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剖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企业级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已有的课程体系下,融入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标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岗位需求对专业能力进行分解,划分了6大基本能力,并建立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强化了校企大纵深合作的重要性,为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简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设置比例不合理、部分课程内容并不是企业所需、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局限于单向知识传递方式的问题,提出增加实践学时比例、建设校本课程、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双向知识传递方式的解决对策。教学实践表明,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深入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了职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人才培养是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重要途径,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园林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势在必行.阐述了校企合作与园林实践人才培养的相关性,指出了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例,提出了园林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做的具体工作,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及效果,并对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人才培养是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重要途径,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园林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势在必行.阐述了校企合作与园林实践人才培养的相关性,指出了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例,提出了园林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做的具体工作,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及效果,并对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分析目前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具体的改革思路,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校汽车专业和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实践,指出了高职高专汽车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企合作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信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引导性专业,是信息领域中口径最宽的专业。文章介绍了目前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8.
企业参与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至今未形成健全有效的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化工企业对接程度不深刻等问题都制约和影响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要真正解决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必须提高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双方的认识、建立"四位一体"化工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职业教育集团,促进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技术具有非常短的更新周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技术也许在毕业之前已被新研发的技术代替。因此,要想达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以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途径。该文结合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情况,分析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探讨了该院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职计算机嵌入式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办学质量,结合本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特点,提出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结合培养要求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建设高标准实训室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软硬件开发能力,职业技能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最后重点介绍了皖西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校企深层合作新模式和实践.这种合作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就业岗位能力,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校企合作、实岗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习实训实行多岗轮训,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与IT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3.
杨淑珍  刘立静  王海霞 《科技信息》2011,(23):I0030-I0030,I0047
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如何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如何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计算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有力地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深层次 多模块 构建高职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高职办学特色,有利于创新专业设置,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有利于学生就业。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这需要校企双方共同解决,探索校企双方双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崔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240-240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能够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从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与企业合作运作工作室,探讨这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葛洪芳  吕书波 《科技信息》2009,(22):181-18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本文通过对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贵平 《科技信息》2008,(30):255-255
本文就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来排除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从而能够培养适应旅游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工程能力薄弱与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计算机学院在探索多样式的校企合作,提供和打造育人的优质实践资源和有利条件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尝试,初步建立了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并对其进行了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校企合作融合度不够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从增减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素质与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和优化考核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张宏甫  许媛 《科技资讯》2013,(22):193-193
校企合作为当前职业学校较为常用的合作发展方式,可有效推进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创新改革、优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水平,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管理,进而真正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优质、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就强化校企合作入手,探讨了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科学策略。对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优化专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