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质条件对锆水合氧化物除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锆水合氧化物的除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介质条件对除氟性能的影响,测定多种离子的分配系数和对氟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结果表明,这种吸附剂对氟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以5°A分子筛为载体在FeC l3溶液中吸附Fe3 ,可使分子筛得到改性及改性后分子筛在含氟水中的除氟性能,获得了一种新的配体交换固液分离深度除氟材料。实验研究了该种含铁改性分子筛除氟材料在高氟水中的除氟效率和条件。结果表明,分子筛对F-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含氟4~40mg/L左右的水中,除氟率可高达99.0%以上,可使水中氟含量降至0.01mg/L以下。经测定,改性分子筛对氟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1.4mg F-/g-分子筛;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氟的吸附率无影响,表现出该种材料对氟吸附的高度选择性。提出了一种对含氟地下水和工业氟污染水的效果显著的深度除氟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峥  刘百秋 《广西科学》1999,6(3):197-200
用氢溴酸东莨菪碱- 四苯硼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增塑剂,研制成 P V C为基质膜的东莨菪碱离子选择性电极。东莨菪碱浓度在10×10- 4m ol/ L~10×10- 2m ol/ L时,电极电位服从能斯特方程式, 响应斜率为5907 m V/△pc, 检测下限为794×10- 5 m ol/ L, 对东莨菪碱的回收率为979% ~1092% , 变异系数为045% 。本文考察了电极的各种性能, 测定了20种常见离子选择性系数。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东莨菪碱的测定, 与药典标准方法比较, 相对误差282% ,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含铁氨羧螯合树脂配体交换除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D401型氨羧螯合树脂螯合固载铁(Fe^3+),利用水溶液中F^-可与Fe^3+形成稳定配合物性质,实现了配体交换固液分离去除高氟水中的氟.实验研究了该种分离材料在含氟水的除氟性能和条件.结果表明,含氟10-20mg/L左右的水溶液中,除氟率可达99%以上,可使氟含量降至0.05mg/L以下,经测定,树脂对氟的吸附量可达2.7mg F^-/gR,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氟离子的吸附无影响,表现出树脂除氟过程的高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讨论了一种基于配体交换原理的新型改性D401除氟剂的除氟效果,实验表明该除氟剂的除氟容量可达3.8mg/g以上,除氟剂对水中F-有很高的选择性,不会对水中的其它离子产生影响,再生效果较好,除氟效果稳定。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该方法的初步工艺设计思路,为该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内参比溶液中加入高氯酸,形成0.001 mol/L HClO4和0.1 mol/L NaF混合内参比溶液,实验研究了高氯酸的加入对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体系中加入0.001 mol/L HClO4可使电极空白值降低,清洗时间和平衡时间明显缩短,能斯特线性变好、动态范围变宽,进一步将其用于绿茶和饮用水中氟离子浓度测定,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四氯化钛水溶液与NH3·H2O反应得到具有除氟性能的钛水合氧化物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定了其最佳制备条件并得到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交流阻抗测试中的阻抗平面图和等效电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别测定了氟离于和镉离于选择性电极体系的阻抗平面图,根据阻抗平面图和有关知识提出了氟离子和镉离子选择性体系的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荧光的水杨醛亚胺衍生物N-(对二甲氨基苯基)水杨醛亚胺(1)为阴离子识别受体,研究了乙腈中受体1荧光对多种阴离子的响应,发现1对氟离子表现出高的响应选择性.乙腈中1的质子转移荧光位于545 nm,加入氟离子后,于479 nm处出现1的阴离子荧光.氟离子经由布朗斯特酸碱作用影响受体1的激发态质子转移荧光,实现了双重荧光比率法对氟离子的高选择性识别响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连铸保护渣中氟含量的测定,实验采用了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方法,该法测量氟离子含量的准确性高,且操作简便.实验通过测量不同pH、温度和熔样熔剂条件下电极电势,讨论了三个单一变量对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的测量条件,进一步降低连铸保护渣中氟化物的测定误差,为选择性电极测量法在连铸保护渣中氟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54份哥伦比亚木薯种质的育种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对引进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是确定育种方向的前提,也是加快育种进度的关键.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1 a)对引自哥伦比亚的54份木薯资源进行育种特性评价,通过对株高、块根直径、单薯鲜重、薯干率、鲜薯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确定54份资源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种质CM837、CM2399-4、哥伦比亚16P、19S、SG424-19、SM2300-1、SM2323-6、CMR34-11-3、CMR35-70-1和CMR35-70-1表现最好,是育种的优选材料;种质CM385-6、CM837、CM3993-9、CM4054-40、PER557、CMR26-07-15、CMR36-40-9、CMR37-14-9块根淀粉含量和生长情况较好但产量较低,可作为以高淀粉含量和以茎叶为饲料的育种材料;种质CM92-56-1、CM901、CM7595-1和SM28-80-3木薯产量和质量都较好,可作为以木薯为收获目标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精密量热计测定了氯化镁及其水合物(MgCl2,MgCl2·2H2O,MgCl2·4H2O、MgCl2·6H2O)晶体在298.15K温度下溶于水的积分溶解热。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计算了溶质的相对表观摩尔焓,从而直接获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溶解焓。氯化镁2,4,6水合物晶体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1289.39、-1898.72和-2497.58kJ·mol-1;摩尔水合焓则依次为-76.41、-114.08和-141.28kJ·mol-1。并依据Born-Haber循环法计算得到了它们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13.
