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o(H2O)4(bpy)]n(fum)n(4H2O)n 1 (bpy=4,4'-联吡啶,fum=反丁烯二酸).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0.716 80(17) nm,b=0.775 57(19) nm,c=0.986 3(2)) nm,α=79.275(2),β=87.808(2),γ=71.294(2)°,z=1,V=0.510 1(2) nm3,Dc=1.547 g/cm3,F(000)=249,μ=0.905 mm-1,R1=0.029 8,ωR2=0.066 2.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钬配合物[Ho_2(NIPH)_2(Suc)(H_2O)_2](1),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02 3(6)nm,b=0.891 5(4)nm,c=1.345 7(4)nm,α=90°,β=105.85(10)°,γ=90°,V=2.426(13)nm~3.同时,对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2-羟基吡啶与氯乙酸在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化合物———2-氧-1,2-二氢吡啶-1-乙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光谱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化学式为C7H7NO3,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0.74370(15)nm,b=0.9991(2)nm,c=0.9974(2)nm,β=110.23(3)°。V=0.6954(2)nm3,Z=4,Mr=153.14,最终R=0.0383,wR=0.0962。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固态是以酮式构型的非吡啶内盐形式存在,且由O-H…O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一维折叠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选取L-二-2-噻吩甲酰酒石酸为配体与DyCl_3·6H_2O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Dy_2L_3(CH_3OH)_4(H_2O)_2]·1.5H_2O}_(2n)。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结晶于P21空间群,镝离子与配体中的羧酸群组桥联,形成了一维梯形链状结构。室温下的固态荧光测试表明,该配合物表现出配体和稀土离子共发光的特性。磁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慢弛豫特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一种Keggin型多酸化合物,对化合物C60.5H44.5N10.5Cu2GeMo12Sb2O40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 1/n空间群.化合物的晶胞参数:a=10.9310(10)nm,b=41.531(4)nm,c=17.7905(17),α=90°,β=103.1200(10)°,γ=90°,V=7865.7(13)A°3,Z=2,R=0.092 9,wR2=0.049.  相似文献   

6.
利用氯化锰与4-氧-1(4H)-吡啶乙酸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Mn(H2O)6](4-OPA)2·2H2O(4-OPA-=4-氧-1(4H)-吡啶乙酸根),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光谱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2561(3)nm,b=1.2949(3)nm,c=0.68547(14)nm,β=98.68(3)°。V=1.1022(4)nm3,Z=2,Mr=503.32,最终R=0.0319,wR=0.0827。Mn(Ⅱ)原子与六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4-氧-1(4H)-吡啶乙酸根作为抗衡阴离子,配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和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氢键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杜娟  唐璐 《松辽学刊》2009,30(3):118-120
化合物PbC4H4O4是在定温水热的条件下合成的,其晶体结构是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的.具体数据为:P2(1)/c with a=0.968 0(2)nm,b=0.672 76(16) nm,c=0.900 8(2)Irn,β=106.901(4)°,V=0.561 3(2)nm3,Z=4,Dc=3.825 g·cm-3,Mr=323.26,μ=0.071 073 nm,F(000)=568,R1=0.059 6,ωR2=0.1506.其结构为两个琥珀酸配体连接一个铅离子构成二维链,再由此二维琥珀酸配体的羧基氧连接其它链上的铅离子形成三维结构.在(101)方向上形成的六元微孔孔径约为0.672 8(2)nm×0.451 0(1)nm.另外,琥珀酸在化合物中起到了无机配体和主要结构物质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恒达  刘宏 《松辽学刊》2003,24(4):17-19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nta)2(H2O)4晶体,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m空间群,晶胞参数a=1.4139(3)nm,b=0.69099(14)nm,c=0.84976(17)nm,β=118.13(3),z=2,Dc=1.702mg·m-3,最终因子R1=0.0279,ωR2=0.0758[I>2σ(I)].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u4(Ophen)4(tp)]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02973(7) nm,b=1.51015(11) nm,c=1.51869(11) nm,β=104.6070(10)°,V=2.2853(3) nm3,Z=4,T=293(2) K,Dc=1.743 mg/m3,μ=1.908 mm-1,R1=0.0340,wR2=0.0869.标题化合物为Cu(Ⅰ)双核配位聚合物.邻菲咯啉在水热反应中发生羟基化,形成新型的羟基化邻菲咯啉.该化合物展示了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Mg(H2O)6](p-OPA)2.2H2O(p-OPA-=4-氧-1(4H)-吡啶乙酸根),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晶胞参数为a=1.2561(3)nm,b=1.2947(3)nm,c=0.67885(14)nm,β=99.32(3)°,V=1.0895(4)nm3,Z=2,Mr=472.69,Dc=1.441g/cm3,μ=0.154mm-1,F(000)=500,最终R=0.0525,wR=0.1398。Mg(Ⅱ)原子与六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4-氧-1(4H)-吡啶乙酸根作为抗衡离子,配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引和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氢键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水杨酸(H2Sal)和二吡啶[3,2-a:2′,3′-c]并吩嗪 (DPPZ)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未见报道的配合物{[Zn2(HSal)2(Sal)(DPPZ)2]2[Zn4(Sal)4(DPPZ)4]}·4H2O,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 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3.821(2)(A),b= 15.694(3)(A),c=22.969(4)(A),α= 84.481(4) °,β=83.300(3)°,γ=64.366(3)°,V=4455.3(14)*!3,Z=1.该化合物由两个双核和一个四核结构单元构筑而成,且在相邻的配合物单元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以及O-H…O氢键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草酸钾和乙酸铜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配合物,用容量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等方法进行组成与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组成为K_2[Cu(C_2O_4)_2]·2H_2O,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93 08(5)nm,b=0.869 91(6)nm,c=0.901 11(7)nm,α=108.315(2)°,β=99.906(2)°,γ=97.179(2)°,Z=2,Dc=2.356 g·cm~(-3).铜(Ⅱ)与草酸根中的氧原子及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配位数为6的变形八面体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包括失水、脱CO_2和脱CO,残余物为Cu和K_2CO_3.  相似文献   

