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将一种铜钼球墨铸铁经正火及经633K等温淬火后,研究了激光表面硬化对它们的组织与滑员性能的影响。滑动磨损试验方法为在接触应力下与经热处理到HRC62-64的GCr15钢对磨。结果显示对于等温淬火球铁,激光硬化层中马氏体片的尺寸与基体奥氏体-贝氏体中的铁素体板条尺寸相近,认为这是一种组织遗传现象,研究结果还表明奥贝球铁的耐磨性优于珠光体球铁,而激光表面硬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种基体铸铁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高磷Ni-P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种高磷化学镀镍层并研究其表面形貌;讨论了其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摩擦磨损性能,且与45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P镀层的耐磨性明显优于45钢,且经500℃热处理后硬度最高,耐磨性最好,可作为耐磨性镀层.在此基础上对化学镀Ni-P镀层的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200℃热处理后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500℃热处理后表现为磨料磨损和粘着磨损共存.  相似文献   

3.
前言柴油机汽缸套在经过不同的使用时间以后就会损坏,其主要标志是磨损,这种磨损的一般特征是活塞坏与汽缸套之间的间隙扩大,造成工作时漏气,从而使发动机的效率降低,产生噪音、燃料消耗量增加。因此提高汽缸套的寿命,不仅提高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而且延长内燃机的工作时间。从二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对铸铁汽缸套的耐磨性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珠光体铸铁进而到应用高磷铸铁。近十几年米国外采用在铸铁中加  相似文献   

4.
球墨铸铁曲轴的激光热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千瓦级曲轴激光热处理设备,对球墨铸铁曲轴进行了激光表面热处理,研究并探讨激光热处理的各种参数及曲轴表面状态对硬化深度、宽度、硬度、耐磨性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并给出一组较佳的工艺参数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几种不同成份的Ni基自熔合金激光熔敷层的组织和干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敷层的耐磨性远高于淬火态GCr15钢,其中以Ni21+WC+CeO2合金熔敷层的耐磨性最好,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部分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激光热处理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优化处理的H13钢激光淬火淬硬层厚度达到0.62mm,回火稳定性提高40℃。同时,激光热处理耐磨性比软氮化和普通热处理都明显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比普通热处理提高5倍。  相似文献   

7.
干摩擦时TC11合金离子轰击改性层的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TC11合金的表面耐磨性,对TC11合金试件进行了离子轰击渗扩处理。用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磨损试验,对比了经离子轰击处理和常规热处理后的TC11合金表面改性层与GCr15钢球对磨时的耐磨性,用表面形貌仪测定了磨痕表面形貌曲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磨痕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经离子轰击渗扩处理的TC11合金试件表面改性层的耐磨性得到大大提高,其原因是前者的抗粘着磨损和抗犁削磨损的能力均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大功率CO_2激光器对机床滑动导轨表面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和研究分析;并通过耐磨性试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磨损曲线和寿命指标。同时,本文对这种表面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工业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汽车大修镗缸后,原来经过处理的表面层被除去,汽缸重新更换的缸套不耐磨,通常只能再行驶3—5万公里,有的甚至只能行驶1万公里。由于汽缸不耐磨,使用寿命短,大大增加了车辆维修费用和影响正常使用。激光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热源,已成功地用于材料的切割、焊接、打孔和热处理等领域。用激光对汽缸缸体或缸套进行表面强  相似文献   

10.
激光涂覆MS合金层的显微组织与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显微硬度测量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激光涂覆MS合金层的显微组织与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涂层显示了独特的组织特征和比钢基体高得多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钢/铁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离心铸造工艺及界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合离心铸造工艺制备了碳钢/高铬铸铁双金属复合材料钻井泵缸套,确定了复合离心铸造的工艺参数,设计了阶梯升温的热处理工艺,并对内套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所设计的17CrMoCu高铬铸铁内套材料的耐磨性明显优于原工艺所用的18Cr高铬铸铁;选择合理的参数(铸型转速、金属液浇注温度、2种金属液浇注时间间隔)以及加入防氧化剂,可使碳钢与17CrMoCu达到牢固的冶金结合,且内、外套之间没有出现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采用阶梯升温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避免双金属缸套在热处理时出现裂纹等缺陷.  相似文献   

12.
用离子软氮化工艺对船用活塞环进行了表面处理,测量了在不同条件下未经表面处理和表面经过离子软氮化处理的活塞环的磨损失重和摩擦系数,并对润滑油进行了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流体润滑和混合润滑状态,经离子软氮化处理的活塞环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且润滑性亦能得到改善,使缸套的磨损减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实验室和工厂条件下研制了与高铬铸铁磨球相匹配的衬板新材质—稀土铬硼抗磨铸铁,取代传统应用的高锰钢(ZGMn13)衬板,使用寿命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用铁谱技术对钻井泵缸套活塞材料磨损试验及台架试验的监控,同时对在现场所取的工作泥浆中的磨屑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发现在钻井泵缸套活塞的磨损过程中所产生的磨屑主要是正常摩擦磨损磨屑、具有疲劳及粘着特征的磨屑以及少量的切削磨损磨屑。这三种磨屑的存在表明这对摩擦副间的磨损是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及磨粒磨损等所形成的综合磨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同时考虑钢丝绳长度差及绳轮半差时的弹性衬垫磨损的微分方程式;并由此得到了衬垫绳槽稳定磨损的条件;在微机上对弹性衬垫磨损量进行了计算;最后将结果与实验进行了相应的比较,证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以2 250 mm热轧带钢平整机为对象,对工作辊的不均匀磨损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发现其工作辊磨损具有“W”形的特征,并分析该磨损与热轧和冷轧平整磨损的异同。结合其磨损特点,构造磨损模式函数,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得到可满足工程要求的磨损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不同窜辊策略时工作辊的磨损情况,针对原策略的不足提出新的窜辊策略并进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磨损程度减小,工作辊服役期延长。  相似文献   

17.
泥浆泵缸套高铬铸铁内衬,国内从七十年代就已应用于现场,其使用寿命大大超过了淬火处理的单金属缸套。本文对现场使用过的、寿命较高的双金属缸套进行了解剖分析研究,包括金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下的表面形貌分析和现场泥浆中的磨屑分析。结果表明,双金属缸套的磨损机理是疲劳剥落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脆性剥落,其它还有塑性变形,‘微切削和腐蚀等.进而提出了现有工艺的改进意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研究中使用电化学刚试技术和磨损试验方法,实现了磨摘与腐蚀率的同时测量,提出了一种研究磨料—腐蚀磨损的定量分析方法。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介质中,磨损与腐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材料的总磨损量不只是其二者的线性迭加,而产生了一增量:石油钻井泥装介质的增量达材料磨杆—腐蚀磨损总量的20%、左右,碱性介质5%左右,盐性介质12%左右,而在PH5以下的酸性介质竟达80%左右,此时高格铸铁衬磨性也不能满足钻井工况(HZS地层),故研制陶瓷缸套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软串机铸石衬板筒壳和钢制筒壳磨损的模拟试验,得到了两种筒壳在转速和装球量相同的条件下筒壳和钢球磨损情况、为正确,合理地选择铸石衬板用于软串机筒壳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单机平整机轧辊的磨损及其对板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单机架平整机轧辊的实际辊形、磨损状况,并通过运用有限元模型计算辊缝曲线的2次和4次分量研究了辊形对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较轻,对辊形影响不大,但原始辊形与目标辊形差别较大,是产生l/4浪板形缺陷的因素之一;支持辊局部磨损较严重,但这种不均匀磨损对板形影响较小,在整个服役期内对板形的作用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