皿,达到SPF动物饲养环境的要求。结论用电加热甲醛薰蒸灭菌法可以进行屏障系统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2.
一种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及设施维持性消毒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及设施维持性消毒的新方法。方法用浓度为0.21 mg/m^3的臭氧和1%的84消毒液或0.1%的新洁尔灭对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及设施进行维持性消毒;用血琼脂培养基进行落下菌培养,一周后观察血平皿内落下菌的个数。结果经维持性消毒后,屏障环境空气落下菌检测平均为2.1个/血平皿,符合国标关于环境技术指标中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的要求。结论该种消毒方法有利于屏障环境微生物的控制,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安全、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前空调冷却水系统普遍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军团菌对人群造成很大的安全威胁,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查阅资料,介绍了国内外空调冷却水系统致病微生物调查现状,以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有物理处理方法和化学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很多但是缺乏比较研究.对于空调水系统易于实施的紫外线灭菌和膜分离灭菌法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紫外线法灭菌率为73.5%-91.9%,膜分离法灭菌率为47.9%-53.2%,紫外线灭菌效果明显比膜分离灭菌要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实验动物设施消毒灭菌常用化学药剂化学性质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综合因素的比较分析。为正确选择 适合的消毒灭菌试剂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着重介绍了二氧化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化学药剂在动物设施消 毒灭菌中的优势,建议在实验动物设施的消毒灭菌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高压灭菌是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它是给所需灭菌的物品加100Mpa-1000Mpa的压力作用一段时间,利用高压使细菌失活,从而杀灭物品中微生物。高压灭菌锅正是利用此原理,达到灭菌的效果。高压灭菌锅广泛应用在各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6.
《东莞科技》2003,(5):16-16
空气消毒可以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类方法。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灯照射、静电吸附和空气过滤等方法。化学消毒主要包括用消毒剂熏蒸.如过氧乙酸熏蒸或喷雾,如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也包括用一些消毒器械即时产生的化学因子进行消毒,如可以用臭氧进行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7.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作为指示菌,通过其在同一灭菌条件下对同种包装方式的饲料、垫料、动物饮用水以及笼具等多种物品的灭菌效果以及不同灭菌条件下对单一物品的灭菌效果进行分析评定,进而验证脉动真空灭菌器在常用的灭菌条件下的灭菌效果,同时对该灭菌器的灭菌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消毒灯和臭氧空气消毒机在屏障设施物体表面消毒、水的消毒、空气消毒除臭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除臭的原理,分析了影响消毒效果的众多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重视"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加强职业防护,并提出在屏障设施如何正确使用紫外线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饲料不仅应满足动物的营养要求,还必须符合微生物学品质标准,因此,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最新颁布的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微生物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我们对国内实验动物常用饲料原料及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的成品饲料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发现大部分原料均受到微生物不同程度的污染,未经任何灭菌处理的混合粉料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常用的饲料加工方法,如干烤,蒸汽制粒灭菌作用不稳定,而经膨化处理一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模拟现实环境,对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可能使用的4种处理动物饮水的储存时间-菌落进行监测,为该中心的实验动物饮水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4种水样存放在模拟现实环境下,每周分别取样接种血平皿进行细菌培养,为控制样品传递可能造成的污染,取样及接种操作安排在临近储存环境的设备中进行。结果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连续5周未检测到细菌,高压灭菌过滤水连续8周未检测到细菌;新鲜未高压灭菌管道自来水及过滤水水样细菌检出阳性,其中新鲜自来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超过100个,新鲜过滤水存放1周后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单位平均34个(范围:29~37 cfu/mL)。