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结合开展的藏药制剂复核检验工作的情况,针对民族藏药制剂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KGPP的要求,提出加强藏医药机构制剂生产工艺环节、质量监测、质量保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调查及改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藏药是祖国传统医学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而藏药饮片则是汤剂的基本组成。藏药制剂向来有适应中藏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且具有制备简单,副作用小,吸收显效快等特点。藏药饮片质量不易控制,不易保管贮存,传统的制作方法较为浪费藏药资源,而且不便调剂等原因,藏药制剂的发展已受到局限。因此,本文就怎样对传统藏药剂型进行改革调剂,藏药的研制和生产概况调查的基础上进了分析。从而发掘出更多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藏药新剂型,为藏医药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实习、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和熟悉藏医人体三因(隆、赤巴、培根)和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在疾病状态下的改变,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进行藏药药效物质基础、传统方剂配伍规律和藏药炮制技术等的初步研究。在充分掌握传统藏医药对人体、疾病、治疗三者辩证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了解现代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方法,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藏医药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把藏医药传统"师带徒"临床实习、野外采认药等实践活动与现代医学室内实验相结合,构建起由"实验+实习+实践"所组成的"三实"结合模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藏医药实验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从核心期刊中检索到的1575篇藏族医药文献,利用学科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软件,结合数据统计软件NoteExpress和Excel,研究中国当代藏医药在多元化的国际环境及医药水平下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通过绘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结合词频分析法和共现分析法对关键词和突现词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当代藏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结果表明,当代藏医药研究始于1992年,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起步阶段(1992~2001)和稳定发展期(2001~2017).目前研究热点包括藏医药传统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方法应用以及藏药基源物质分析三个方面.未来国内藏医药研究需要在加强物质基础分析的同时,注意藏医传统文化的宣传,以及藏药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民族医药理论体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糅合了其他药学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药学理论,对藏族及其他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本论述简述了藏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尤其是藏药信息管理平台对医学的重要用途,并根据藏药信息管理实际需求提出了构建基于SSH (Struts+ Spring+ Hibernate)整合框架的藏药信息管理平台的项目计划.藏药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藏药基本信息、藏药现代研究、生长环境、药材鉴别、种植饲养、采收炮制等相关数据,以及各类藏药合成药物等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管理.建设藏药信息管理平台,阐述了藏药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步骤、藏药信息数据库的结构与关系图、藏药信息管理系统和藏药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等,为藏医药现代化开发与研究强有力的信息工具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信息长廊     
《科技潮》1999,(12)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蕴藏了丰富的具有独特疗效的药用动植物资源,也因而产生了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藏医药学。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以藏药经典著作《晶珠本草》为指南,以青藏高原丰富的藏药资源为基础,与有关科研机构长期合作,利用现代医药科技,研究开发了系列"晶珠藏药",以其明显的疗效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医药经济报》独家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奇正藏药位列其中。该榜单被认为是业内最有公信力的排行榜,科学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奇正藏药作为藏医药及其文化的现代传承者,始终致力于现代藏药,通过不断挖掘良医良方、创新制造技术,聚焦新品,以标准化的手段体现独特疗效、以性价比的优势惠及大众,使藏医  相似文献   

8.