气举式吸泥机在混凝土灌注桩清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举式吸泥机的原理、设计、使用及效果进行了介绍,指出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将气举式吸泥机用于清孔,可保证高质量的成孔。  相似文献   

14.
花梨木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联用技术对花梨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出29个组分,共确认了其中的24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6.9%.其主要成分是2,4二甲基-2,4-庚二烯醛、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2-蒈烯-4-醇、2-(5-甲基呋喃-2-基)-丙酸乙醛、反式-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等.  相似文献   

15.
提取并鉴定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中2种针状结晶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熔点测定等分析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产物分别为1,3-二羟基-4,5,8-三甲氧基咄酮和1-羟基-2,3,4,8-四甲氧基咄酮.首次从藏药椭圆叶花锚的全草中分离出上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手段对奶子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90%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醛(1),3,4-二羟基苯甲酸(2),2,2-二甲基-7-羟基色满(3),齐墩果酸(4),熊果酸(5),β-谷甾醇(6),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7),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α-L-鼠李糖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组分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了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的脂肪,6个无性系GLR-CY3号、4号、27号、53号、56号、166号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其干重的39.13%、42.71%、44.69%、60.18%、48.07%和50.60%。再进行甲酯化处理,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6个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在油茶中的含量很高;6个无性系种子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3种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总量中的含量分别为166号(90.16%)>4号(89.81%)>53号(89.12%)>27号(88.69%)>3号(88.47%)>56号(83.61%);茶油是非常优质的食用和药用资源;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的比较同时也可为油茶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Six plant MARs isolated from tobacco and Arabdiposi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RS activity in yea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six plant MARs, only TM1 and AM4 had strong ARS activity which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ARS from yeast chromosome. In order to further identify the core region of the two MARs for the ARS activity, a series of subclones were created by PCR strate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bclones were designated as TM1-1, TM1-2, TM1-3, AM4-1, AM4-2 and AM4-3, respectively. Our studies revealed that TMI-3 and AM4-3 not only had higher ARS activity, but also displayed higher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plasmid stability and growth rate compared to their intact MARs, TM1 and AM4. These data present an important clue for further elucid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 and ARS.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接线方式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四种:一个、二个、三个电压互感器分别连接的情况与三个三绕组或一个三根五铁芯柱三统组电压互感器的连接情况;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四种:一个、二个二相电流差、二个二相电流和与三个电流互感器的连接情况,此外,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在使用中各要注意四个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i ) For the number of chord diagrams of order n, an exact formula is given. ( ii ) For the number of spine diagrams of order n,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are obtained. These bounds show that the estimation is asymptotically the best. As a byproduct, an upper bound is obtained, for the dimension of Vassiliev knot invariants of order n, that is, 1/2 ( n -1)! for any n≥3, and 1/2( n - 1)! - 1/2( n - 2)! for bigger n . Our upper bound is based on the work of Chmutov and Duzhin and is an improvement of their bound ( n - 1)! . For n = 3, and 4,1/2( n - 1)! is already the b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