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8,(3):396-403
基于武汉市1965—2015年气候资料,利用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指数)对武汉市各月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0年当中,武汉市4月和10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变化不大.而其他月份有一定的变化,但气候舒适度等级变化不显著.从综合舒适指数看,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变化不大,多为舒适期,冬季气候舒适度有所上升,夏季气候舒适度仍然较差.1965—2015年武汉市较舒适期的平均持续时间在增加,较不舒适期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武汉市气候舒适度整体上有提高.其中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呈"M"形,武汉市是典型的春秋舒适性城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河南省127个县市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各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年际、年内和空间变化特征并评价其舒适状况.结果表明:①3种指数在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呈现高度一致性,其中温湿指数对判定气候舒适度的变化更敏感,最高等级值达到5级,除冬季外,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值未超过3级;②河南省北部和西部的气候舒适期开始较晚,结束较早,持续时间短,全省的最佳旅游时段为4—6月和9—10月,其中,5月和9月最舒适;③全省春秋两季气候都很舒适,冬季全省气候舒适度较低,不适宜室外旅行;夏季气候舒适度受高温影响大部分较低,但豫西豫北山地尚可.  相似文献   

3.
《贵州科学》2021,39(2)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清镇市1959—2019年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舒适度指数对清镇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4月到10月人体感觉为舒适及以上等级,全年总体感觉为舒适风,冬季人体感觉为凉风;10月到次年的4月着衣保暖为主,其余月份可着短、薄的类似衬衫衣。气候舒适度在较不舒适到较舒适等级,冬季月份为较不舒适的月份,其他月份是舒适月份,四季舒适度均存在波动现象,春季到秋季表征为舒适季节,冬季属于较不舒适季节。气候舒适度模型评价结果较全面反映清镇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1—2010年气候统计资料,通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首次对贵州省舒适期进行分析,通过各月综合旅游舒适度与旅游资源丰度对贵州省旅游潜力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气候舒适期长度呈现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的分布形势;其中中部至西南部地区属于长舒适期类,舒适期为7~9个月,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气候舒适期为5~6个月,属于中舒适期类。春、秋季全省各地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好,夏季中部至西部地区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好,南部边缘地区在整个冬季舒适度等级均较好。旅游资源丰度分布上,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度值最高,主要是珍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而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度最低,主要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各地州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应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加强消夏和避寒旅游项目的开发,打造旅游知名品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庐山市1960—2019年逐年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在分析气候变化的基础上,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为评价指标,探讨庐山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庐山近60年气候变化显著,气温上升趋势明显(0.213℃/Da),年均温上升约1.278℃,年平均风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苏志  李秀存  黄颖  谭敏玲 《广西科学》2010,17(3):271-273
利用巴马1959~2008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巴马1~12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然后根据这3个指数分析评价巴马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巴马的温湿指数范围为45~80,风效指数为-600~-50,旅游舒适期为7个月,舒适月为2~5月和10~12月,其中3月份最舒适;巴马的着衣指数为1~3级,12~1月(最舒适)着衣指数为3级;影响巴马旅游的不利天气因素主要是降水、雷暴和高温。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20年婺源县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数据,运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WEI)、着衣指数(ICL)和综合舒适度指数(CCI)等方法对婺源县年均、月均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婺源县近10a每年总体气候舒适度评价为舒适,全年舒适期长达9个月,只有1月、7月和8月气候舒适度评价结果为较不舒适;4-5月和10-11月是婺源县最适宜旅游出行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61年~2012年各旬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平均值,计算滨州各地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气候综合舒适度,得出滨州各地适宜旅游的时间为4月中旬—10月下旬;同时对比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更为方便、快捷,更适宜气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德钦气象站1954-2014年逐日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了梅里雪山气候变化特征,选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对该山地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61年来梅里雪山年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呈极其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呈不显著的下降或减少趋势.2梅里雪山最适宜旅游出行时间为每年5-10月,1990年以来,综合舒适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舒适期延长,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3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呈下降趋势,逐渐由不舒适型向舒适型转变,主要与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高气温的显著上升、年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 GIS 的华东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舒适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及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利用了华东地区132个气象站点30年的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月均日照和风速等气候要素数据,利用ArcGIS平台,基于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插值方法,计算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获得华东地区栅格单元为1 km的气候舒适度评价图,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各月份气候的舒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华东地区温湿指数与风效指数的总体分布趋势是随纬度及海拔高度由南向北、由低到高而递减.风效指数的舒适区比温湿指数的偏大;(2)华东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地域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布在福建.气候舒适期为5个月的区域最大,占华东地区总面积的62.7%.舒适期在3个月的地区最少,占华东地区面积的比例不足1%.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河北省1980~2017年11市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河北省夏季年际、年内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和11市各指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最低,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呈7月最低的规律;夏季最佳旅游时段为夏季第1~25d和第80~92d;河北省6月为夏季最佳旅游月份,北部城市"较舒适"区域普遍多于南部,旅游舒适度普遍优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绿洲各县市月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计算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算出该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研究表明,气候对喀什绿洲旅游影响较大,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规律为:4~10月为喀什绿洲旅游气候较舒适期,1月、2月、11月、12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差,导致旅游适宜期短.  相似文献   

14.
选取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舒适度指数K,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湖北省13个地区各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伞年有7~11个月不等的气候舒适期,每年的4月~5月和9月~10月是旅游的最佳时段.由于地理位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和情感倾向性分析理论,利用2014年西安市逐日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和游客微博数据,计算出气候舒适度指标和游客情感值分析气候舒适度与游客情感的相关关系。在单因素以及气候舒适度相关指标分析中,游客消极情感值与气温、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着衣指数显著正相关;游客积极情感值与气候舒适度不具有相关性;游客综合情感值与气温、相对湿度、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着衣指数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及其不同组合对游客消极情感和游客综合情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萍乡、宜春、安福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001—2021年的温度、湿度、雨量、风速、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逐月差值订正法推算武功山各气象要素值,从而计算出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并从气候资源利用的角度,对武功山地区气候特征及舒适性旅游的气象条件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显示,武功山地区4—10月份人体感觉比较舒适,最适宜月份为6—9月,近21年来旅游适宜性均处在较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汉流域36个气象站点30年(198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数据,计算得到其逐日温湿指数等级值和风效指数等级值,据此分析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年内变化一致性,最为舒适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汉江流域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从较舒适至较不舒适的趋势;最后据此提出了汉江流域旅游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气候舒适度是人居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1981—2010年间曲靖城区内麒麟区和沾益县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同时,根据相关评价办法,对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由此2项组成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曲靖城区全年无热感,总体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较高,最适合居住时间达5个月以上,其中夏、秋两季气候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春季气候舒适度一般,感觉偏冷,处于较不舒适水平;冬季气候舒适度最低,感觉很冷,处于不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汉流域36个气象站点30年(198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数据,计算得到其逐日温湿指数等级值和风效指数等级值,据此分析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旅游气候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年内变化一致性,最为舒适的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汉江流域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从较舒适至较不舒适的趋势;最后据此提出了汉江流域旅游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利用陕南三市30年气候资料(四项气候指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月平均值),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综合指标,对陕南三市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综合指标能较好评价陕南地区的旅游气候适宜性.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南三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存在差异,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针对上述气候特点提出充分利用陕南地区旅游资源,促进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为陕南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