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对32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同时在1周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10例患者共40支血管无狭窄;7例患者12支血管无法评价,可评价16支血管当中10支有狭窄,6支无狭窄;3例患者共12支血管完全无法评价;300例患者共1 200支血管当中,785支血管不同程度狭窄,415支血管无狭窄;320例患者当中15例检出心肌桥,3例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和筛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甲苯液相氧化法制取苯甲酸和苯甲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甲苯的液相空气氧化,所得最佳反应条件是添加钴(醋酸钴)0.1~0.3%(重量),溴化铵0.5%(重量),苯甲醛0.5~1%(重量),反应温度160~170°(,压力6kg/cm~2,空气流量43升/公斤、小时,氧化时间4小时,此时甲苯单程转化率达78%,苯甲酸收率为114%(重量)。如果降低钴或溴化铵用量,把甲苯转化率控制在30~40%时,在生成苯甲酸的同时,可得到约10%的苯甲醛。对苯甲酸和苯甲醛的分离方法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比年青人严重。为此,作者对65岁以下146例静脉曲张出血者的后果与65岁以上老人61例静脉出血者进行了比较。上述所有患者在首次出血入院治疗12小时内进行硬化疗法,继之每3周注射1次,直至形成血栓。然后在1年内每3个月内窥镜检查1次;1年后则每6个月检查一次,这样追踪7年。结果发现病转性肝硬化在65岁以下者多,占47%,而在老人中仅占20%;原因不明性肝硬化则在老人中多见(34%),在65岁以下者中仅占13%。这类病患第一次出血后的死亡率高低与年  相似文献   

4.
常年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约占鼻科初诊病人的1/3。作者采用翼腭窝内注射地塞米松5.0mg,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常年性鼻炎患者51例。其效果为:11例痊愈(21.57%),24例显效(47.06%),10例好转(19.61%),6例无效(11.76%),总有效率为88%。疗效维持时间为:在有效的45例中,维持疗效2个月者11例(24%),3个月者16例(36%)4~5个月者10例(22%),6~7个月者6例(14%),8~12个月者2例(4%),平均维持疗效时间为3.8个月。本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均采用记分制的方  相似文献   

5.
对长江重庆段12个采样点枯水期和丰水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表明,枯水期PAHs含量为0.64~3.98 μg/g,丰水期为0.85~4.63 μg/g,其中菲(Phe)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1%~27%;PAHs组成集中在中环(3~5环),而低环(2环)和高环(6环)含量很少,组成随着采样时间不同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丰水期释放出更多高环PAHs.沉积物PAHs主要来源于植物、煤炭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来往船只的燃油泄漏;与其他地区相比,研究区PAH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已有个别PAHs化合物(如芴Fle、菲Phe)超过生物毒性试验的可能效应浓度(PEL)标准,对该地区生态将构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物中的维生素B_1,B_2,B_6,B_(12),和PP;叶酸在相同条件下也能分离完全。所用的分离柱为μBondapak C_(18);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和三乙胺(14∶85.5∶0.5(体积比)),内含5 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离子对试剂(简称PIC B_(12))和1.5%氯化钾并以磷酸调pH至2.78~2.82;组分以UV 254 nm检测。回收率为91%~104%,变异系数为1.0%~4.6%。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PE)是心肺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症.本病病情凶险,也是心肺疾病中常见的致死原因.75~90%病人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溶栓及抗凝是治疗肺栓塞的关键.在溶栓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共收治肺栓塞病人16例,其  相似文献   

