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海拔对金佛山方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金佛山方竹引种及高效培育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顶箐山和箐坝山的金佛山方竹林为研究对象,在试验林低、中低、中高、高海拔处分别布设样方,观测并比较笋期、幼竹高生长、成竹生长等指标。【结果】试验区金佛山方竹笋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同海拔处日出笋量的动态变化均呈典型的正态分布格局,出笋始发及结束时间、发笋高峰期均随海拔的增高而提前,但总出笋量差异较小;各海拔下幼竹高生长均符合“慢—快—慢”的“S”形曲线,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生长节律,决定系数(R2)均达0.99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幼竹高生长持续时间有所下降,但平均生长速率及最大生长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成竹胸径和全高分别在中高和高海拔处最大,均在低海拔处最小,较高海拔处竹林生长优于较低海拔处。【结论】海拔对金佛山方竹的笋期及幼竹生长有明显影响,较高海拔处竹林出笋更早,生长状况更好。  相似文献   

2.
冰冻灾害后,采取施用复合肥、有机肥、竹类专用肥及清林4种不同复林措施,对孝顺竹竹林的发笋、退笋、地径及高生长的变化进行了连续观测和数据分析。试验表明:孝顺竹发笋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下旬,历时2个多月,发笋量呈偏正态分布,施肥可提高提前发笋量且提前发笋时间相对集中;发笋盛期和末期退笋数明显增加,退笋多发生于高度30 cm以下,成竹率随着退笋率的升高而降低;地径生长主要集中在10 d以内,竹笋-幼竹高生长呈“S”形曲线;处理样地中的发笋量、成竹率、地径、高度指标均比对照样地中的高。各复林措施对冰冻灾害后孝顺竹竹林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有机肥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克隆整合是克隆植物在遭受采食干扰后特有的补偿生长机制。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 Yi)是大熊猫主食竹的一种,为研究克隆整合在该物种分株种群补偿更新中的作用,设置了不剪除和剪除25%、50%、75%等4种模拟采食强度的糙花箭竹样方,并对样方四周根状茎进行了切断、不切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切断根状茎连接使得出笋提前,并且出笋受切断根状茎和剪除强度的交互作用影响。2)除根状茎连接时剪除25%处理后补充率显著低于不剪除样方外,不论根状茎连接还是切断,糙花箭竹均能通过补偿生长消除剪除25%和50%的负面影响。剪除75%处理后,切断根状茎连接时出笋率和补充率显著高于不剪除样方,根状茎连接时恰好相反;新生分株的株高、基径和单株生物量不论根状茎连接还是切断均显著低于不剪除样方。3)与保持根状茎连接时相比,切断根状茎连接降低了不剪除样方的出笋率、补充率和新生分株的生长,但增加了剪除75%处理下的出笋率和补充率。因此,糙花箭竹能够通过补偿生长耐受25%和50%强度的采食干扰,75%强度的采食干扰显著降低了新生分株的生长能力以及根状茎连接时的出笋率和补充率,但刺激了切断根状茎后的出笋。研究提示克隆整合对糙花箭竹新生笋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但并不是补偿生长过程中主要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克隆整合是克隆植物在遭受采食干扰后特有的补偿生长机制。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 Yi)是大熊猫主食竹的一种,为研究克隆整合在该物种分株种群补偿更新中的作用,设置了不剪除和剪除25%、50%、75%等4种模拟采食强度的糙花箭竹样方,并对样方四周根状茎进行了切断、不切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切断根状茎连接使得出笋提前,并且出笋受切断根状茎和剪除强度的交互作用影响。2)除根状茎连接时剪除25%处理后补充率显著低于不剪除样方外,不论根状茎连接还是切断,糙花箭竹均能通过补偿生长消除剪除25%和50%的负面影响。剪除75%处理后,切断根状茎连接时出笋率和补充率显著高于不剪除样方,根状茎连接时恰好相反;新生分株的株高、基径和单株生物量不论根状茎连接还是切断均显著低于不剪除样方。3)与保持根状茎连接时相比,切断根状茎连接降低了不剪除样方的出笋率、补充率和新生分株的生长,但增加了剪除75%处理下的出笋率和补充率。因此,糙花箭竹能够通过补偿生长耐受25%和50%强度的采食干扰,75%强度的采食干扰显著降低了新生分株的生长能力以及根状茎连接时的出笋率和补充率,但刺激了切断根状茎后的出笋。研究提示克隆整合对糙花箭竹新生笋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但并不是补偿生长过程中主要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金佛山方竹林大面积开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立 《贵州科学》1992,10(3):110-112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是世界竹类特有种。只在我国四川省南川县与贵州省桐梓县接壤的金佛山林区(包括金佛山、柏枝山、箐坝山)有分布。该林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林区总面积16.7万公顷。其中方竹林面积6.7万公顷,占林区总面积的40%,方竹每年八月中旬发笋,从出笋到成竹约需45天。一般3~4龄竹生鞭、长笋量大,7年成熟。成龄竹三月中旬开花,种子五月上旬成熟,并自然脱落。 1 对金佛山方竹生长的忧虑金佛山林区现有方竹材总蓄积6万吨以上,年产竹材5000吨,年产方竹笋干15万公  相似文献   

6.