藏药藏木香的人工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灼  甘玉伟  杨勇  旦智草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3):227-227,187
通过对野生藏药藏木香进行系统的人工栽培试验并取得成果,对推动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6)
藏医藏药。是西藏特有的医药。它在西藏传统的医术基础上,吸取古印度医学和古中医学精华,并带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西藏作家马丽华女士告诉我:古老的藏医藏药不仅映照着古代西藏的夜空,即使在今日西藏也仍然闪射着神奇光芒。人们仰望着这一古代科学的巅峰,都会赞叹说:这不仅是奇光异色的神秘科学,简直就是独领风骚的艺术科学!历史源远漉长藏医药至少已有23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西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就已发现动物、植物及矿物的某些成份有着解除人体病痛的作用。藏医药史可追溯到原始宗教——本教产生的年代。自从有了本教,也就开始有藏医药这个名词。在本教的一部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矿物藏药及其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物药是传统藏药学和藏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对传统矿物藏药的历史、分类、功效、及其特殊炮制工艺做出分析,并指出它们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亟须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藏药翼首草的人工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玉伟  陈灼  旦智草  杨勇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3):225-225,12
通过对野生濒危藏药翼首草进行系统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l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的交流日趋频繁,这为藏医药学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作为全区藏医药教育和研究的唯一基地,西藏藏学院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藏医药发展的学术、研究、教育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如何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藏医药,并借助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将藏医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健康事业,是目前藏医药发展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藏医药产业作为藏区特色经济支柱型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对我国藏区经济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藏医药标准化体系不完善、藏医药人才组织结构不合理、藏医药材资源保护不足、藏医药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保护不力等制约因素对我国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建议通过统一藏医药认定、评价标准;健全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藏医药品牌推广机制;构建藏医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完善藏医药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保护等多种措施促进藏医药产业健康、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藏医药高等院校实验(实训)室的现状,研究了实验(实训)室存在的不足,阐述了藏医药实验(实训)的特点,并分别从藏医药实验(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科研观念、实验(实训)课程考核办法、实验(实训)教材及指导书、实验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的开放等6个方面提出了建设藏医药高等院校实验(实训)室的改革措施,为建设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藏医药高等教育实验(实训)室、更好的为藏医药人才培养服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藏医药:一颗镶嵌在中国传统医学王冠上的明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科技潮》2005,(8):9-11
藏医药学研究具有藏族历史的、交化的和意识形志的特征。传统藏医药学首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体现了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对自然、健康和生命的求索,对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探寻,以及战胜病魔的种种成功经验。由于藏医药学研究人与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相互联系包括人——植物、人——动物间的特定关系,涉及到文化的、地理的、生态的和各种生物的多重影响,所以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9,(5)
喜马拉雅是由梵文而来,意指自雪之家。而在措如·才郎心目中这里不只是冰雪世界,它还蕴藏着智慧和灵性。身为西藏藏医学院院长的措如·才郎教授是当今藏医药的一代宗师,不仅在继承和发展藏医药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还是一位精通天文星算学、声明学、佛学、诗学、藏史学的学者和教育家。1926年措如·才郎出生在位于横断山脉金沙江畔的江达县措如村一个普通藏民家庭。他一生下来就不爱哭闹,始终甜甜微笑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措如·才郎3岁即有极强的辩识能力,5岁开始学习藏文,6岁能背诵经文,7岁到措如寺学习,到11岁时学习藏医藏药、天文历法和藏语语法。由于他过目不忘、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因而受到寺里一位老藏医的喜爱,收他为徒。在老藏医的禅房里,措如·才郎认真聆昕老师的教诲,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老师传授的藏医藏药知识。15岁的措如·才郎决心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遍访名山大川、名寺古刹,向智慧大师们请教。此后2年间,他靠两条腿走遍了西藏大部分地区,还跨越喜马拉雅山远涉到锡金、不丹、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出康巴地区藏医药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方法以康巴地区藏医药相关的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为切入点,以康巴地区藏医药的传承与保护为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发掘康巴文化与藏医药的形成、发展、传播之间的有机联系.结果康巴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孕育发祥了丰富多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由于老一辈传承人年事已高,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康巴地区藏医药的学术传承有待进一步加强.结论康巴地区藏医药是康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亮点之一,进一步推进康巴地区藏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促进康巴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孜藏医药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奠定了一定的人才,技术和生产基础,特别是名贵藏药的传统生产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全州从事藏药开发和应用的单位近20家,此外,还有部分民间藏医,寺庙也在开展藏药加工生产工作。全州藏药生产的产品达300余种,其中新制剂近10种,但上规模上档次的没有一家,目前仅有藏药生产企业一家,均没有一个产品取得国家药品生产批准文号。藏药生产尚处于自制自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藏医药专利、商标、版权、行政保护和药品标准、科技成果进行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藏医药知识产权发展中存在人才稀缺、科研水平低、质量标准落后、品牌意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藏医药产业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发展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藏医药是西藏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为了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其品牌形象必须获得渠道代理商、医生以及普通消费者的认同。文章通过构建品牌忠诚模型研究发现,对藏医药企业良好的品牌认知有利于提升销售人员、医生以及消费者对藏医药产品的认知忠诚与情感忠诚,并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提升藏医药企业品牌形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