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变化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与健康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急症患者临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201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探讨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l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及87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的血液粘度(ηb)、还原粘度(ηr)、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b)、循环滞留时间(MST)、血栓形成系数(TF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脑梗死组比较,脑出血组各指标(除ηr外)均高于脑梗死组(P<0.01~0.05),其中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明显.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以作为脑出血与脑梗死鉴别的参考,对诊断及预防脑血管疾病有实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确诊的VB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及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及丹红治疗,治疗组采用血塞通及胞二磷胆碱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治疗14d后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供血好转率80.0%,对照组供血好转率为4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P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病患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中,采用血塞通联合丹红对脑供血不足进行治疗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效果。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26例脑血栓(收治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63)治疗方案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研究组(n=63)治疗方案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记录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斑块面积与IMT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变大(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斑块面积与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斑块面积与IMT缩小明显,且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急性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或家属意愿将纳入患者分为A组(n=22,采用rt-PA治疗)、B组(n=22,采用r-PA治疗)、C组(n=23,采用rt-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D组(n=23,采用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4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分析4组患者凝血功能、血脂变化;观察比较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D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较A组、B组优势明显(均P0.05);C组、D组TC,TG,LDL-C及LDL-H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D组PT,APTT,FIB与A组、B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采用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其临床效果优于r-PA或rt-PA单用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围术期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合并室性早搏的围术期骨外科手术患者7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择期采用全麻插管进行骨外科手术,治疗组在全麻前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对照组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入室后则滴注果糖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期(T2)、手术中(T3)、麻醉复苏拔管前(T4)血压、心率和室性早搏的的发作次数变化以及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手术.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早搏发作次数在用药后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诱导期、插管期、手术中血压相对较稳定,波动较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各时间点血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心率变化波动较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20%,有效率为61%,总体有效率为81%.结论:全麻诱导前应用生脉注射液,可有效防治围术期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拜阿斯匹林、阿托伐他汀合用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首发脑梗患者168例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86例给予拜阿斯匹林100~150 mg晚服1次,阿托伐他汀10~20 mg晚服1次; 对照组82例给予拜阿斯匹林100~150 mg晚服1次,降血脂用非他汀类药物; 两组脑梗死病人基础治疗相同,并分别在入院时治疗后第3、6、12个月动态监测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水平变化;评估颈动脉斑块积分变化;计算1年内两组脑梗再发率.结果 两组病人均完成12个月的随诊观察,治疗组脑梗再发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10.8 %,P < 0.01.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水平变化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 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异性(P > 0.05).治疗组颈动脉斑块积分变化与入院时比较均(P < 0.05)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性(P > 0.05);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 0.05).结论 拜阿斯匹林联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优于单用阿斯匹林.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脂效果理想.可减轻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抑制斑块形成,降低脑梗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对症治疗),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及纤溶酶静点,治疗10~15 d,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较治疗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水平、FMA评分升高水平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粉防己碱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粉防己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 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粉防己碱2# ,3次/d,口服,其它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血清hs-CRP测定,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hs-C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均在梗死后7 d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血清hs-CRP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7 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7 d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粉防己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与依达拉奉联合给药治疗.结果完成既定疗程治疗时(入院15 d)除对照组NIHSS评分外,两组患者三方面指标数值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均以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入院15 d内,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0.5%(58/72)和64.3%(36/56),经Log-rank检验,两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治疗组功能恢复良好者占到全组6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将其作为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的重要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33),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ODI、椎体高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患者的椎体高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4)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5)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21,P=0.034).结论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可更快地减缓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加用微波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用微波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除加用微波治疗外,其余治疗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70%),有效8例(27%),无效1例(3%;)对照组显效12例(40%),有效10例(33%),无效8例(27%),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微波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治疗组采用前列舒通胶囊2.5 g po tid,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 po qn,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 po bid,4周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8周。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前列腺液常规和NIH-CPSI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80例治愈33例,治愈率41.3%,19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65.0%;对照组中80例有17例治愈,治愈率21.25%,21例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为47.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探讨发现叶酸对伴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10 mg/0.8 mg,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1次/d治疗;其它用药两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w和2 w测量血压水平,治疗前、治疗后2 w和4 w检测血浆Hcy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压水平、血浆Hcy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 w和治疗后2 w治疗组血压均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仍偏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w和4 w两组间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2 w和4 w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地控制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及血压水平,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为改进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治疗及其预后措施,笔者将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75例,分为综合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尼莫通、纳络酮、亚低温、高压氧进行综合治疗.根据GOS预后标准发现,对照组死亡率60%,恢复良好15%.综合治疗组死亡率42.9%,恢复良好25.7%.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能显著降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大肠癌患者62例,分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组30例(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32例(对照组),完成2个治疗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3.3%,对照组为40.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治疗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内皮细胞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70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DKD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疗程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血流变仪检测纤维蛋白原(PF)、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刚性指数(TK)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观察UP、SCr、UAER的变化。结果是两组治疗后UP、SCr、UAER、v WF、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UP、SCr、UAER、VEGF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PF、LBV、PV、TK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HBV、LBV、PV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说明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能够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改善血流变,从而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注入顺铂(DDP)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58例患者均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2例)在胸腔内注入DDP,白细胞介素-2,对照组(26例)在胸腔内注A.DDP,两组均在1周及2周后各重复注药1次,共3次,观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57.7%,差异有显著性(P〈0.015)。治疗组Kamofsky评分〉70分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在毒性反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白介素-2胸腔灌注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毒副作用少,联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碘甘油联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疗效。方法:选择到我科就诊的83例RAU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用利多卡因和碘甘油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5、7 d复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评定。结果:利多卡因,碘甘油联合治疗RAU的有效率为97.7%,高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组的有效率(57.5%),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碘甘油联合治疗RAU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