毛竹混交林出笋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阳交溪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竹林冬笋产量最高的是竹阔比例为82林分,产量达1592kg/hm2,纯林模式其次,竹阔比例为55林分居于第三;各模式林分出笋数量都较少,出笋时间较早的为毛竹纯林,其次为竹阔混交林和半天然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成竹率较高,而退笋率低,各模式春笋高生长拟合逻辑斯蒂方程,相关指数达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认识竹类植物克隆生长的密度调节机制,通过对两种生境的野外调查,本文在基株和分株两个层次上分析了慈竹克隆繁殖的数量和质量、竹笋高生长速度以及根茎长度等克隆生长特征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慈竹的一些克隆生长特征(如:出笋数、死笋数、出笋速度、活笋基径和根茎长度)与分株密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竹笋高生长速度与分株密度无关.仅西山慈竹的出笋数和北湖公园的活笋数与基株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显示慈竹的克隆生长受分株密度和基株密度的共同调节,且以分株调节为主.不同生境中,慈竹克隆生长及其密度制约的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笋期生长发育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7~9月,在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对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 (Rendle) Keng f.)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因子与竹笋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内八月竹发笋时间历时45 d,在发笋的前期(1~15 d)出笋数量较少,发笋量占总发笋数量的24.39%,中期(16~30 d)发笋数量最多,占总发笋数量的53.62%,后期(31~45 d)发笋量比例为21.99%;发笋的高峰期在8月末9月初;笋(幼)竹高生长遵循逻辑斯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梁平篌竹产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立地条件和篌竹生长状况,选定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全氮、水解氮作为立地调查因子,应用数量化理论和等级系数法对其中定性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对立地因子的主分量分析表明:篌竹立地条件分化主要受控于土壤肥力、土壤表层特征和立地形态3个主分量;运用层次聚类法对3个主分量进行聚类分析,可把篌竹立地划分为中下坡厚土少石型、上坡中土少石型、山脊贫瘠荒芜型和陡坡薄土多石型4个立地类型。在分析各立地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的经营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查清浙江全省及全国竹子主产区的竹种资源基础上,开发出早竹、白哺鸡竹、黄甜竹等优良笋用竹种,并总结出一整套早出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为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新路。早竹、白哺鸡竹、黄甜竹等优良笋用竹种具有产量高、笋期长、品味好等特点,适宜在我国南方各省市普遍推广栽种。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附近推广优良笋用竹种,采用早出丰产技术与推广一些出笋迟的笋用竹种相结合,可以做到从春节前至5月底都有鲜嫩的竹笋上市,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竹类价值,并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一、主要技术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揭示毛竹竹秆秆柄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方法 利用形态统计学、滑走切片与石蜡切片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秆柄形态与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毛竹成熟笋秆柄长约3.22 cm, 基部、中部与上部直径分别约为1.2、1.4与1.9 cm,平均具有约14个芽鳞片。解剖学分析显示,毛竹秆柄为实心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分布有表皮、下皮、皮层、维管组织与基本组织。其中,下皮约7层细胞,皮层约25层细胞,秆柄横切面维管束分布数量约672个。毛竹竹秆秆柄维管束从形态上可分为6种类型,以仅具有单个后生导管的纤维帽闭合式维管束为主,其形态显著不同于毛竹竹秆与竹鞭节间典型的开放式维管束。同时薄壁细胞纵向排列不规则,且无明显的长、短细胞之分。纵切显示,秆柄木质化程度、维管束密度均为底部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对不同初生增粗生长期笋芽秆柄形态与解剖学观察发现,发育后期笋芽秆柄芽鳞片数、长度与直径均与成熟笋秆柄接近;同时发育前期笋芽秆柄已具有与成熟笋秆柄相同的芽鳞片数;但秆柄长度变化从小到大依次为发育前期笋芽<发育中期笋芽<发育后期笋芽。