8.
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流变除栓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5例12d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置入6F或8F两种型号Oasis流变溶栓导管并与高压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以2.5mL/s的流率和5171kPa的压力注入,行流变血栓清除术,并辅以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血管开通、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流变血栓清除术后,25例重建了前向血流,并清除了绝大部分血栓物质,技术成功率(残留狭窄<50%)为72%(18/25);8例附加球囊扩张,其中7例附加内支架治疗;3、6个月的初始血管开放率均为100%,经平均8.5个月的随访,治愈率为84%(21/25),后遗症发生率16%(4/25);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塞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内或静脉内注入溶栓剂如链激酶,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从而改善左室功能。这二种方法获得效果基本相同,而静脉内给药却更实用方便。作者对403例疑为心肌梗塞病人(男性277例,女性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适于静脉内血栓溶解疗法病例的标准是(1)疑为心肌梗塞的胸痛(2)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入院者(3)入院时和症状发作后至少30分钟,心电图标准导联ST段抬高1mm或心前导联抬高2mm。不符合的标准是(1)脑血管病(2)消化性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其他疾病史(3)入院时血压>180/110mmHg(4)4周前曾作手术治疗(5)心肺复苏术或治疗开始前中央血管插管术(6)以前曾列为试验对象或曾用过链激酶治疗(7)有房颤的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透明胶纸法先后对海口地区43所幼儿园的3611名2~7岁儿童进行了晓虫感染情况调查,总感染率为57.88%。43个幼儿园中,晓虫卵阳性率最低为32.0%(8/25),最高为83%(44/53);大多数幼儿园(30所占69.77%)感染率在50~60%~。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中以机关事业单位组感染率较高(60.75%),农垦、港口系统组较低(53.56%)。有显著性差异(P<0.05);幼儿蛲虫的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6~岁组(65.96%)明显高于2~岁组(43.06%),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性别与感染率的高低无关(P>O.05),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7.18%和58.75%  相似文献   

11.
德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温度适宜,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多年平均干燥度1.29,太阳辐射125.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2660.6小时,湿度65.38%,最高气温43.4℃.无霜期204天,平均风速3.3米/秒.多年平均降水量55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是1964年为1033.7毫米,其次为1961年的1022.8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1968年的285.6毫米,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6倍.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内分配有明显的季节性,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6.5%,3~5月占12.8%,10~2月占10.7%.  相似文献   

12.
孙忠 《甘肃科技》2002,18(3):41-41
小肠外伤性破裂虽在腹部损伤中较常见 ,但临床上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仍时有发生。我科 1989— 1999年共收治小肠外伤性破裂 2 8例 ,对其诊断与治疗作分析。1 临术资料本组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18— 6 2岁 ,其中 2 0— 5 0岁 17例 (6 0 7%)。致伤因素为挤压伤 11例 ,撞击伤 6例 ,刀刺伤 6例 ,坠落伤 5例。开放性损伤 6例 (2 1 4 %)。伤后入院时间≤1小时 5例 ,>1~ 6小时 10例 ,>6~ 12小时 8例 ,>12~ 2 4小时 5例。全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有典型腹膜炎 2 5例(89 2 %) ;伴有休克 11例 (39 2 %) ,血压 <12 /8kpa;行腹部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STENT)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冠状动脉造影常规进行。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0例中有血管病变的25例,占83.3%,心肌桥1例,占3.3%,正常4例,占13.3%,病变血管中10例行PTCA加STENT。例,占83.3%,心肌桥1例,占3.3%,正常4例,占13.3%,病变血管中10例行PTCA加STENT。  相似文献   

14.
绵羊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及移植后的产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的绵羊卵在体外长期培养或在2~4细胞期和桑堪~囊胚期移植给受体母羊,观察了培养卵的发育和移植后的受胎率。方法是将采自屠宰场的绵羊卵巢在1~12小时内带回实验室,抽取卵母细胞。从中选取卵丘细胞层完整的卵子,在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用含有10%NSS(或FCS)、hCG和E_2,并以Hepes缓冲的M199培养24~26小时。再用以IonophoreA23187诱导获能处理过的新鲜公羊精于进行体外受精.7~10小时后移入发育培养基,即含有10%FCS(或NSS)和丙酮酸钠的Hepes缓冲的M199内继续培养,受精后将部分发育为2~4细胞胚和桑堪~囊胚期胚手术移植给受体母羊。另一部分卵子则在受精后48~72小时的不同时间内统计其卵裂卵的出现率,并继续培养7~12天详细观察卵裂卵的发育情况。在受精后48~72小时卵裂卵的出现率,FCS和NSS组分别为39.6%145/366)和52.4%(182/347),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将61枚2~4细胞期胚和桑椹~囊胚期胚分别移植给20只受体母羊,有10只受胎。共产羔11只,受胎率为50%;在发育培养液内继续培养的482枚卵裂卵中有312枚(64.7%)发育为桑椹~囊胚期胚(其中包括部分孵化囊胚)。  相似文献   

