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棂 《科技资讯》2012,(14):206-206
微博的迅速发展使"围脖"温暖着越来越多的领域,但是微博应用于教育的实践却不多见。从微博的概述中介绍微博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微博在大学教育中的五个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微博应用于大学教育对教师、学生的要求,以期望让"围脖"温暖大学教育,服务大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人万人‘围脖’戴"。所谓"围脖",即微博也!一轰而起,如今全民似乎都"围脖"了。微博的兴起2006年,美国Twitter的出现,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小小世界里。之后,Twitter在美国"大红大紫",令"天生好学"的国人终  相似文献   

3.
微博风向标     
余娉 《世界博览》2010,(4):46-49
如果到现在,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围脖”为何物,那你真的是out了。“围脖”无疑是2010年年初最hot的词汇。“围脖”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谐音,今年1月“围脖”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  相似文献   

4.
微博营销:140字的淘金游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2.0时代,各种网络工具层出不穷,并被广泛应用为企业营销。早在几年前,很多企业就纷纷开通了企业博客来作为宣传窗口。而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微博的兴起和走红,这个被昵称为“围脖”的新营销平台逐渐为嗅觉敏感的商家所关注,并开始尝试通过该平台推动销售。微博,正成为企业网络营销的最新利器。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11,(19):46
"人人红围脖个个扬沃心",中国联通联合新浪为iPhone/Android用户推出徽博新潮流的"红围脖手机客户端",首创语音微博、视频徽博功能,引领3G微博潮流;集成语音输入,网上营业厅,成就专属沃的极致微博体验。  相似文献   

6.
邓爱华 《科技潮》2010,(1):58-59
微博,这个跟“围脖”谐音的新兴词汇.用超乎想象的速度.在2009年迅速传播.微博成了2009年流行词汇人气王.并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说.徽博这个词一举打败了奥巴马和甲流等等流行词汇.成为2009年最具人气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相信时下最红的、曝光频率最多的网络名词就是"微博"了,也有人给它取了个谐音叫"围脖"。2010年,曾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成为与群众沟通的一种新平台。微博的热潮还在升温。目前,似乎哪位官员或者机构不开设微博,就被认为没有同时代接轨,或者与群众缺乏交流。笔者认为,微博真正大红大紫起来,是从今年的两会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发展到2011年,连我们这些躲在时代前沿后面的大龄青年们,也开始无论寒暑每人围一条“微博”,招摇过市,身边“微博”一族越来越多。不像上一辈人经常走亲串友了,我们都流行看“微博”了。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2013,(11):1-1
从中央高层亲密“触网”到地方领导心牵“网事”,从各地“两会”网络直播到政务微博、官员微博纷纷开设,网络问政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执政理政新方式,推动着中国民主政治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0.
文章梳理了"weblog"一词的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外来词"Weblog"传入中国后由多种翻译方法定名为"博客"、从最初广泛接受的博客概念过渡到微博客阶段、微博本土化为"围脖"阶段。文章分析了每一个阶段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了这种变化对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如今,网上营销早已不是“神马”新鲜事,而自从微博强力加盟这一营销队伍后,更使商战硝烟从来没这样浓烈过。仅在微博上搜索“春节”关键词,你就会发现,500多万条留言中,居然有一半在打广告、搞营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博客的异军突起,微博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微博问政”也日益受到政府机构和领导干部的广泛重视,他们第一时间进驻微博,尝试这种网络时代政民互动的新模式。时至今日,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国微博用户达到3.09亿,进一步加速了“微力无穷的时代”的到来。微博的兴起,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伴之产生了各种问题,其中微博著作权保护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法学课题。由于微博自身的独特性,其著作权保护也有着不同于传统著作权保护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吴菲  王建芬 《科技资讯》2014,(12):233-235
“全民微博”时代已然降临,大学生作为微博用户中的生力军,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本文基于对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探讨高校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并试图对学生、微博运营商以及学校和社会各有关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引导大学生健康阳光地使用微博,传递微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代巍 《科技信息》2013,(18):281-282
作为以“服务”为宗旨,“公益性”为原则的图书馆行业,在社会各界将目光聚焦于微博时,图书馆当然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微博来拓展、创新自己的服务手段,并大胆探索图书馆微博服务的新路子。但目前图书馆在微博的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开通流于形式、思想观念落后、缺乏互动内容、认证机制不完善等各种挑战。本文简单介绍了微博在国内的状况,并分析了图书馆微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给出了图书馆微博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09年横空出世,微博这个“舶来品”就以令人惊奇的速度一日千里。不久前发布的“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中,“微”字以40多万票拔得头筹。这一年,从年初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到年中的“7·23”动车追尾事故,再到年末的校车安全问题,微博与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困惑相遇,无数只言片语汇聚在一起进发出的“微力量”,正改变着事态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12,(20):12-12
当反日情绪在中国高涨之时,苍井空这位曾经的AV女明星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新的书法作品:“中日人民友好”,在钓鱼岛事件后的反日游行中,有人打出了这样的横幅:“钓鱼岛属于中国,苍井空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18.
多策略中文微博细粒度情绪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文微博用户的情绪分析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融合的细粒度情绪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朴素贝叶斯算法对微博的有无情绪分类问题进行研究, 然后构建有情绪微博的21维特征向量, 最后采用SVM和KNN算法对微博进行细粒度情绪分析。以新浪微博作为实验对象, 结果表明多策略集成方法好于单一分类 算法。在多策略集成方法中, “NB+SVM”方法略优于“NB+KNN”方法。  相似文献   

19.
范芸芸  毕莹 《科技资讯》2010,(21):193-194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影响、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群体,天然地与新媒体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记录博客的方式,也开启了随时随地记录和交流的时代。如何用好微博,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围上一条温暖的"围脖"是摆在大学和大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兴的沟通交流平台,微博深受学生欢迎,并迅速在高校普及。其提供的丰富资讯在开阔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不良信息甚至激进的言论,产生负面影响。微博这把“双刃剑”对于当下的高校政治辅导员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基于微博的正负面影响角度探究微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方法,呼吁高校辅导员抓住校园“微博热”机遇,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充分发挥微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