结论 毛竹竹秆秆柄解剖学结构显著不同于竹秆;秆柄基本结构在笋芽的发育前期已分化完成;发育前期至发育后期笋芽秆柄具有一个明显的伸长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设施栽培绿竹笋用林的出笋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设施内外绿竹的出笋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设施内绿竹出笋比露天早40 d,笋期历时3个半月,露天历时3个月,设施栽培具有提早出笋和延长笋期的作用。整个笋期,设施内竹丛出笋共3.94株/m2,总产量1 125.90 g/m2,平均笋产量为290.00 g/株,新竹平均胸径为4.39 cm;露天竹丛出笋共3.15株/m2,总产量为98840 g/m2,平均笋产量为320.00 g/株,新竹平均胸径为4.74 cm。设施内单位面积笋产量较大,但笋的品质和成竹品质偏低,绿竹设施栽培技术及其经营管理水平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笋用竹林经营中合理的竹林结构是保证竹林高产稳产的前提条件,本研究目的在于为优化绿竹竹林结构、进一步提高笋用竹林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母竹留养方式(每年都留养竹,1年竹、2年竹数量比为3∶1)为对照,对长周期母竹留养竹林(每年留养1次,4年时更换全部母竹)进行发笋能力、笋期、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评价。【结果】 在长周期留养母竹的模式下,割取1只竹笋,能增加1.8~3.0个笋芽;单个留养周期内笋篼可延伸到8个层级;各层级的成笋数量为8.0~10.2,均高于母竹笋目成笋数;新竹与母竹的距离可达64.4 cm,远大于普通竹林的27.0 cm。长周期留养母竹模式能提前15 d出笋,延后15 d停止发笋;产量为37.9 kg/(丛·a),比常规经营方式提高了22.1%;收入504.3元/(丛·a),比常规留养经营提高26.86%;利润281.4元/(丛·a),比常规留养经营提高68%。【结论】 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延长了笋期,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了母竹数量,进而降低了竹篼清理和老竹砍伐劳动强度;株距的增大还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实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铅胁迫对不同水分生境条件下芦苇的不同克隆繁殖构件数量和繁殖能力的影响,从芽库和子株角度,采用盆栽实验模拟芦苇的水层和干旱生境,设置五个梯度的铅胁迫浓度处理(0、500、1500、3000和4500mg·kg~(-1))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蘖节芽数在水层生境中,处理前期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而在处理中期和后期却均显著增加,在干旱生境中处理前、中、后期铅胁迫对分蘖节芽数无显著影响.根茎节芽、根茎顶芽和总芽数无论是在水层生境还是在干旱生境,均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分蘖节子株数在水层生境中,处理前期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而在处理中期和后期却无显著变化,在干旱生境中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根茎节子株不存在,根茎顶子株无论是在水层生境还是在干旱生境,均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总子株数在水层生境中处理中期显著减少,处理后期无显著变化,在干旱生境中处理中期和后期均显著减少,并且总芽数+总子株数在胁迫前期和中期随铅胁迫浓度的增加显著减少.说明不同类型芽具有不同的抵御铅胁迫的策略,分蘖节芽采取了耐性策略而不受影响甚至增加,其他类型的芽采取了逃避策略数量减少;水生生境的芦苇具有逐步适应铅胁迫的能力,并出现了补偿生长效应,而干旱生境进一步加剧了铅胁迫的作用,铅胁迫和干旱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慈竹在有母株和无母株条件下发笋的根茎数、竹笋成活率、竹笋基径和幼竹发枝的差异,以探讨母株对克隆繁殖和幼竹发枝的贡献.结果表明,母株对慈竹根茎发笋和竹笋成活影响显著.有母株时,样方中发1笋和2笋的平均根茎数都显著大于无母株时的平均根茎数.有母株竹笋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无母株的相应情况.1级和2级母株的存在对竹笋基径和幼竹发枝都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显示,从笋期到幼竹期,母株对慈竹克隆后代的贡献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6.
用阜阳市区中、西清河垃圾污水培养几种农作物种子,探讨污水培养下幼苗对污水中N、P、Cl等营养盐的吸 收特性.结果表明:菜豆和玉米在萌芽阶段的抗污水胁迫能力要高于上海青和荆荠种子,荆荠和上海青种子虽能萌 芽但不能长成幼苗.从同一种种子萌苗也可以看出两条河流水质的污染状况:西清河水质污染状况比中清河严重.N 和Cl在菜豆和玉米幼苗内都是随着污水浓度升高而增加;但玉米幼苗在自来水、2种污水培养中P的含量却呈现负 增加.菜豆对N、P、Cl元素的吸收率均高于玉米,这表明菜豆对N、P、Cl元素的吸收效果要比玉米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卧龙五一棚大熊猫生态研究区85个产量样方中,冷箭竹单株茎高、基径、湿重和干重等数据,建立了冷箭竹单株湿重的经验公式和湿重与干重的折算公式,为研究冷箭竹地上部分的生物生产量和种群动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羊草无性系分株间的生理整合研究,采用分别对由同一根茎相连的两颗羊草分株进行了两颗分株全部遮光、一颗分株遮光、一颗分株去叶及对照,而后分析了不同处理样品的全碳百分比含量.结果表明:在遮光干扰或去叶干扰下,都有碳物质从未被干扰的分株向被干扰的分株转移.而且,强烈的干扰会导致植株分解其结构物质,只剩纤维素骨架,从而使其全碳百分比含量增高.在遮光干扰下和去叶干扰下,碳物质转移量的百分比约分别为1.43%和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