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与学生的和谐成长。在高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不仅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诉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成为加强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2.
祝万丽 《科技资讯》2014,(13):250-251
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剖析大学生社团建设中新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社团在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共青团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高校团组织的参与,团组织在完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消除当前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也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的价值观,要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铺垫进步阶梯,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要加强共青团的自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是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促进和谐校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在和谐校园构建中作用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学生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性及举措。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要求高校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诸多方面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要求不协调,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要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当作构建和谐校园头等大事来抓,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构建和谐图书馆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探讨了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意义,分析了高校和谐图书馆的特征,提出了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8.
夏喜利 《科技信息》2007,(11):220-220,205
高等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强化大学生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目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本文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以期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筑。  相似文献   

9.
方原  王玉玲 《长春大学学报》2012,(12):1532-1533,1546
大学生自组织和谐与否影响着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本文以大学生自组织内部个体之间的和谐、大学生自组织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以及大学生自组织之间的和谐三者为出发点,探寻大学生自组织和谐关系构建、提升途径,以期促进大学生自组织和谐关系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关键要发挥大学生主体的作用,要从提高认识、培养主人翁意识、调动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主体全面和谐等方面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和校同网,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宣传工具,以其“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师生员工、贴近高校实际”等优势,担负着引导舆论、维护稳定、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浙江万里学院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传播功效,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以及伴随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受到教育界及相关学者的重视,文章深入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中国古典文学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路径,充分发挥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和谐人”为价值诉求与目标追求,促进青年大学生与社会、学校、自身的多方面和谐发展,推进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整理有关校园体育文化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五条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路径:"以学生为本"是出发点;增强高校体育文化主管部门领导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关键;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自我和谐是重点;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意与特色是生命;构建与体育文化强校相适应的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体系是核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庞大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日常消费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消费现象折射出他们消费理财能力的匮乏和缺失,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和校园的和谐与稳定。通过发挥经济学学科优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消费理财能力,而且对于提升消费水平和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大学生学习情况、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等,认为大学生应重视自身健康问题,要全面地发展自己。大学领导及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供必要条件,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伦理学视角来看,大学生的高消费会对家庭、学校、社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为此,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消费品德修养,家庭、学校、社会也应共同努力,营建一种良好的消费文化氛围,以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引导和培养,推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和谐与稳定对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以大学生心理和谐为基础的,本文拟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来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实施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准备期,社会实践可能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整个大学生活.经过分析发现,形成良好班风的3个关键点:认清弱点,战胜自己;学会社交,重视做人;历练思想,锤炼意志.这些关键点完全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石.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能通过艺术形象影响大学生们的审美感觉感知、意志等,让他们学会主动去追求美、体验美、创造美。同时对艺术美的感知和判断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他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关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造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这种群体性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在校园内一旦形成,就能升华为一种由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构成的和谐校园人文精神,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满昌 《科技信息》2007,(14):143-144
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理想殿堂,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和谐校园的基础。但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的现况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原因。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