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郑少婕 《科技信息》2013,(8):250-250
本文通过精密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比较了银量法、电位滴定法和自动电位滴定法在食盐中氯化钠含量测定中的差异。对比显示:自动电位滴定法具有准确,测定更快速,容易控制等优点,适用于工厂检测食盐中氯化钠含量。银量法、电位滴定法适合教学,符合学生的识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原盐的组成,运用化学计算关系,简化分析过程,对原盐中氯化钠含量进行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盐含量对氯化钠盐渍砂土电化学特性的影响,通过配置4组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与标准砂混合形成氯化钠盐渍砂土。采用CS350电化学工作站获取氯化钠盐渍砂土的电化学阻抗谱图,运用Zview、ZsimDemo进行拟合其等效电路,研究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探讨其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含量对氯化钠盐渍砂土的Nyquist图均影响较小,均表现为高频区的平扁容抗弧半圆和低频区的近45°斜线的图谱特征;且随着盐渍砂土中氯化钠含量的增加,容抗弧和扩散半径都呈减小的趋势。Bode图中阻抗模值随着盐渍砂土中氯化钠含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增大都表现为减小的趋势。通过计算、分析和模拟其等效电路,得到盐渍砂土的等效电路元件主要包括:溶液电阻、砂土多孔层电容和电阻、固液界面形成的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阻抗。由于氯化钠含量增大,盐渍砂土的孔隙溶液离子浓度上升,可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增多,致使体系中的电荷分离以及电荷转移等过程更加容易,促使体系反应速度加快,表现出溶液电阻、多孔层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均呈减小趋势,导电能力增强,多孔层电容和双电层电容均呈增加趋势,储存电荷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王成 《科技咨询导报》2013,(14):125-125
废水中的硫化物有很多种存在形式,例如H2s、HS-、S2-以及悬浮物中含有的酸性金属硫化物等.由于硫化物不稳定,所以容易在光照或者高温条件下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碘量法是测定废水中硫化物含量比较常见的测定方法,而且测定技术比较成熟,该文主要探讨碘量法测定废水中硫化物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异辛酸镍的电化学合成,考察支持电解质氢氧化钠浓度、氯化钠浓度、电流密度和温度对合成过程中的影响,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对产物进行除杂,再通过蒸馏分离有机溶剂获得产品。使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确定产物结构。通过稀盐酸溶解产物来对产品中的镍质量分数进行分析。最后对电解液进行重复循环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即氢氧化钠浓度为0.2 mol/L、氯化钠浓度为2.0 mol/L、电流密度为2 380 A/m2和温度为60℃时,产率在95%以上,产物镍金属质量分数在10%以上,技术指标符合Q/FMH02—2011标准要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确定产物为异辛酸镍。通过电解液的循环利实验,5次循环实验中产品中的镍质量分数、产率以及产品杂质钠质量分数均比较稳定,可以实现电解液的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6.
电导法测量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导法测量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提出了简化的方法。该方法不需准确知道乙酸乙酯的初始浓度,只要求初始浓度略低于标定的氢氧化钠浓度即可,待皂化反应完全后,运用pH计测定体系中剩余的氢氧化钠浓度,然后就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不再需要做其它辅助实验.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电解MnO_2的工业生产目前一般还是用硫酸锰作电解液,在电解液的净化和电解过程中,都必须了解与控制其中的硫酸和硫酸锰含量,作为生产过程的中间控制分析。目前国内测定电解液中硫酸和硫酸锰含量的方法系分别用中和法测定硫酸含量及用中性高锰酸钾法测定两价锰的含量。我们在研究电解二氧化锰的工艺革新过程中,沿用以上方法,觉得它存在操作程序多,较麻烦,分析速度慢,又花费许多化学药品,而且滴定终点又不易观察等问题。鉴于氢氧化锰溶解度不算大,可能只要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作电导滴定,一举把电解液中硫酸和硫酸锰一起分析出来,为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是可满意的,现把电导滴定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只需要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不需要乙酸乙酯的准确浓度测定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方法。此法避免了酯溶液浓度不易配准。且测定的数据个数较少。测定的速度常数值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文献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10∶9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0℃,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中吡拉西坦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吡拉西坦在25~2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2,RSD为1.04%(n=6),吡拉西坦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利用此法测定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中吡拉西坦的含量,具有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用硫酸铁铵替代国家标准中所用的硝酸铁,对氢氧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钠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分析比较硫酸铁铵和硝酸铁的准确度和可信度,由对比实验确认所拟定的方法切实可行。可以作为替代品用于日常检验。  相似文献   

11.
