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杨振宁-米尔斯场学术会议于1984年1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杨振宁、米尔斯、严济慈、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和彭桓武等2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周光召主持了开幕式。30年前,在Phys.Rev,上发表了一篇对今后粒  相似文献   

2.
张奠宙  林凤生 《自然杂志》2006,28(5):295-296
物理几何是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连络织锦霞。 进化方程孤立异,对偶曲率瞬息空。畴算竞有天人用。拈花一笑欲无言。 1945年,陈省身内蕴地证明了“高斯-邦内”公式,给出纤维丛的不变量(陈类),于是“整体微分几何学”的时代开始了;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研究非交换的规范场,世称杨-米尔斯理论,揭开了物理学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编后     
本刊2卷1期所刊杨振宁教授《磁单极、纤维丛和规范场》一文的结尾中,曾有一段作者本人和数学家陈省身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吴希增 《科学通报》1979,24(19):873-873
各种不同的引力理论所预言的引力波的极化特征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通过观测引力波的极化可鉴别各种引力理论的真伪。本文研究杨振宁场引力波的极化,这对于鉴别这种引力理论是有意义的。 杨振宁场遵从场方程:  相似文献   

5.
蒋声 《科学通报》1976,21(5):228-228
自从杨振宁将规范场论试用于引力场以来,国内外关于杨振宁方程的讨论甚为活跃。为了将不同理论进行对照,需要求出杨振宁方程的若干严密解,以便分析其中具有物理意义的解,设法排除非物理解。由于杨振宁方程的复杂性,目前除O型解已全部求出外,在N型解中求出了pp波,D型解则仅在静态球对称场情形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本文借助Weyl张量,求出一类D型  相似文献   

6.
当代伟大的物理大师──记美国最高科学奖“波尔奖”得主杨振宁美籍华裔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近又荣获1994~1995年度全美奖金最高的科学进步“波尔奖”。他的“杨—米耳斯”规范场理论,对未来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美籍华裔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在1957年与李...  相似文献   

7.
郭东升 《科学通报》1979,24(5):198-198
杨振宁引力规范场在无源时的方程为Einstein场方程在无源时为习知,Einstein场方程在真空情况下不存在真正的引力平面解。虽然某些人称某些引力波为平面波,但那不是真正的平面波,而是因为它具有平面电磁波的许多对称性。但在杨振宁场方程中情况却不同,本文导出了它存在平面解,并且准确地求出了平面类波解。这些类波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类时的,一类是类空的,并不存在类光的平面类波解。  相似文献   

8.
夏道行 《科学通报》1976,21(7):330-330
<正> 一、杨-米尔斯场(即 SU_2规范场)是除经典电磁场外,最早引入的规范场,也是目前讨论得较多的、有物理意义的非交换规范场.我们用 A_μ,μ=0,1,2,3表示场的规范势,f_(μν),μ,ν=0,1,2,3表示场强,它们都是4维时空上取值于三维同位旋空间的(向量值)函数.用规范势表示场强的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9.
吴詠时 《科学通报》1973,18(3):119-119
一最近,文献[1]提出了引力规范理论的一种方案。这个方案从局部洛仑兹不变性和引力决定时空几何性质的前提出发,考虑了物质的自旋和引力场的挠率,把标架场和规范场作为引力场的基本场量,在拉氏量中添加通常规范场的动能项,从而导出了(扩充的)Einstein-杨振宁方程作为引力场方程。  相似文献   

10.
统计力学和多体问题的研究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0月18日,杨振宁先生在南开大学作了一次生动的演讲。本刊特约请闵宁教授将此演讲整理成《统计力学和多体问题的研究体验》一文,且于本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S. Deser 《科学通报》1980,25(17):773-773
一、引言无质量的杨-米尔斯场在提供静态有限能量解上和与它相应的Abel场不同.这个情况当且仅当时空为5维时发生,这时这些解对应于等价的4维欧氏空间中存在着瞬子解.在最近的工作中,胡和生考虑了有质量Yang-Mills场中同样的问题,特别证明了在5维时不存在静态解.虽然,如所周知,从一个环路的水平出发,在质量趋向于零的极限时存在着不连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纪念李政道和杨振宁的一篇重要文章《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发表30周年,本刊特译载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进展》一文。文中李教授详细回顾和介绍了弱相互作用研究的进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振宁教授是本刊的老作者和老朋友了.多年来,他对本刊十分关心,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本文的两位作者与杨教授都有一定的交往,虽说文章只记述了有关杨教授的几件事,但从中我们已足可见到杨教授的为人,治学态度和主要学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21日,在清华大学的办公室,杨振宁和施郁谈了他在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大部分内容是以前没有详述过的。在西南联大,吴大猷和王竹溪分别将杨振宁引导到对称性分析和统计力学两大研究方向。在本文中,杨振宁谈到,许宝騄和马仕俊对他的影响也很大。许宝騄讲授的矩阵理论对杨振宁理解量子力学帮助很大,而马仕俊的场论课一方面将杨振宁引导到场论的最前沿,另一方面让杨振宁熟练掌握了反对易厄密矩阵,为几年后研究伊辛模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魏尔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他那一个时代里,他始终站在数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是杨振宁教授于1985年在纪念魏尔诞生10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作者将原稿交李炳安转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6.
名词浅释     
手征性和手征场原认为费密子的自旋相对于它的动量方向,可以成右手螺旋关系(右旋),或左手螺旋关系(左旋).但自李政道、杨振宁和吴健雄等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后,人们知道只有左旋的  相似文献   

17.
胡和生 《科学通报》1980,25(6):241-241
一、引言关于四维吋空中杨-米尔斯方程是否存在具有限能量又无奇点、且场强在无限远处为0的静态解,是规范场研究中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到1976年,Deser得出:除n=5外,n维时空(指度规为ds~2=-dx+dx+dx+…+dx_(n-1)~2)中紧致群规范场方程不存在具有限能量又无奇点,且场强在无穷远处适当快地趋于0的静态解。这里,特别令人注意的是四维  相似文献   

18.
《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编者按:著名学者杨振宁先生在北京作了有关<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演讲,在文化界、科技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让广大读者能读到杨先生演讲的全文,本刊特致函杨先生,蒙先生厚爱将讲稿审定后,同意我刊发表,现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吴之 《科学通报》1957,2(6):185-185
两位年轻的中国留美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杨振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去年根据重介子蜕变实验的一些结果和理论上的深入考虑,指出原子核理论中的宇称守恒定律可能并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在他们去年10月发表的论文(原载 Physical Review,104,254(1956),译文见本刊本期161页)里,提出了几个可以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荫远院士仙逝。笔者想起学生时代的李荫远曾与杨振宁有过合作研究。杨振宁先生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毕业,旋即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在王竹溪教授指导下作硕士论文。在这之前,王先生的一个系列演讲就引起了作为本科生的杨振宁对统计力学和相变理论的兴趣。王先生当时在研究超晶格有序无序相变,他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