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U形铜换热管束制造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分别从材料采购、弯制、穿管、胀管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对制造中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基本原理,提出通过裂纹萌生和扩展求解轴类件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建立U型切口轴疲劳寿命的计算模型,应用Ansys11.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扭转载荷下,U型切口参数对轴的疲劳寿命的影响,得到切口圆角半径、缺口深度对轴的疲劳寿命的影响曲线.引入径宽比参量k求得圆角半径的最佳取值范围.结果表明:U型切口圆角半径存在最优值,解决了U型切口圆角半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3.
AA电池U盘     
这款AA电池U盘将原来独立的2个产品合二为一,它内置有U盘模块和充电电池模块,平时可以作为AA电池为数码相机、手电筒等设备供电.在需要存储文件时,将电池的尾部推出就可以作为U盘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消除微生物培养基对U(Ⅵ)和U(Ⅳ)质量浓度测定的影响,建立微生物培养基中测定U(Ⅵ)和U(Ⅳ)质量浓度ρ的方法,优化了在稀盐酸体系中利用U(Ⅵ)制备U(Ⅳ)的条件:10 mg/L U(Ⅵ),锌粒用量12 g/L,反应时间180 min.通过测定ρ总U减去ρU(Ⅵ),计算出ρU(Ⅳ),建立了同时测量微生物培养基中ρU(Ⅵ)和ρU(Ⅳ)的分光光度法.微生物培养基对U(Ⅵ)和U(Ⅳ)有明显影响:LB和NA培养基对U(Ⅵ)的影响率分别为37.3%和47.9%;单组分中蛋白胨和牛肉膏对U(Ⅵ)的影响率较大,分别达到33.5%和19.7%;而U(Ⅵ)和U(Ⅳ)在TGY培养基中较稳定.采用该方法测量微生物培养基中ρU(Ⅵ)和ρU(Ⅳ),能消除微生物培养基对U的影响,且具有精密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实现生物样品中ρU(Ⅵ)和ρU(Ⅳ)的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应用相对论统计力学理论把P=1/3 U/V及P=2/3 U/V统一在一个理论中,指出这两个简单的关系式是其特殊情况,从而较深入的回答了理想玻色气体满足P=2/3 U/V而光子满足P=1/3 U/V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其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而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进程。从当前来看,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渠道面临着耗费大、材料用量大、漏水、渗水现象,影响了农田水利灌溉效果。但U型渠道可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则对U型渠道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于方程■2U/■T2=A■4U/■T2■X2+B■2U/■T■X+C■4U/■X4的初始值与周期边值问题,利用四阶差分化为关于时间变量的常微分方程组,然后采用精细时程积分法.通过对精细积分法递推过程的误差分析,发现该方法能获得高精度数值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数值计算的相对误差不随递推过程的进行而扩散.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两个总体协方差差异的检验问题,给出了该检验问题的U统计量.该检验方法不仅适合参数统计结构,也适用于非参数统计结构,与经典的Pearson矩相关系数检验法相比,其渐近相对效率为1.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U胁迫下植物物质成分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TIR对500 mg U·kg-1土壤胁迫下空心莲子草、落葵和菊苣茎叶和根系的物质成分进行测定,用半定量法分析3种植物茎叶和根系红外光谱的差异,探讨高浓度U胁迫对植物物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植物茎叶和根系吸收峰峰形未发生较大改变,但吸光度变化明显,说明该浓度U对这3种植物的物质成分改变较小,含量改变较大.(2)羟基、羧基和酰胺基吸收峰发生明显位移,说明U胁迫对这些基团有明显影响,它们可能与U的吸收、络合、运输密切相关.(3)半定量分析表明,该浓度U使3种植物羟基、羧基等基团及蛋白质和糖类物质有明显的数量变化,不同植物变化不同,这可能由植物耐受U能力不同所致.因此,FTIR能快速、灵敏地检测植物在高浓度U胁迫下物质成分的变化,能解释植物吸收积累U的影响机理,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应用于U等核素对植物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U型钢板焊接结构为汽车衡横截面的产品是电子汽车衡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市场上仍然是以传统的工字钢、槽钢等型材的汽车衡产品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中新型U型钢板焊缝处容易断裂。故需要对其进行Ansys焊接模拟分析,以正确评估焊接热效应对焊缝强度、工件的热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节省时间和经费,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因此,进行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Orlicz序列空间lM的U点与准U点的判据,并得到了lM具有局部U性质与准U性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电位法研究了UO_2~(2+)-CO_3~(2-)(HCO_3~-)体系的配位反应,发现体系的电位变化在0~24μgU(Ⅵ)/mL范围内与U(Ⅵ)浓度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微量铀的方法,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借助离子交换分离富集,可准确测定的浓度下限为0.1μg/mL。测定了实验室中模拟含铀废水中铀(Ⅵ)含量,得到了满意结果。回收率为94.3%~105.6%。  相似文献   

