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数学猜想在教育中的功能,同时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利用猜想策略进行教学,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猜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猜想在基础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并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与猜想能力十分重要.文章就如何通过“猜”结论和“猜”解法两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的猜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恩贤 《科技资讯》2010,(1):190-190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合适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所在。  相似文献   

5.
王边疆  郑继刚 《科技信息》2009,(36):I0332-I0332
新改革要求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但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更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看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应在教学生如何"学"、如何"做"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发展他们的猜想思维能力.在大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注重有意识地诱导学生猜想,在解题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猜想等是培养大学生数学猜想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春萍 《科技信息》2013,(7):352-352
<正>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猜想,再经过自己的验证,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笔者认为,数学  相似文献   

8.
严莉 《科技信息》2007,(12):195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的学习水平。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和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恒量学生数学学习的唯一标准,应该看学生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学的。透过新课程标准所折射出来的这些基本思想,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去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呢?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完全归纳法作为数学的严格推理方法,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完全归纳法要求分类完全、面面俱到、不重不漏,它可以培养学生在考虑问题上养成全面周到的缜密思维.不完全归纳法通过特殊归纳,是发现并提出数学猜想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在探索数学真理的过程中,不完全归纳法能使我们迅速地发现客观事物的特征、属性、和规律,为我们提供研究方向,提供猜想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教学实验,探讨在数学分析的教学中如何通过归纳、类比和结合几何直观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验化改进,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方案的要求,其追求的价值和实施的思路都是基于"授人以渔"的理论,教会学生自主地去开发和探究知识,以实现学生更广阔地掌握数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实现小学数学的实验化教学,是现阶段数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是教育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的选择上,应积极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通过实验实例自己去发现问题、假设猜想、搭建实验、操作实验,最后自行整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数学猜想在解题中的应用,阐明了数学猜想在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数学猜想应用到数学解题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常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它对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七个方面对如何在高等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作了探讨:创设诱发直觉思维的教学情景、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强化整体意识、促进思维定势的正迁移、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猜想在数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猜想是创新的起点。可求解的问题一般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或对称性,因此猜想有规律可寻。数学教育应对猜想以应有的重视,数学教科书中的一般问题几乎都可作为训练学生获取猜想技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怎样化抽象为形象,怎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及公式,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兴趣,数学教学的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主要做好:(1)形象化教学;(2)讲清知识的来胧去脉;(3)几学直观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要求。本文将从怎样在数学课堂上准确引导学生来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猜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它是根据某些已知的事实材料和数学知识,通过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对未知的量及其关系作出的一种猜测性的推断。由此可见,猜想也是一种猜测。数学研宄中许多情况下都是由研究者先猜测出命题而后加以证明的。不过有些猜测及时地得到了证明,而那些一时难以解决的猜测就被公开而成为测想。数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数学测想诸如哥德巴赫猜想、魏尔猜想、黎曼猜想等等。那么这些猜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其正误?它们有什么用?本文试图对以上几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对数学猜想问题的重视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