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木油厂矿田汞矿床系由沉积成因的“矿源层”受燕山期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力和热力作用改造而形成,属沉积——构造改造矿床。汞矿的聚集严格受“矿源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构造发育的空间,给汞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成矿聚矿场所,形成矿体。特别是后期汞矿的分布聚集作用主要由构造的改造而成,因此,构造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都与成矿直接发生紧密联系,是一个主要的成矿条件。笔者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分析该矿田构造型式和控矿特点,探讨成矿条件和控矿规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2.
红石铜矿裂隙构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业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709-4714
以红石铜矿区东矿段为裂隙构造研究区,介绍如何应用Dips软件处理构造地质测量数据并做出图件。结合红石铜矿田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对此区裂隙的玫瑰花图和等密图加以分析。把本区裂隙分为三种类型,提出含矿裂隙构造优势方向为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成矿后裂隙对矿体改造较小。  相似文献   

3.
新余铁矿田位于钦杭成矿带南侧南华加里东造山带,矿床产于南华系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系中,是我国最重要的BIF型铁矿之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新余铁矿田矿体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总体呈"阶梯状"向下延伸,区内还存在鞘褶皱、杆状构造、拉伸线理和石香肠构造等一系列变形构造。研究基本查明了铁矿体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初步总结、分析了"红绸舞"式铁矿体形态成因,以期为区域铁矿勘查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金矿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构造可以为成矿流体提供运输通道,也可以为矿体提供储存空间。作为胶东金矿区的金矿之一,纪山纪家矿区受到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最为明显。该文主要对纪山纪家矿区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其产状、形成时间、引发的围岩蚀变以及对矿体的控制作用。主要特点是多级构造分别控矿,不同时期断裂构造对成矿有着不同的贡献、不同类型的断裂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体。矿区主要控矿断裂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系统,沿断裂形成一系列蚀变,局部矿化明显;富矿体主要分布在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交汇处。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和钾化为主,矿化类型主要是石英脉型,与玲珑矿区有一定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望儿山金矿床构造、构造引力与矿体分布规律的系统研究,构建多元信息找矿模型。找到成矿构造与矿体的关系,指出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方向,使探矿工作系统化,打破就矿找的老式探矿思路,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和方案,提出成矿远景区及其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6.
产于西秦岭南缘的大水金矿是一个新型金矿床。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水金矿床控矿构造的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控矿构造为区域性北西西向-北西向断裂(早期压扭)、格尔珂弧形断裂(后期走滑)及与之交汇控制矿体群、矿体产状(配矿构造),为多次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郭城金矿田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断裂下盘荆山群变质岩和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体中,矿体的形成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及控矿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期郭城断裂左行扭压活动派生了北东向次级断裂,倾向相反但走向相同或相近的北东向断裂在剖面上相交汇,形成了格子状控矿构造,使矿体分布在剖面上呈现相同倾向的一组矿体叠瓦式排列,相反倾向的两组矿体相交汇呈格子状的特征.格子状构造的形成为含金流体提供了运移的通道和沉淀成矿的容矿空间,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与就位.  相似文献   

8.
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区内金矿化的特征和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甘孜—理塘断裂带是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断裂带、断陷盆地带、推覆构造带、脆性破碎带和平移走滑带相互叠加、改造而形成的复杂断裂带。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早期的洋壳俯冲、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弧-陆碰撞、侏罗-白垩纪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推覆和平移剪切构造发育演化阶段。区内金矿化、金矿床(点)和金矿体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断裂带的控制。金矿的成矿作用与该断裂带构造发展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床成矿带,姚家岭铜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大型矿床。文章通过收集和分析姚家岭铜铅锌矿的实际勘探资料,使用Surpac三维建模软件对姚家岭矿床的矿体及相关围岩的空间位置数据建立相应的地层和矿体三维模型。地层及矿体的三维形态表明姚家岭铜铅锌矿的控矿构造明显受到印支期和燕山期2期相互近垂直的构造应力的作用,其记录了中生代特提斯构造体制与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过程,符合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内具有的结点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0.
希望沟地区作为五龙沟外围重要的金矿找矿靶区,研究程度较低,为了解该区的成矿潜力,文中阐述了希望沟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系统总结了区内XⅦ,XⅧ金矿化蚀变带的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研究了XⅦ,XⅧ号带矿体构造叠加晕。结果表明:确定区内的金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ⅩⅦ,ⅩⅧ金矿化蚀变带规模大,深部延伸稳定,带内矿体具南东侧伏规律;ⅩⅦ-2与ⅩⅧ-2矿体构造叠加晕均出现"前尾晕叠加"现象,反映深部仍存在较强的成矿作用。研究区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强地表及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宏观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石碌铁矿的含矿层(六层和七层)的小构造和显微构造等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统计、测定和计算等工作,并配合趋势面分析和成矿模拟试验。查明了:1. 六、七层间确存在有不整合关系;2.石碌地区的应力场变化和构造轴向的发育顺序;3. 北西向褶皱构造控制着地层和矿体的总体展布,并使矿体在向斜槽部加厚,北东向褶皱的叠加则使其进一步加厚,二期负向构造的复合部位是找寻厚、富矿体的有利地段;4.矿区褶皱形态为一种相似褶皱,枢纽倾伏,轴面斜歪,真正轴迹有所偏移。  相似文献   

