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3.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思维表现于语言之中。汉英两种思维及其语言特征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汉民族思维倾向于内向性,汉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意合。英民族思维倾向于外向性,是一种综合一分析型语言,重形合。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比较英汉语语言组织上的区别,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差别,归纳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出英汉语句子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民族思维特征看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有着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及思维特征。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在各自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在两种语言互相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应该了解英汉民族思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比较英汉语语言组织上的区别,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差别,归纳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出英汉语句子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文现 《科技信息》2009,(20):112-112
汉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异。汉民族的思维倾向于领悟式形象的整体综合性思维,英语民族则偏重形式逻辑、抽象的个体分析性思维。这对于一个译者和翻译策略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需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庞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1):68-69,67
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由于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迥异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促成了语言结构上的不同。本文以汉译英中产生的中式英语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类归纳,解析出该语言形式背后的英汉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9.
语篇的形合和意合是语篇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形合意合的形成与民族的文化认知图式、认知环境、思维偏向以及哲学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英汉语篇连贯产生和理解的过程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认识到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在连贯方面的最大差异就是英语重形式连贯,汉语重语意连贯。  相似文献   

10.
因中西文化差异,反映在英、汉民族思维方面也截然不同,即汉民族具有综合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英语国家民族具有分析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英汉句法差异及其转换翻译浅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脊梁。英汉两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造就了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根本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形态语和无形态语、树型结构与线型结构、形合与意合、有主句和无主句、人称主语句式与非人称主语句式以及句首重心与句尾重心之间的差异。充分认识这些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转换和调整,才能使译自如圆润。  相似文献   

12.
英语具有抽象性的倾向,汉语具有具体性的倾向,这是由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语言文字特点所决定的。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考虑到英汉语言这一差异,灵活采用"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翻译策略,以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对统一体,英汉民族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体现在语言上。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个连贯思维的过程,而很多学生却习惯于通过自己的母语逻辑思维来接受信息,然后转化为英语思维来反馈该语言信息。尤其是在汉译英练习时,学生经常想当然地套用汉语习惯,使译文出现汉化英语甚至产生误解。基于此,文章尝试提出了一些针对此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英汉、汉英口译中经常遇到数字的翻译。对于一个口译员来说.快速进行数字的英汉互译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准确无误的数字翻译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基本条件。英汉的思维方式各有特点,因此数字的表达就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造成在翻译中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通过分析口译中英汉数字翻译出现差错的原因,比较英汉数字的差异,探讨其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语言思维与翻译关系密切,翻译本身也是一种语言活动。本文就英汉思维差异入手,从几个方面阐述这些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英汉思维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民族文化打在动物身上的文化“烙印”,以示中西民族的文化差异。再以文化差异为背景,进一步探讨英汉动物词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同时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语法作为一种规定语言一般的结构模式的框架,它对词汇及句法的定义决定了语言的某些思维模式。因此观察分析英汉语言语法,便可捕捉到它的思维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以汉语为本族语的人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英汉互泽时往往需要采用变通译法。本文以句子的组成单位——词为着眼点,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中各自用词的特点,归纳出英语译成汉语时几种最主要的词类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20.
思维支配着语言,影响着翻译。英汉思维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在语言上也有诸多不同的表现。英汉翻译时应考虑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尤其是词、句子层面的翻译,以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