13.
烟酸锌(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勇  关莹  孟庆龙 《松辽学刊》2007,28(2):80-81,84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配位聚合物[Zn(nicotinate)2(H2O)4]n,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单晶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空间群,a=1.4183(4)nm,b=0.68949(18)nm,c=0.8472(2)nm,α=90.00°,β=118.178(4)°,γ=90.00°,V=0.7303(3)nm3,Z=2,T=293(2)k,Dc=1.736g/cm3,μ=1.727 mm-1,R1=0.0363,wR2=0.0773.  相似文献   

14.
异烟酸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刘博 《松辽学刊》2005,26(4):47-49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配位聚合物[Zn(IN)2(H2O)4]n1(IN:isonicotinate),并通过X射线 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分析表明,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6365(3)nm,b=0.6932(3) nm,c=O.9307(4)nm,α=96.100(7)°,β=105.067(7)°,γ=112.752(5)°,V=0.3556(3)nm3,Z=1,T=293 (2)K,Dc=1.782 g·cm-3,μ=1.774mm-1,R1=0.0399,wR2=0.1323.化合物展示了蓝色荧光,TG-DTA研 究表明,化合物热稳定性在100℃以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氯化锌和4-羟基吡啶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Zn(p-HPO)2Cl2(p-HPO=4-吡啶酮),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31839(19)nm,b=1.1238(3)nm,c=0.87379(18)nm,β=106.401(11)°。V=1.2419(5)nm3,Z=4,Mr=326.49,Dc=1.746g/cm3,μ=2.397mm-1,F(000)=656,最终R=0.0380,wR=0.0943。在该配合物中,4-羟基吡啶是以其共振化合物4-吡啶酮的形式参与配位,锌离子与两个4-吡啶酮配体中的氧原子和两个氯阴离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且由N-H…Cl分子间氢键构筑成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液挥发法合成了一个全新的山奈酚-4,4'-联吡啶的药物共晶C_(15)H_(10)O_6·C_(10)H_8N_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21 33(6)nm,b=1.347 98(7)nm,c=1.483 78(8)nm,α=74.592(4)°,β=70.477(5)°,γ=71.524(4)°,V=2.148(19)nm3,F(000)=920,Z=4。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独特的"X"型带状非共价连接的三维超分子网状共晶结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人结肠癌Caco2细胞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用新方法合成并测定了含W(O)的双核化合物(Et_4N)_2[(CO)_4W(μ—S)_2MoS_2](Ⅰ)和(Et_4N)_2[(CO)_4W(μ—S)_2WS_2)(Ⅱ)的晶体结构。Ⅰ和Ⅱ均属正交晶系,其空间群分别为PbCm和Pbam。Ⅰ的a=18.334(5),b=11.946(3),c=13.448(6),Z=4,R=0.057;Ⅱ的a=12.007(2),b=13.523(3),c=18.414(4),Z=4,R=0.058。Ⅰ和Ⅱ的阴离子均为以W(O)为中心的八面体和以Mo(Ⅵ)或(W)为中心的四面体共边且以μ—S连接,W(μ—S)_2M(M=Mo,W)共平面。其中W—Mo键距为2.964(3),W—W键距为3.0103(8),并发现其IR中M(O)—S_b键的ν在424.3~437.8cm~(-1)范围。  相似文献   

18.
林雪  景远  刘艳  李秀颖  查小林 《松辽学刊》2009,30(3):127-128,131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Cd3(BTC)2(H2O)2]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868(3)nm,6=1.391(2)nm,c=2.066(3)nm,β=113.59(2)°,V=4.920(13)nm3,Z=4.该化合物是由一个三核Cd(Ⅱ)结构单元构筑的,而且在相邻的配合物分子单元之间通过桥联配体H3BT℃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有机胺的存在下,(Ph)3SnCL与HOOCCH2COOH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的五配位阴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分子结构通式为:Q[(Ph3Sn)3(O2CCH2CO2)2]·CH3CH2OH(Q=HNR3=H2NEt2(1),HN(i-Pr)2(2),N(n-Pr)3(3),N(n-Bu)3(4),HN((CH2)4CH3)2(5),并通过IR,1H NMR,元素分析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i-Pr)2NH2][(Ph3Sn)3(O2CCH2CO2)2]·CH3CH2OH(2)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由3个锡原子的单体组成,锡原子为三角双锥结构,晶胞参数α=1.426 3(10)nm,b=1.999 6(13)nm,c=2.318 84(16)nm,β=90°,Z=8.  相似文献   

20.
采取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方法,通过调控反应体系的pH与原料起始物质的量比,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化合物[Ag(bpy)_3]_2[HAsW_(12)O_(40)],(bpy=2,2’-bipyridine).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IR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是由多阴离子[HAsW_(12)O_(40)]~(2-)(简写为AsW_(12))和两个游离的金属有机配合物{Ag(bpy)_3}构成.在紫外光照射下,对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