1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发生和发展伴随着血栓形成并致冠脉血管闭塞,STEMI发病主要机制是冠脉血管壁上存在着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易损斑块破裂触发了凝血瀑布,导致血栓的形成和进展.高血栓负荷STEMI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挑战性问题,PCI在开通冠脉血管的过程中,血栓因受到挤压而导致脱落,脱落的血栓可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从而危及患者生命,使PCI失败.冠脉内血栓抽吸可有效清除血栓,减少慢血流和无复流事件的发生,并提高心肌组织的灌注水平,有利于保护心功能和改善预后.延迟支架术对于高血栓负荷和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有益,血管内低温治疗及使用抗栓溶栓药物可作PCI的辅助治疗,对于血栓负荷较少的患者行直接支架术治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05年的载文、作者和引文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该刊12期共载文315篇,共有作者580人,平均每篇约2人;基金项目论文占40.30%,篇均页码3. 32页;论文合著率76.20%,合作度1.84;第一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正、副)的占26.0%,研究生(硕士、博士)占 36.83%;有300篇论文附有引文;平均引文量为5.96/篇,无引率为4.76%;引文语种:中文占64.98%,英文占 34.81%;引文类型:期刊占58.48%,图书和特种文献分别占35.12%和6.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 6F、8FOasis ,6F、7FHydrolyser4种流变血栓清除导管在模拟股浅动脉的体外流体模型中的除栓效果、注入盐水量及回收液体量 ,以及与除栓过程相关的远端栓塞率。方法 :用 3d的猪血在模拟股浅动脉的体外流体模型中形成约 2 0cm长的血栓栓塞 ,分别使用 6F ,8FOa sis除栓导管和 6F、7FHydrolyser除栓导管进行血栓清除 (每组 10例 )。结果 :平均除栓时间从 39s(7FHydrolyser)到 94s(6FHydrolyser) ,P <0 0 1;平均注入盐水量从 15 6mL(7FHydrolyser)到 4 73mL(6FHydrolyser) ,P <0 0 1;注入盐水量与回收液体量的比值从 0 6 3(8FOasis)到 0 83(6FHydrol yser) ,P <0 0 1;血栓清除率为 88 30 % (6FHydrolyser)到 96 .70 % (8FOasis) ,P <0 0 1;除栓后远端微栓子形成率为 1.5 5 % (6FOasis)到 3.0 4 % (7FHydrolyser) ,P <0 0 1。结论 :血栓清除时间和远端微栓子形成率与导管的选择有关 ;注入盐水量及回收液体量的比值在所有导管都可以接受 ;在模拟的股浅动脉模型中进行水力流变除栓 6FOasis导管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水稻黄萎病的虫媒传染 1.黑尾叶蝉传毒(现已知本病病原为类菌质体——译者注) (1)虫的吸毒用无毒黑尾叶蝉2~3龄若虫,先绝食约1小时,再在病稻上吸汁不同时间,调查有无吸毒。结果在病稻上吸汁1~5分钟全部虫子不传毒,10分钟30头中有1头(3%),30分钟30头中有10头(33%),1小时30头中有23头(77%),3小时以上有91~100%个体传毒。在病稻上吸汁1小时左右,几乎全部虫吸毒。其次,用同样的无毒若虫,在一天的上午和下午两次,在病稻上吸汁5分钟,连续1~5天。结果在病稻上吸汁1~4次(合计5~20分钟)的个体不传毒,吸汁6次(合计30分钟)14头中  相似文献   

19.
1989~1990年,在石河子、奎屯一带,分别在西瓜和籽瓜的苗期和生长中期,共采集病株标本180份,经分离、回接、再分离,确定致病的病原菌有五种类型,经鉴定分别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spp)、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瓜类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capsicia)、瓜类疫霉菌(Phytophthora melonis),分别引起西瓜和籽瓜的立枯病、烂根病、枯萎病、蔓枯病和疫霉病。苗期以丝核菌引起的立枯为主,占64%,镰刀菌烂根占32%。成株期以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为主占87%,疫霉病4.6%,蔓枯病占3.8%,丝核菌占2.3%。  相似文献   

20.
结晶紫—锗钨酸—PVA体系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结晶紫-锗钨酸-PVA体系的显色反应。显色反应的条件是:[H_2SO_4]=0.13mol/L,(结晶紫)=1.2×10~(-4)mol/L,(聚乙烯醇)=0.32%。结晶紫-锗钨酸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4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锗钨酸在0-3.2×10~(-6)mol/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发色完全后1小时内吸光度稳定。由热重量法及摩尔比法测得离子缔合物中结晶紫离子:GeW_(12)O_(40)~(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