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涉外案件逐年增多,对法庭口译的需求不断扩大。而我国目前尚未有关于法庭口译制度的立法,实际操作中更是无章可循,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程序的公正,维护我国司法的国际形象,法庭口译制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中国法庭口译研究的现状以及法庭口译发展的瓶颈究竟是什么?未来的法庭口译研究的方向和我国法庭口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亟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2.
王云杰 《科技信息》2007,(33):207-207,213
准确把握口译中的理解原则及翻译原则,是英语口译工作者提高口译能力、增强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的基础。根据口译的特点,结合口译实践经验,作者提出了英译汉和汉译英时的理解及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3.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地方性本科院校实际,文章探讨了基于真实口译任务的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改革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结合真实口译任务设计口译活动,二是选取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的口译素材,三是采用体现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晓莉  杨阿娣 《科技信息》2008,(16):254-25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对口译译员不断膨胀的需求,学生学习口译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教育部决定将口译课作为外语高等学校备语种的必修课。由此开始,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开始取得了较明显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非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在口译职业化大趋势下,如何实施非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文章旨在唤起口译教学研究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之上。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医疗口译是一种新兴的口译形式,虽然还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市场却有极大的需求。本文通过介绍医疗口译的定义及其服务性、复杂性、准确性、专业性、灵活性的特点,并对比国内外医疗口译研究的现状,提出国内医疗口译研究在课程设置、译员培养与职业化三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口译训练中重要环节的口译笔记,不仅要借助一些相关的符号或缩写,更要注重语篇理解的基础训练。为提高口译笔记质量,寻求促进口译培训的有效方法,从词汇衔接方式出发,分别以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样稿进行说明,指出词汇衔接方式对译员在语篇理解及口译笔记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事英语口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外事口译工作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外事英语口译对译员素质的具体要求,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口译实践详细说明了外事英语口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认为口译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到外事英语口译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戚宇光 《科技信息》2009,(35):228-229,225
本文旨在讨论国内口译认证体系的现状,重点放在讨论提供市场准入这一层次的口译即企业内口译的认证。为此本文涉及国内三种影响力较大的口译认证体系,即人事部二级交传考试,上海市商务口译考试和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考试。作者更对所涉口译认证体系的测试形式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并针对现有口译认证体系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对现有口译认证体系的完善有一点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玮 《太原科技》2003,(3):71-72
熟练掌握英语口译中的基本技巧,是英语口译工作者提高口译能力,增强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的基础。根据口译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相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视觉输入,PowerPoint能够辅助译员的口译工作;然而,多任务的Power-Point口译又可能对译员的临场应变产生干扰。鉴于目前口译研究和教学很少涉及PowerPoint口译,文章结合案例,针对PowerPoint在口译中的干扰和辅助作用,对译员事前准备及现场应变策略作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本拟从跨化意识及其相关概念、口译与跨化意识的关系以及跨化意识的运用对于口译的意义三个方面,试图对口译的跨化意识进行初步研究,从而促使口译活动中跨化交际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从口译现场性、即席性、限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出发,对近几年国内译界在口译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以Gile、梅德明和林郁如等人对口译员知识结构的论述为基础,本文将口译员知识结构公式拓展为KI=KL+EK+S(P+PA)+P。通过对陈菁教授《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一文的借鉴,并结合笔者自身参加口译资格认证考试经历,本文探讨了口译测试应该采取的模式;并且以口译员知识结构拓展公式KI=KL+EK+S(P+PA)+P为基础,设定了口译测试量化评估表。以期对口译测试理论和口译测试具体操作获得客观而科学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3.
口译是双方进行成功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译的语言选择涉及语音、词、句、短语、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语码、语体、例题内容、语用意义、语篇等各个方面。顺应理论提出了口译在各个层次的译语选择,为分析口译中的语言选择提供便利。所以,口译要顺应语言选择的各个层次,尽可能再现原语的信息,并使译语得体、流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实现双方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庆霞  刘薇 《科技信息》2010,(13):212-212
问题:口译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加强口译教学的实际可用性。方法:结合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融合于口译情景教学中。结论:笔者结合当地的商务口译场景设计了教学模式,能很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加强口译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戚宇光 《科技信息》2008,(35):283-284
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八级口语口译考试的评分标准的考察,指出八级口语口译考试评分中两个突出的特点,即突出口语考试和口译考试评分“信息单元化”,从而影响口译质量评估的有效性。适当改变评分比例和口译评分标准的改进将有助于改善测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高专口译课普遍采用本科的教学规划、教学模式、教材,使得教学效果大受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应从授课教师的条件、选课学生的条件、课程教学目标等三个方面着手,才能进一步优化口译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口译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动态地研究了语境与口译的关系。口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与一定的语境有密切关系。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对口译中信息的关联阐释如命题形式、信息意图和交流意图帮助译者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建立预测机制,从而更好地把握口译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口译中的一个难题,即发言者使用的各种寓意深刻又包罗万象、内涵丰富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作者从图式理论出发,对现场译员处理文化负载词的策略、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经过研究,作者归纳总结了汉语文化负载词口译的应对办法并提出了汉语文化负栽词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科技英语口译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科技英语口译的过程,分析了科技英语口译的特点和口译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