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理论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概念及计算方法,计算了山东省长岛县2003-2008年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分析表明,生态占用和生态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生态赤字明显,生态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目前长岛县生态安全等级属于Ⅳ级,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矛盾日益突出。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评价区域生态安全,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尺度性。提出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长岛县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定量评价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的综合指数评价法对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从时间尺度上(1995~2004年)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水平在不断提高,但10年来一直都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简析了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其发展的对策.图4,表3,参12.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黑河流域草原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黑河流域草原生态环境的特点,基于P—S—R模型,采用物元可拓理论和熵权法构建了草原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模型,对黑河流域各县区草原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黑河上游至下游,生态安全状况依次降低。肃南县和祁连县草原生态安全;民乐县和高台县较安全;山丹县稍不安全;肃州区、甘州区和嘉峪关市不安全;金塔县、临泽县和额济纳旗极不安全。各县区对不同因子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图2,表4,参8。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传统DPSIR,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中国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5个因素间的7组因果关系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进行检验,辨识中国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结构框架.运用生态网络分析法(ENA)建立信息传递方程,对生态安全系统稳定性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传统DPSIR概念模型的因果关系假设不具有普适性,在中国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结构中,“响应R”对“状态S”正向作用的因果假设被拒绝.进而本文根据其他6组因果关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结构.生态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信道容量为2.1065,聚合度为1.7254,表明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稳定性较高,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依赖程度强.同时由于系统空闲率(0.1809)较低,导致系统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较差.沿海城市应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弹性空间,提高生态安全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生态安全动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足迹原理为基础,计算了上海市1985-2008年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用生态压力指数及其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对其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显示,近24 a来上海市的自然生态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但是,生态压力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上海市还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人口对自然生态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河南省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判河南省的生态安全性,运用生态压力指数对河南省1990。2005年的生态安全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生态压力指数从1990年的1.25增高到2005年的2.29,16a间生态压力持续增高,生态压力指数一直大于1,生态环境始终处于不安全状态。从空间变化上看,洛阳、焦作、新乡、濮阳4市的安全等级指数由1994年的4级(较不安全)变化到2004年5级(很不安全),三门峡、开封、平顶山、周口、南阳、驻马店和漯河市由5级(很不安全)变为6级(极不安全),鹤壁市和信阳市保持5级(很不安全)不变,商丘市则持续6级(极不安全),而郑州、安阳、许昌、济源则由原来的4级(较不安全)增加到6级(极不安全)。由此可知,河南省各地市的生态不安全程度正在逐渐增大,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必须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生产力。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7.
以"PSR"概念模型为基础,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变精度粗糙集(VPRS)约简指标,构建国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20国集团"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突变级数法,对评价维度进行多层次分解,借助雷达图可视化分析法对国家生态安全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20国集团"国家的整体生态安全健康性评价能力最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次之,冲击力识别能力最低,表明20国集团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状况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是其在承受经济、社会系统带来的压力时,自然系统在脆弱性方面能力较差,风险的抵抗能力明显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一旦风险集聚,很容易产生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中涉及的语言信息和面板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的评估分析方法.在建立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语言信息处理方法,将呈现出面板数据特征的评价信息进行有效集结.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潜在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给出了风险判别分析的计算步骤.结合山东省出口蔬菜备案基地评价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以上方法可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特点,有效地将语言评价信息进行集结和利用,解决了农产品安全风险管理中风险级别有``序'的问题,该方法将促进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农产品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属性决策问题中评价属性的特点将其分为确定型评价属性和随机型评价属性,并将随机占优关系运用到级别高于关系方法ELECTREⅢ中,得到方案之间的赋值级别高于关系。进一步利用赋值级别高于关系得到方案的排序指数并按照该指数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本文给出了该方法的计算步骤并通过一个算例对本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城市带(群)承载着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集聚的任务,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其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背景下,选择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概念框架进行了指标选取,并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方法对哈大齐城市带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区、齐齐哈尔市区和兰西县生态欠安全,肇州市、肇东市、大庆市区、双城市和肇源县、安达市、富裕县、杜伯县和林甸县生态较安全,且安全程度依次增加。该结论可以为哈大齐城市带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动态增长的中国滩涂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滩涂资源是一种动态增长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继续扩张的潜力。滩涂面积每年可增加2万多hm^2。讨论了滩涂动态增长的机理,提出了滩涂资源生态开发的设想。滩涂资源的动态增长对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必须致力于滩涂资源的生态开发,以便实现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库尔勒市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模型是Wackernagel.M等人提出的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该方法采用以往完全不同的角度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为区域发展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方法、计算模型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等理论基础上,以新疆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对库尔勒市1996~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库尔勒市的生态足迹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有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当前库尔勒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图9,表5,参7。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城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占用耕地的背景,在阐述生态廊道和新农村建设相关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湖州东部新区西山景区生态廊道构建实例,重点论述了生态廊道内可持续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农村保留战略以及农民生活和就业安排问题,构建了以生态廊道为依托的"三农"新形象,极大地保护了耕地,促进了城乡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空间统筹。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补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需强调生态和经济的协调。而目前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农业的外部性(生态保护带来的生态服务)得不到合理解决。从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出发,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农业进行补偿的原理分析基础上,根据安塞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补偿系数为2.0%,计算得出该县2000年需要生态补偿量为1289.86万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求三江平原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沼泽湿地面积两者间的合理比例,使之既能保证粮食生产,又能维持沼泽湿地的重要功能,有必要对三江平原粮食生产与沼泽湿地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在获取过去50多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表征粮食生产效益和沼泽湿地效益的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两者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农业生产和沼泽湿地环境是比较协调的。该时期三江平原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58万hm^2,沼泽湿地面积为282万hm^2。此结果可以作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恢复程度的一个参考标准。按高产水平计算,三江平原可提供111077t粮食,而三江平原的生物种类可以恢复到建国初期的95%。图8,参25。  相似文献   

16.
如何验证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有色Petri网的安全协议形式化描述与安全性仿真验证方法。给出协议的有色Petri网模型,分析协议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态,利用Petri网的状态可达性判断这些不安全状态是否可达从而验证协议的安全性。针对Diffie-Hellman协议给出了具体的仿真分析过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计算出关中地区1996~2005年各地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析了关中近10a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并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模型计算出10a间生态足迹重心及生态承载力重心坐标变化,得到两者动态演变轨迹,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各地市1996~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大于生态承载力,每年都出现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总体呈增长趋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各自空间变化区域差异较为显著。1996年以来生态足迹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1.31km,生态承载力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了4.95km。图6,表2,参16。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济宁市微山县1990~200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并对其最大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山县耕地面积变化与农业总产值在工农总产值中的比例关联系数最大,达到0.815 85,其次为粮食单产、农作物播种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GDP、城市化水平、公路客运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后通过其15a间的耕地面积变化数据,建立了耕地面积灰色GM(1,1)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89%,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后期的耕地面积变化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