结论高压灭菌水储存5周满足无菌要求,可提供给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未经高压灭菌过滤水储存1周内可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接取新鲜水样将更加安全;新鲜管道自来水满足国标要求,可供普通级动物使用,但建议不要储存过夜饮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土壤绿色消毒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水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及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5.0 mg/L的臭氧水对3种病原真菌的孢子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臭氧水质量浓度是影响杀灭率的主要因素,作用时间对杀灭率无显著影响;提高臭氧水质量浓度及增加浇灌次数能显著增强对土壤中3种病原真菌的杀灭率;臭氧水浇灌土壤能显著降低植株的发病率,但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添加木霉能消除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UVC LED杀菌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作用距离下使用UVC LED对大肠杆菌进行灭菌处理,并计算杀菌率.实验结果表明,UVC LED的杀菌能力随紫外辐射剂量减小呈指数减小,受到紫外辐射通量、辐照时间、辐照距离三者影响;以本实验光源为例,当辐照时间与辐照距离平方之比大于20/10-2 s/cm2时,UVC LED的杀菌率能够达到99%以上;UVC LED不能通过产生臭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只适用于表面杀菌.通过经验公式,可对UVC LED的使用条件进行估算.基于此,设计了一台紫外杀菌装置样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城市污水培养富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sa)的可行性,分别采用了高压和紫外2种方式进行城市污水的灭菌,对蛋白核小球藻进行培养,考察了净化水质的效果及其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株蛋白核小球藻有较高的耐污能力,对城市污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紫外灭菌和高压灭菌后培养的蛋白核小球藻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差别不大,其中COD去除率高于67.0%,总氮和氨氮去除率高于95%,总磷去除率最高达到92.87%,其中紫外灭菌培养的藻在生长初期对COD的去除率更有效.高压灭菌后培养的藻的生物量是紫外灭菌后培养的藻生物量的1.43倍,灭菌方式对城市污水培养藻的油脂含量的影响较小.基于生产的成本和操作的便利性,紫外灭菌方式更适用于基于城市污水大规模养藻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空气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的灭菌机理,采用针-环结构负电晕放电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确定了等离子体中各种可能的活性成分,并研究了这些活性成分(紫外线、带电粒子、中性活性物质)的杀菌效率.结果表明,单独的紫外线和臭氧都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二者的联合杀菌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协同作用;负电晕放电中的中性活性物质起主要杀菌作用;带电粒子起到辅助杀菌的作用,但电晕风中单独的带电粒子几乎没有杀菌作用.提高中性活性成分是提高电晕放电灭菌效果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消毒是保障水质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城市污水消毒方法主要为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等,传统氯消毒由于产生有毒副产物而逐步为其他消毒方法所取代,阐述了各种消毒方式的消毒原理及应用,联合消毒技术将成为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城市污水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源于漂白粉消毒技术的液氯、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技术,以及臭氧和紫外线等主要消毒技术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机理、运行特性,分析、讨论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氯系消毒技术成熟,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技术由于消毒速度快、有效时间短,可作为联合消毒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应用.另外,探讨了未来给水工程水体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给水工程消毒技术方案选择、减小水体消毒有害副产物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O3,UV,UV/空气和UV/O3工艺对三氯甲烷和氯苯2种重要氯化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就UV/O3工艺对2种有机物去除机理展开分析.试验90 min时,UV(253.7 nm)工艺氯苯分解产物氯离子浓度为2.03 mg/L,UV(253.7 nm)/O3工艺为1.80 mg/L,150 min时二者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正确使用臭氧对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进行消毒的方法和浓度,达到既保证消毒效果、又保证屏障环境内实验动物及工作人员安全的目的。方法控制2个臭氧浓度在0.32mg/m3和0.21mg/m3的屏障环境,进行消毒效果对比实验;选用清洁级ICR小鼠进行正常的生产繁殖,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消毒对小鼠产仔率、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空气中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臭氧浓度为0.21mg/m^3和0.32mg/m^3时都达到了灭菌效果;臭氧浓度为0.32mg/m^3时动物的死胎率、肺部病变例数与对照组和臭氧浓度为0.21mg/m^3组有显著差异,氨气浓度下降85%;臭氧浓度为0.21mg/m^3时动物的死胎率、肺部病变例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氨气浓度下降75%。结论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动态运行时,臭氧消毒最适合的剂量为0.21mg/m^3。  相似文献   

19.
臭氧杀菌及其在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臭氧杀菌机理、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在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20.
医院废水化学消毒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医院废水消毒处理常见的两种方法——氯化法和臭氧法,阐述了这两种方法的作用机理,指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