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要求,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发展契机,依托全市便民警务站建设的近两百个电子显示屏,建设拉萨首府城市便民警务气象精细化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开展气象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在丰富便民警务站服务内涵的同时大幅拓展了气象服务信息的服务覆盖面,明显提升了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为广大市民生活、出行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气象服务——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气预报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业务已逐步走向了精细化预报,而优质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阐述了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提高道路结冰的温度精细化预报能力一直是开展交通气象服务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首先综述了近年来道路地表温度预报方法的研究进展,其次对地表温度预报方法进行了分类,并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情况,最后分别评价地表温度预报方法的优缺点,为未来道路温度预报预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吴巍巍  钟雨珊 《广东科技》2014,(24):195-196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在迅猛地发展,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需求也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在精细化气象服务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如何将精细化气象服务运用到微区域、微人群方面还需要不断的研究,从而寻找新型便捷的气象产品运营方式。其中微信这个平台被气象部门重点关注,应用微信可以向固定的用户发出精准的气象服务产品,从而实现网络传输气象信息、知识宣传、产品推荐等服务,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式的优势,进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主要对微区域气象服务产品的现状、开发营运内容等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陈艺芳  吴雪贞 《广东科技》2012,21(17):189-190
从气象精细化预报及服务的发展需求出发,建立适合气象部门推广使用的基于GIS的LED气象智能化发布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区域天气预报、全市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的实时自动更新发布,还可对重要天气信息、紧急插播信息进行精细化发布。同时,基于GIS技术,系统从LED气象显示屏返回的日志中获取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和管理,并提供了终端注册和系统配置的界面化平台。  相似文献   

6.
从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及上海市冰冻雨雪灾害谈起,分析了这次灾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指出在社会应对灾害、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和气象专业预报服务等方面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介绍了上海地区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强调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加强社会多部门的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等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电力负荷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定量解析气象因子对电力负荷预测的主要贡献,该文以华中电网某地区为研究对象,预报因子选用电力负荷和精细化气象数据,依据逐步回归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滚动预报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当日负荷除与历史负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外,当日温度与前一日温度对负荷也有较大的影响.气象因子在逐步回归和神经网络预测方法中对负荷预测准确率的提升均有正的贡献,贡献率分别为0.28%~17.87%和0.97%~17.78%.尤其是转折天气条件下,精细化气象因子对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率的提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气象业务的发展,论述了在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并分析了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对今后我省气象业务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宝坻区为天津市农业主产区,气温、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农业气象灾害是不利气象条件给农业造成的危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导致作物减产或品质下降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通过对近几年区域自动站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日照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本区的精细化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分析天津市气候中心与宝坻区气象局共同制定的宝坻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以便有效开展宝坻区精细化预报、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同时为宝坻区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作业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淑华 《科技信息》2013,(22):276-276,277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网站,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业发展提供农业气象服务。采用动态网页技术开发信阳农试站农业气象服务网站,并指定专人定期维护更新。网站现已投入运行,提升了气象部门的形象,有力促进了情报预报产品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农业气象服务网站,开展网络农业气象服务,对于促进现代农业气象试点工作的开展,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高速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对气象条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通过分析目前天津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低能见度、强降水、冰冻积雪、高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探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技术,并对完善交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与应急联动机制提出思考,旨在提升天津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水平,为科学防范和应对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从预警信号的年、月特征及颜色比例、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涉及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景德镇市决策气象服务的现状,并提出可以从预报模型建立、软件开发、临近预报发布系统建立等来提高景德镇市决策气象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3.
县级气象部门处于气象服务的最前沿,是将气象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的主阵地,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设也是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从黄石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为黄石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积极对策,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该文系统总结了福建省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趋势和战略对策。21世纪,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要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研制客观、精细的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及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3年一次夏季暴雨过程及致灾因子的分析描述,对气象服务的预报预警准确性、预报预警及时性、预报预警发布传播以及决策服务效果、公众评价、媒体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最后总结了这次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气象服务在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山西省气象灾害形势,提出了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任务更加繁重。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积极探索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的新路子,进而充分发挥气象在吉林省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大港气候特点、经济分布特点,分析研究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预报方法,建设《滨海新区大港气象局预报预警综合服务系统》平台,该平台目前应用在大港地区各行各业,有效地提高了预报预警和决策服务水平,拓宽了气象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9.
发挥气象服务的保障作用,建设"三农"服务专项.夯实气象为"三农"的监测、预报和服务的基础,完善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机制和体制.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为导向,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到2012年底,进一步完善宁城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服务效益,使气象社会化管理职能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气象集合预报的巨量计算问题和支持不同气象部门的远程协同工作,在中国国家网格环境下开发了一个气象集合预报网格应用系统.该系统基于中国国家网格操作系统(GOS),聚合了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地域的气象行业内部和中国国家网格平台上的大量硬件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建立了一个跨行业和地域的气象网格服务平台,为集合预报在该平台上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计算能力和巨大的数据存储能力.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地管理集合预报作业和基于网格门户的集合预报产品可视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