13.
Clifford代数与Littlewood的Schur函数 (简称S_函数 )之间有简单的基与表示的对应关系 ,在Clifford代数酉群方法 (CAUGA)中应用连续群S—函数方法可以显著地简化U(2 n)群链的对称性分类 .本文利用S—函数的相增 (ple thym)代数讨论了U(2 n)群向各限制子群及点群G约化的分支律和kronecker乘积等问题 .  相似文献   

14.
制备掺U模板是利用大肠杆菌菌株CJ236(dut^-ung^-F’)中,缺少一种酶,不能去除DNA中的尿嘧啶残基。在含有尿苷的培养液中,在CJ236中培养适当的M13噬菌体,制备模板DNA,时行滴度检测,根据结果可知:掺U模板制备出来了,然后将DNA抽提出来,进行1%琼脂糖凝胶紫外检测根据结果可知:抽提出的掺U模板纯度很好。  相似文献   

15.
根据’97~’98赛季CBA甲A联赛常规赛个人技术统计资料,将我国男篮甲A优秀后卫队员的得分能力同’96~’97赛季美国NBA常规赛优秀后卫的相应指标做了对比分析.旨在指出我国篮球优秀后卫的弱点及当今篮球发展趋势,为中国篮球后卫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种不同的粘度模型计算纳米流体粘度,对二维U型封闭腔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粘度模型、瑞利数Ra和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数值模拟时参数变化范围为:Ra=10~3~10~6,φ=0.02~0.08。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粘度模型时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效果相差较大,特别是在瑞利数Ra=10~5和Ra=10~6时,采用粘度模型Ⅱ和粘度模型Ⅲ计算得到的纳米流体平均Nu数变化趋势与采用粘度模型Ⅰ和粘度模型Ⅳ得到的平均Nu数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7.
在复亚正定矩阵和Ux-广义正定矩阵的基础上,对正定矩阵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研究讨论了Ux-复亚广义正定矩阵和U1x-广义正定矩阵及U2x-广义正定矩阵的定义及其性质,并给出了若干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种非常简洁的求POSC(D)的表上作业方法,此法不仅无须分别求出U/IND(C)和U/IND(D),而且省略了U/IND(C)和U/IND(D)之间的比较及求交的程序;最后,应用这一方法研究了评价和预测问题中各因素的合理赋权问题,对中国区域生态水平评价问题进行了权重挖掘,按照所得权重给出了新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任意的非负整数n,著名的Smarandache LCM函数SL(n)定义为最小的正整数k,使得n/[1,2,…,k],其中n/[1,2,…,k]表示1,2,…,k的最小公倍数.而函数U(n)定义为最小的正整数k,使得n≤k(2k-1),即U(n)=min{k∶n≤k(2k-1),k∈N}.通过利用初等和解析方法,研究复合函数SL(U(n))的均值,得到了一个有趣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子概念的发展,原子、分子的量子化学理论方法也在发展。Clifford代数酉群方法(CAUGA)是在UGA基础上将U(n)群嵌入一个更大的动力学群U(2^n),在超对称性空间取得CI组态有意义的短缩,简化理论计算。本文在介绍粒子数不守恒的壳层超群结构和由此发展起来的超对称方法-CAUGA的同时,给出U(2^n)群不可约表示(IR)的约化,生成元的转换和CAUGA配场矩阵元计算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