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建立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企业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广告投资(提高产品商誉)关系的最优动态控制模型。进一步,本模型中不但考虑了产品价格的管制问题,而且产品价格取决于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系统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并且,当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和商誉投资变化率的符号相同(相反)时,两种投资具有互补性(替代性)。此外,当网络外部性的固定强度增大时,系统在均衡状态下的产品创新投资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并且产品质量在稳态状态附近变动时,产品创新投资和商誉投资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垄断企业产品质量改进与过程创新的最优控制问题,考虑参考质量和参考价格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建立了双参考效应下的动态控制模型,分析系统稳态均衡及投资策略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存在可行的参数取值使系统为鞍点均衡,企业稳态投资受到产品质量、边际生产成本、参考质量及参考价格的影响。随着参考质量的增大,企业对质量改进的瞬时投资率不断增长而对过程创新的瞬时投资率不断下降,两种瞬时投资率随参考价格的增长而下降,且符号相同时投资组合具有互补性。企业通过对质量与创新投资策略的选择提升消费者需求及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在成本内生的条件下,应用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横向差异化问题,并对产品价格、生产商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分别与成本外生时的结果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双寡头企业的产品定位由网络外部性参数与供应商的相对谈判能力共同决定;产品间的相对差异程度只受后者影响;供应商Nash谈判参数的存在提高了产品价格,增加了生产商利润,但降低了消费者剩余,减少了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产品创新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过程创新优化企业生产流程以降低生产成本,用动态优化控制理论建立了具有负外部性的上下游企业产品创新及过程创新独立决策的最优投资模型。研究发现:上游企业对过程创新投资的增加使得排污量增加,对产品创新的投资并不影响排污量;上下游企业对一种创新投资量的增加将降低另一种创新投资增长率,而两种创新投资的增长率则同向变化;上下游企业对于产品创新及过程创新的投资为互补关系。发现上下游企业存在唯一最优均衡解且是稳态的。  相似文献   

5.
考虑消费者参考质量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垄断厂商关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动态控制模型,其中,产品的需求不仅依赖于价格和质量,还与消费者的参考质量有关。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分别对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及政府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两种情况下厂商的创新投入决策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数据模拟比较分析了稳态均衡附近两种创新投入和产品价格随时间变化的路径。结果表明:两种情形下分别存在一个唯一的鞍点稳态均衡;两种投入的变化率随参考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稳态投入则随之下降;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记忆参数的减小,厂商将增加对产品创新的稳态投入;厂商对两种创新投入的社会激励均高于私人激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企业横向并购事件层出不穷,基于Salop圆周市场模型,从横向产品差异化角度切入,系统地对比分析单独定价和横向并购策略下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变化,并探讨正负网络外部性对均衡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利润随产品差异的增大而增加;正网络外部性越大,均衡价格越低,社会总福利越大;负网络外部性越大,均衡价格越高,社会总福利越小;只有当网络外部性系数处于一定阈值范围内,企业并购才能产生协同作用。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双边市场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消费者广告屏蔽和信息隐藏两种反广告行为对媒体平台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期为媒体运营商和传媒产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在广告商单归属情形下,媒体平台竞争的均衡广告量不依赖于消费者反广告强度大小.在广告商多归属情形下,媒体平台竞争的均衡广告量、均衡利润均随消费者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增,均衡广告价格随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减;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广告投放量随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增,随信息隐藏程度单调递减;当广告商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大于消费者对广告商的网络外部性强度时,消费者信息隐藏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小于广告屏蔽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网络互联环境下企业被黑客入侵的概率受其自身信息系统安全水平和整个网络安全水平的共同影响.通过研究企业非合作博弈下的个体最优选择的均衡结果和合作下的社会最优投资选择,发现非合作企业在信息系统安全投资时会忽略其他企业的边际外部成本或收益,这种负外部性特征会导致企业自我防御投资额低于社会最优投资水平,从而影响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为解决这种非合作下的安全投资不足问题,根据网络安全保险设计了一种信息系统安全投资激励机制.结果表明,适当的保险免赔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负外部性内部化,进而改善了企业安全水平,并有效提高了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市场中存在质量敏感型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时,垂直差异化双寡头软件公司最优定价策略,结合显著性理论和网络外部性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分析了消费者显著性思维程度和网络外部性强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网络外部性强度增大,仅在两公司产品质量差异中等且消费者不匹配成本较大时,高质量软件公司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否则两公司均应该降低产品价格。随消费者显著性思维程度增加,高质量软件公司在质量敏感型消费者超过一半时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否则应降低产品价格;低质量软件公司在其产品与高质量软件公司产品差异较小时,采取相同的策略,差异中等时采取相反的策略,差异较大时由于没有利润而退出市场。此外,针对市场中存在不同类型消费者,构建企业歧视定价模型,发现歧视定价策略实现了两家企业帕累托改进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下游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情况下的上下游企业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产量补贴政策、研发投入补贴政策对均衡态下社会福利和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研发补贴政策实施的条件。结果表明:(1)当下游企业产品研发难度系数r3/(4b)时,政府不需要投入研发补贴;(2)当r3/(4b)时,政府实施研发投入补贴政策能够增大社会福利,并增大上下游企业的利润;(3)当r1/b时,政府实施产量补贴政策比研发投入补贴政策能够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并使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中存在盗版产品情形下,研究了网络外部性对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的影响.