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Origin7.0绘制二元系相图及相图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Origin7.0绘制二元系相图的方法,如何利用Origin7.0对文献中的二元系相图进行数字化,以及绘制后的二元系相图和数字化后的二元系相图可以实现数据可视化,对利用相图进一步研究两相平衡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Co-Cu-Sn三元系合金相图的室温截面进行了测定,得出了31个相区,它们分别是9个单相区,15个两相区,7个三相区。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图计算(Calphad)技术,选用Muggianu外推模型从3个边界二元系外推计算了Nb-Ti-Si三元相图.二元化合物Ti3Si和Nb3Si同为Ti3P晶型结构,被处理为一个线性化合物,用(Nb,Ti)3Si亚点阵模型来描述.计算结果能描述现有的大部分实验数据.计算的液相面投影图显示该三元系中存在7个四相液相反应和9个初晶区;此外,还计算了3个不同温度下的等温截面.计算结果对该合金相图的进一步实验测定和合金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液系气一液平衡相图体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一种新的双液系体系,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双液系相图。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9个侧边二元系RECl2-SrCl2,RECl3-LiCl,SrCL2-LiCl(其中RE:La,Ce,Pr,Nd),热力学数据和实验相图信息的优化,评估,以及三元系相关热力学性质的分析,计算并讨论了RECl3-SrCl2-LiCl系列4个三元系相图。  相似文献   

6.
双液系的相图对工业上的蒸馏以及科学实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低气压条件下对二元液系的相图进行了研究,可对标况下的资料作一补充.  相似文献   

7.
Fe-Cr-C系相图中M7C3体积分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相图和杠杆定律,用解析方法计算了Fe-Cr-C系铸造合金M7C3碳化物体积分数(ψ),给出了定量描述,并以C,Cr为变量用解析法计算。与10种不同成分奥氏体基铸造合金实验数据比较,解析计算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该计算方法比经验公式有更精确和更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直投射S-系     
设S是幺半群含有零元0≠1,且S- 为S^0-Act中的对象。引进直投射S-系,给出在中心S- 系下,直投射S-系与投射S-系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气一液平衡相图,得出了完整的压力(P)-组成(X)图和温度(T)-组成(X)图,并对图中曲线的性质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目视变温法和DSC方法研究了NaSCN-CO(NH_2)_2二元系和NaSCN-CH_3COONa-CO(NH_2)_2三元系的相图。实验结果表明NaSCN-CO(NH_2)_2二元系中存在一个不相合熔点化合物NaSCN·2CO(NH_2)_2,它的转熔点为:75.5℃,33.0%CO(NH_2)_2,它和CO(NH_2)_2间的低共熔点为:66.0℃、28.0%CO(NH_2)2;NaSCN-CH_3COONa-CO(NH_2)_2三元系的相图存在两个四相不变点,它们分别为:61.0℃、61.0%CO(NH_2)_2、24.0%NaSCN和54.0℃、65.0%CO(NH_2)_2、20.0%NaSCN。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以硝酸盐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甘氨酸为螯合剂制备La0.6Sr0.4Co0.2Fe0.8O3-δ前驱体溶胶及其纳米粉体,考察甘氨酸用量、溶胶蒸发温度及时间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甘氨酸和总金属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65℃蒸发48 h可得到均匀、稳定的前驱体溶胶;所得凝胶在700℃下烧结5 h可得到平均粒径为54.4 nm的纯钙钛矿型粉体。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硼酸铵和三聚氰胺为原料,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反应物总浓度对湿化学法制备氮化硼前驱体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前驱体的适宜原料配比是n(C3N6H6):n(NH4HB4O7·3H2O)=1:1,总浓度为0.5mol/L;并通过FT-IR、XRD、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SEM等方法对前驱体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氮化硼前驱体是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组成为C3N6H6·2H3BO3的超分子棒状加合物,在空气气氛中950℃下高温培烧4h能得到晶化程度良好的六方氮化硼粉体.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的脱水方法对催化剂前驱体的结构、催化剂比表面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前驱体的晶相分析表明:前驱体主要由孔雀石、绿铜锌矿和水锌矿三种晶相组成。共沸蒸馏脱水法比加热脱水法制备的前驱体含有较多的孔雀石相。比较共沸蒸馏和加热脱水法制备的催化剂,前者的比表面、分散性和催化活性均高于后者。这些结果对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生产具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高原子利用效率以及高催化活性,在各种催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其原子级别的活性位点与天然的金属蛋白酶类似,因此单原子纳米酶(SAzymes)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而金属有机框架(MOF)由于其具有高孔隙率的特点,可以作为合成SAzymes的前驱体.该文总结了使用MOF前体/模板构建SACs的合成策略,以及SAzymes的生物应用,提出了基于MOF衍生的SAzymes的发展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Direc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novel functional mesoporous materia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direct synthesis method of preparing alkaline earth or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supporting mesoporous materials is reported. Distinguishing from those traditionaltechniques characterized by “synthesis at first and then modification”, this new method adds the precursor salts that have no perturbation in the strong acid synthetic system but easily form oxides after calcinations, into the initial syntheticmixture, performing the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in one-pot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6.
溶胶沉淀一步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廉价的TiC l4和BaC l2.H2O为主要原料在常压下通过溶胶沉淀一步法合成纳米晶BaTiO3。研究了钛液的水解浓度、碱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直接合成纳米晶钛酸钡粉体的纯度和n(B a)/n(T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热法合成超细陶瓷粉体的工艺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从温度,pH值,前驱物等方面对水热法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结果在合适的反应温度和烧结温度,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在远离等电点(PZC)的pH,选用活性较大的前驱物有利于提高合成陶瓷粉体的性能。结论水热法是最适合于规模生产超细粉体的一种湿化学合成法,把它应用到功能陶瓷的制备中,可得到性能比常规固相法优越的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3H-尿嘧啶核苷作为RNA合成的标记前身物,用放射自显术研究了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中RNA合成的速率及其与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受精卵开始至原肠胚期,RNA的合成活性逐渐增强,神经胚期略有下降;RNA合成速率有明显的动—植物极梯度;在诱导与被诱导部位,RNA合成速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相似文献   

19.
采用2次水热合成法在多孔莫来石支撑体外表面上制备高硅SSZ-13分子筛膜,考察了合成溶胶中的Si/Al比、晶化时间、晶化温度、H2O/SiO2比对合成高硅SSZ-13分子筛膜的单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高硅SSZ-13分子筛膜的CO2和CH4的单气体渗透性能依赖于合成溶胶中的Si/Al比,Si/Al比越高,越有利于气体分离.其次,合成溶胶中H2O/SiO2比和晶化条件也能够影响分子筛晶体形貌、分子筛层厚度以及分子筛膜的单气体渗透性能.当合成溶胶的摩尔配比为1.000 SiO2:0.100 Na2O:0.100 TMAdaOH:80.000 H2O:0.005 Al2O3,晶化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8 h和160 ℃时,制备的高硅SSZ-13分子筛膜具有最佳的单气体渗透性能,对CO2的渗透速率可达到3.0×10-7 mol· m-2·s-1·Pa-1),CO2/CH4的理想选择性为39.  相似文献   

20.
以H2TiO3为主要原料,NH3·H2O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法首先生成无定形TiO(OH)2前驱体,再经洗涤、过滤、干燥及灼烧得到纳米TiO2.采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紫外吸收特性、晶型、粒子形貌及尺寸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TiO2为四方晶系金红石结构,呈球状或椭球状,在近紫外光区有一强的吸收,对应的波长约为340nm;在800℃下灼烧2.5h制得的纳米TiO2的紫外吸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