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英群  刘艳  李伟 《科技信息》2013,(21):305-305,364
如何控制冬季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笔者依据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特点,从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出发,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提出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和温度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途径,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设备体积庞大,其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此类设备基础混凝土很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由于混凝土水化热导致的有害裂缝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某特高压工程1000kV串补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为依据,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对类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界定,给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定义,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采取的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如何应用自应力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5.
李志隆 《科技信息》2009,(22):I0268-I0268
本文从设计措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和施工措施三方面介绍了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的目的。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与结构安全、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为了防止裂缝,不仅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内外温差,还要从改善结构约束条件,混凝土性能等方面进行控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对有关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几种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体积混凝土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水工结构中。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领域中。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课题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大体积混凝上的裂缝控制是关系到结构能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围绕公路建设的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原因(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2)混凝土的收缩;(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提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及处理的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的品种及用量;(2)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3)大体积混凝上的骨料控制;(4)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5)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6)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处理.  相似文献   

8.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比较大,水泥在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出较大的水化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加以注意和控制,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危及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因此,对混凝土温度裂缝加以研究和控制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和影响裂缝发展的各种因素,研究了温度裂缝控制的措施,参照了已有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计算及预测方法,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为了防止裂缝,我们不仅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内外温差,还要从改善结构约束条件,混凝土性能等方面进行控制。本文从设计,原材料选择和施工方面理论性总结介绍了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张天敬 《工程与建设》2022,36(1):190-191,194
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抗压能力,促进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在明确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方法的设计研究.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浇注体温度控制及防裂计算、大体积混凝土已有结构裂缝修补,提出一种全新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证明,新的控制方法在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当中时,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有效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钢纤维掺量不变的情况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会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作用很明显,而对混凝土起裂的限制作用不明显;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大,普通混凝土应变的变幅要比钢纤维混凝土应变的变幅大得多;在混凝土初凝之后,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小.  相似文献   

12.
大气环境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研究了大气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计算了不同环境、不同混凝土强度及不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构件的可靠度指标 .结果表明 ,在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 ,大气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铁车站叠合墙的开裂渗水问题,为提高混凝土抗渗防裂性能,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首先,基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混凝土配合比中多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并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级配进行优化.然后,选择绝热温升最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掺入混凝土外加剂DHZ复合液,经混凝土和易性试验,确定外加剂最佳掺量,得到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最后,开展混凝土性能试验与地铁车站叠合墙裂缝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经配合比优化并掺入DHZ复合液的混凝土能够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具有良好的抗渗防裂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机控制多通道轴压水压联合作用岩石-混凝土流变试验系统对真实水环境中混凝土试样进行不同水压轴压下的压缩试验,研究不同水压轴压条件下混凝土试样变形及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真实水环境中,水围压增大混凝土试样轴向应变增加,即高水压不利于混凝土结构随时间的应变稳定;水围压能使混凝土试样体现一定的塑性,同时又在混凝土出现微裂纹时加速试样破坏进程。由于压力水具有流动性和劈裂作用,真实水环境中的水压力将在混凝土微结构中产生膨胀力,破坏混凝土结构稳定。水围压使混凝土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增强,但抵抗整体变形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5.
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同情况下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要求,包括在新浇混凝土面上继续施工时的强度要求,拆模、结构承受荷载和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结构件运输安装和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出模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内掺复合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盐溶液中进行一百次干湿循环后,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来说明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说明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更敏感,能够更好地反映混凝土试件的破坏程度;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在硫酸跟浓度小于5000mg/L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可以选择使用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加入复合掺和料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发挥抵制恶劣环境的作用.通过硫酸盐侵蚀机理分析说明加入辅助胶凝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盐渍土地区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火山灰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方面的比较实验研究,探讨两者的性能差异。研究表明,火山灰混凝土的工作性远不如粉煤灰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比较严重。相同配合比条件下,两种掺合料混凝土强度随时问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火山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弱于粉煤灰混凝土。该研究旨在为当地火山灰混凝土替代传统的粉煤灰混凝土提供配合比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设计了不同试验方案,对比分析了由复掺陶瓷颗粒、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与单掺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利用SEM以及X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方案下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依据微观性能,揭示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变化机理.研究表明:随着陶瓷颗粒掺量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陶瓷粉的掺入能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速率,但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强度和耐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性粉末混凝土近10年来发展迅速,而混凝土工业已成为高能耗、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现状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广泛使用混凝土,为了改善混凝土工业生态化现状,必须对现有的生产材料进行优化,以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大力研制开发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我国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高性能混凝土近10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混凝土工业已成为高能耗、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业.由于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广泛使用混凝土,为了改善混凝土工业生态化现状,必须对现有的生产进行优化,以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