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济水祭祀文化,在中国山川祭祀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后汉乾祐二年<陇西公奉宣祭渎记>碑刻反映了在战乱纷争不休,皇朝更迭频仍的五代动荡时期朝廷祭祀济水的经过,有着较为特殊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碑刻文化内涵、碑记人物的浅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五代后汉时期的政治、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
王屋山与济水有着亲密的关系。自古以来,王屋山就有着悠久的道缘历史,高道频频活动于此;国家规格的济渎庙祭祀礼仪彰显了济水崇拜的至高地位。二者相伴而生、互相映衬构筑了王屋山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济渎祭祀考     
济水是一条尊贵的河流.作为四渎之一的古济水在中华民族早期文明进程中厥功至伟.中国古代格外重视祭祀,对济水的崇拜和信仰尤其达到了一个高潮.济水祭祀是古代山川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礼制的重要内容.济水祭祀发端于先秦,完善于西汉,下衍于唐宋,传承于中国历史全程.  相似文献   

4.
浙江温州苍南县宕顶吴氏宗族为浙南地区的闽南移民之后裔,其特有的“小过年”祭祀仪式已传承数百年之久,是闽浙移民宗族进行血缘与记忆认同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移民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笔者数次至苍南县宕顶村进行田野调查并亲身经历该祭祀仪式,希冀通过对“小过年”祭祀仪式的缘起、传承、内涵、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还原该文化现象的基本形态,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因子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保生大帝是闽台民众共同信奉的神祇,其主要的祭祀颂唱经典为《大道真经》。《大道真经》有清末流传至今的版本,也有20世纪信众编撰的。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变异,原因多与师承、习惯以及地方祭祀文化有关。梳理此类民间文献,对深化、细化闽台民间信仰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古祭坛是早期文坛。祭祀诗是祭祀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早期文学的重要形态。从祭祀诗的功用出发,以是否直接运用于祭祀典礼为依据,祭祀诗可分为祭祀典礼上的祭祀歌辞和以祭祀场景为描写对象、以祭祀活动为创作题材的祭祀诗两大类型。前者是祭祀中的“诗”,后者是《诗》中的祭祀。对两种祭祀诗歌形态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早期祭祀诗的特点,认清上古祭祀和早期文学的内在联系,从而界定祭祀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读新发现的明嘉靖皇帝御制碑刻,探讨碑记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祭祀孔子的礼制改革在济源文庙的推行,简要分析了明清以来济源文庙的布局和兴衰变迁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8.
在林则徐的仕宦生涯中,敬天爱民是他始终奉行的处世理念.林则徐谨守官方祭祀礼规和传统习俗,祭祀是林则徐政治生涯及日常政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百姓祈雨祈晴祭祀城隍神、纠察司隍神、观音菩萨、北方明神及西岳华山之神,为虎门硝烟祭祀海神妈祖,为教化民众祭祀各路先贤.作为封建社会的名吏,林则徐更多的是借助祭祀替百姓祈福,为民请命,体现了一个封建政治家心忧天下、情系百姓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漳州师院学报》2022,(4):68-74
闽南地区的“准傩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坛内之戏,它更多是让普通民众(半职业性的艺阵队伍)也能参与其中,通过带有群众性祭祀的仪式场域的构建,让声、乐、舞与戏协同发挥驱疫功能。通过漳州龙文朝阳镇六石社区的舞狮艺阵这一生动的典型民俗为例,解析弄狮的艺术特征与傩文化内涵,由此窥见闽台地区民间傩仪艺术形态的历史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18,(1):80-88
潮汕传统宗教信仰是指基督宗教之外的本地宗教信仰。其门类齐全,形态丰富,大体上可分为道教及民间杂神、佛教、官方主导信仰及祖灵祭祀三个类型。潮汕传统宗教信仰参与了潮人心灵的塑造,对潮汕文化的总体建构发生过深远影响,在本地开发和海外拓殖中也扮演过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探索治理粘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以及矿山土地复垦种植的途径,为北海市其余粘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并为我区同类矿山及地质背景相似的矿山开展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经验及示范.  相似文献   

12.
设计文化批评是设计批评的首选范式,可以从物质文化、商品文化、消费文化、视觉文化、新媒体文化与全球文化等方面切入。在具体操作中,既可以在背景确认和产品分析的基础上,将多学科方法结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判断、阐释和评价;也可以围绕设计者、设计物、消费者、经营者和旁观者等,分析人与物、设计与社会等的多种关系;还可以开展特定的维度批评。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的内涵.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场域,高等教育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统一体.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又有其独有的理论涵义和文化渊源.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喷涂工艺制备了玄武岩涂层和zn-玄武岩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涂层表面和截面的微观形貌,利用CS310型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和基体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并对测试得到的塔菲尔极化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中添加Zn后,涂层的孔隙率明显降低,涂层与基体的咬合程度明显增强;玄武岩涂层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Zn-玄武岩复合涂层在保护基体的过程中还具有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水文化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将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建筑学、景观学等统一于一体。风水文化对于建筑空间构成文化的引领着重体现在生态建筑学理论的形成上。  相似文献   

17.
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由“知、情、意”三部分构成,本身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的体育环境即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校园体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分别对学生的体育认知、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向发生重要作用。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态度过程中,在重视体育课堂教学之外,还应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制度文件的制定、体育精神的提炼和体育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辞格是汉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辞格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包括语音文化、汉字文化、心理文化及人文性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经典著作,《论语》对社会价值的认识、表达和塑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给养,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