12.
川北米仓山东西向伸展的变质岩内火地垭群变质岩系中,藏有丰富的大理岩资源。大理岩矿床沿大河坝一关坝冲断带出露。按矿床构造的形式,可分为压扁型和断块型两种矿床类型。 压扁型矿床产于上两组内,断块型矿床产于麻窝子组内。它们的形成均与区域变质作用、变形压扁及置换作用有关。由于两者的岩石组合不同,因而矿体形态和矿床构造各异。上两组板岩中夹薄层大理岩,故形成雁列式、串珠状、钩状大理岩矿体;麻窝子组由厚层大理岩组成,则形成带状、层状和透镜状矿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理清方正断陷多期构造叠合引起的盆地变形,断陷内部构造样式多样及构造解析存在多解性的问题,通过对地震资料的重新梳理、区域构造特征及郯庐断裂演化的分析,结合伸展、走滑拉分、走滑挤压以及后期抬升剥蚀等多期构造叠加对方正断陷的影响,对构造解析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方法,并建立了方正断陷伸展-走滑-挤压三维应力模式。研究认为断陷西部改造程度弱,继承了断陷初期白垩系盆地的伸展模式,断陷东部后期挤压推覆改造强度大,伸展模式已不适用,必须考虑逆冲推覆构造的影响,断陷中部发育的伊汉通断裂走滑特征明显,花状构造发育,以伊汉通断裂为界断陷东西两侧表现为不对称差异走滑断陷特征,伊汉通断裂两侧应用走滑模式解析,因此,对于多构造叠合断陷盆地不能单纯地用伸展模式来解析,更应考虑后期的改造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复杂断陷盆地构造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河南高县小南沟地区内主要控矿断裂走向在地表的变化特征,厚度变化特征、控矿断裂对成矿元素分布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构造控矿是本区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床)或微量元素异常都受构造带的控制,且赋存在构造带转弯地段或NE,NNE断裂构造带之中,随着构造带倾角的变化,矿化强度和矿体厚度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井田内主要构造断裂的导水性,为断层岩柱留设提供依据,运用有限元法的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对陶厂石膏矿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断层F17附近存在较大的压应力,在F1及F2断层附近的石膏矿体中存在拉应力,在石膏矿体中的应力水平相对较低且均一。断层附近的Z方向的应力相对石膏矿体的应力低。应力矢量分布中拉应力矢量主要分布在石膏矿体靠近断层附近,随着石膏矿体与断层距离的增加,逐渐转化为压应力,而在断层的交汇处压应力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平衡剖面技术复原古构造演化 ,并结合区域构造分析 ,可将孔西构造带的发育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构造变形阶段 :晚三叠世末期为挤压褶皱变形期 ;晚三叠世沉积后至侏罗系沉积前为逆冲构造变形期 ;早—中侏罗世为逆冲构造“轻度”渐进变形期。晚侏罗世以后 ,区域构造作用发生反转。随着晚侏罗—早白垩世、早第三纪裂陷盆地的发育 ,孔西构造带作为潜山构造被掩埋。裂陷盆地时期的伸展构造对孔西构造带前第三系的逆冲构造基本上没有大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构造作用的观点,系统、概要地阐述了煤在形成和改造过程中所依懒的各种构造控制因素。并对煤质和煤变质问题中所遭受的构造影响也做了简要地探讨,以期勾画一幅粗略的构造控煤框架、便于从宏观方面展示出构造控煤的前景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武义-永康萤石矿田,位于乐清-章村、宁波-丽水和三门-衢县三大裂断带的交汇、闭合地段。不但形成了阻挡矿液逸散和萤石矿在本区集中分布的构造环境,而且也决定了矿田控矿构造的基本格局。不同方向控矿断裂的力学性质和复合机制不但决定着成矿机率、矿体形态规模,而且控制着矿体空间分布、矿液侵位高度与剥蚀深度的相应变化。本区属压扭性共轭控矿构造带。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卢氏县南部锑矿化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南省卢氏县南部锑矿化的分布特征、锑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带及构造的空间关系,笔者认为,朱夏断裂不仅控制了该区小锑矿体产出及空间分布,同时又限制了较大规模锑矿床的形成,本区锑异常为多个小锑矿体引起。在朱夏断裂带下盘次级剪切带内,有形成较大锑矿体的可能。今后找矿中应注意寻找隐伏盲矿体。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趋势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对断层的各级变异及波状构造进行分解和定量模拟,总结出断层波状构造的分级控矿和矿化局部化规律。据此,对研究区深边部盲矿体进行定位预测,指出了两个潜在工业矿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