信息产品提供商可以选择不同的产品质量以控制盗版.在产品质量外生情形下,给出了提供商的三种信息产品定价策略,并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对产品定价与提供商利润的影响.在产品质量内生的情况下,探讨了网络外部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网络外部性对信息产品定价策略没有影响.较大的网络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出现盗版产品,致使提供商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然而,较大的网络外部性导致提供商收益减少.此外,较小的网络外部性会促使提供商降低产品质量,而较大的网络外部性会激励提供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还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违约赔偿机制下的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质量均衡模型,描述产品提供方,产品购买方,保险公司等市场参与主体的基本行为和效用.通过数理分析研究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质量,质量控制成本系数,产品提供方先行赔付金额和保险公司担保补偿金额等参数之间的动态关系.对国内典型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客户保护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产业微观市场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网络外部性作为衡量产品纵向差异的唯一因素 ,研究了完全不兼容与完全兼容两种情况下的市场竞争格局 .研究结果表明 ,网络外部性的相对强度差异、厂商数量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并且兼容的市场结构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 .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横向兼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三阶段动态博弃模型,研究了存在4家企业、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市场中,企业横向兼并的动机及社会效应。研究表明,即使面临跟随厂商进行兼并反击的威胁,先动厂商始终具有兼并动机,而跟随厂商的反击策略与网络外部性的强度有关、在均衡状态下,尽管当网络外部性强度处于一定范围时,消费者剩余会受到损害,但是社会福利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Asymmetric mode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es on R&D investment, output, profit, and social welfare in a duopoly with semi-collusion.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agent with lower initial cost has higher R&D expenditures, output, and profit; the agent with a higher innovation ability has higher R&D expenditure and output, while the profit depends on its spillov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symmetric spillover, the agent with lower spillover has lower R&D expenditure higher output and profit; when the difference of initial cos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lower and the two agents' spillover is close to 0 or 1, the welfare reaches high.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game theory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control product quality and design quality contract in supply chain when moral hazard exists. We set up the supplier and buyer’s expected profits function model, in which the supplier makes production process investment-level decision and decides on the product quality prevention level, whereas the buyer makes quality evaluation decision and decides on the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The supplier with a moral hazard of reducing investment level may lack invest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us, the buyer will pay the information rent to incentivize the supplier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level. The buyer creates the moral hazard of exaggerating the product quality defective rate, who may overinvest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We use the optimal condition to solve supplier’s first-best investment level, product quality prevention level, and buyer’s first-best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internal penalty, and apportionment ratio of external failure cost. We also conduct a simulation test that shows the following: When the supplier improves its investment level, its product quality prevention level will increase, and the buyer’s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the buyer’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level, its internal penalty will increase, and the supplier’s external failure cost will also increase while its expected profits will decrease. Hence, the buyer will design an incentive contract, the expected profits of which will increase, and the whole supply chain’s joint expected profits function may become an inverse U shape. Finally, we develop a simulation example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and contract design in the supply chai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网络外部性下的电信业务服务质量和定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已有文献较孤立的关注网络外部性、多方参与以及服务质量对电信业务定价决策的影响这一不足, 从用户的效用出发, 推导出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市场需求曲线, 进而建立了网络外部性、企业相对市场关系、服务质量与电信业务价格之间的统一分析框架, 考察了模型的均衡及其性质. 结果表明: 网络外部性和服务质量可以提高用户业务的支付费用并增加运营系统的利润. 当网络外部性较弱时, 参与企业双方同时决策意味着更优质的服务, 更低的业务支付, 更高的系统利润, 而序贯决策则意味着决策先行者拥有先动者优势. 当网络外部性较强时, 服务提供商先行决策可以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更高的业务支付和系统利润, 但作为决策追随者的运营商可以利用优质服务改善价值获取, 获得后动者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