新型防腐剂双乙酸钠的醋酸—氢氧化钠合成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醋酸——氢氧化钠法制备双乙酸钠,具有原料价谦易得、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特点,该文介绍了以醋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水为溶剂制备双乙酸钠的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别介绍用亚硫酸钠与氯乙酸乙酯合成磺酸乙酸钠和亚硫酸钠与氯乙酸合成磺酸乙酸钠。根据影响磺酸乙酸钠合成因素,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对磺酸乙酸钠合成的影响。用亚硫酸钠与氯乙酸合成磺酸乙酸钠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5℃,Na2SO3与ClCH2COOH的摩尔比:1.1∶1,反应物浓度:ClCH2COOH:1 mol/L产品产率:85%。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污染小,是一种很有工业化前途的方法。证明了该反应合成磺酸乙酸钠是可行的,为更大规模实验提供了设计和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工业氟化氢钠产品中NaHF_2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并已应用于工业生产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对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乙胺对锌具有缓蚀作用,而吐温80对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缓蚀作用。并研究了缓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缓蚀效果,并对其表观热力学和表观动力学以及吸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 选择葡萄糖酸钠配合铝酸钠溶液中的铝, 在滴定碱总量时保持氢氧化铝稳定而不沉淀析出, 不干扰测定. 再以氟化钾置换配合铝酸钠溶液中的铝, 同时放出与铝等化学计量的OH-, 通过酸碱滴定, 实现了在铝酸钠溶液中对苛性碱、 碳酸碱和氧化铝含量的连续测定. 此方法操作简便、 快速, 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大理市米线和饵丝中甲醛及吊白块含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理市市售米线和饵丝中甲醛和吊白块含量。方法:采用乙酰丙酮法检测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法(GB/T5009.34—2003)检测二氧化硫;根据甲醛和亚硫酸氢钠(以二氧化硫计)含量及其比值判定吊白块的含量,并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进行评价。结果:60份样品中,甲醛检出率100%,含量范围0.37~5.07mg/kg;二氧化硫检出率60%,含量范围0.14~11.88mg/kg;吊白块未检出。结论:本次检测样品中都没有添加吊白块,但可能存在违法违规使用甲醛和亚硫酸盐的情况,应加强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氯化钠热分解循环。研究了循环中各主要化学反应的适宜条件,并从热力学计算出了循环体系中能量流动过程;用TG法研究了循环中多相反应的动力学问题,实验和理论证明了该循环具有很大的节能优势,有取代传统电解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瑞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4):2097-20992107
研究了采用重铬酸钾返滴定法测定岩盐中的氯化钠。用定量的K2Cr2O7-H2SO4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与岩盐反应,生成的氯化酰铬蒸发除去后,再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测定结果的RSD=1.0%,加标回收率R=97.5%~100.2%。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定法准确、快速、干扰小、终点现象明显,是一种既可用于各种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或氯化物含量的测定,也便于准确而快捷地测氯。  相似文献   

19.
偏硼酸钠电化学还原制备硼氢化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热力学角度讨论偏硼酸钠还原生成硼氢化钠的反应;根据吉布斯函数,讨论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常温常压下,在1 mol/L NaOH溶液中,最小理论槽电压为2.469 V;以铜作为阴极,计算出该体系中还原反应的电极电位为-1.26 V。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还原反应进行研究,通过离子色谱、XRD和碘量法对电解产物进行定性定量测试,验证了偏硼酸钠电化学还原制备硼氢化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碱性条件下, 在含有苯酚和盐酸羟胺的溶液中加入硝普钠, 有蓝色物质生成, 该物质在波长690 nm处有最大吸收. 由此建立了测定硝普钠注射液中硝普钠含量的新的分光 光度分析法. 该方法线性范围1.0×10-5~8.0×10-5 mol/L, 标 准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7%(n=6), 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95%, 与标准方法 对照分析的相对误差为-1.2%~0.91% , 40倍的Cl-, SO2-4 , HCO, Mg2+和Ca2+不干扰 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