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旧体诗词创作要健康发展,重点需要解决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的问题,是诗词的人文品格与价值理性的问题。诗所以为诗",发乎情"且须"依乎咏"。旧体诗词创作要走出一片艳阳天,需要有对于诗歌本身的责任感,以及因人文关怀而激生的人性悯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究旧体诗词音乐性的实验方法:用录音机记录旧体诗词普通话和广州话的朗诵和广州话的声调,用光线示波器将录音机记录绘成示波图。从示波图确定旧体诗词的节奏和广州话声调的调型。从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知:由于旧体诗词有一定的格律,因而使旧体诗词节奏有一定的形式,朗诵时能给人以既多样又统一的节奏感。本文对律诗的声律节奏和意义节奏作了比较。提出了在声律节奏和意义节奏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朗读时处理的原则。本文给出了广州话九声调的调型。本文利用普通话和广州话各声调的调型,解释旧体诗词格律对朗读时音高变化所起的作用。本文还说明了旧体诗词押韵对旧体诗词音乐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顾随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一生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戏曲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与戏曲。精于旧学且擅长填词谱曲的顾随,表面上更像是一位旧式学人,实际上却和新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随的旧体诗词写作和古典文学研究,背后都有新文学的立场和精神的底色。整体来看,顾随与新文学的关系可谓貌离神合,即使将其视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传统的传人,恐怕亦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题吟关于鲁迅的旧体诗词,是建构与研究鲁迅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探索被忽视的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可以丰富鲁迅研究。虽然书写鲁迅的旧体诗词很多,但鲜有杰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在于诗人对鲁迅理解的深度。只有对鲁迅具有独特的理解才会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5.
"五四"诗人刘大白的作品表现出了浓郁的古典情韵,他对旧体诗词既有否定又有明显的继承:形式上借鉴古代歌谣和旧体诗词,推陈出新;诗中多采用传统意象,情调婉约,在现代新诗中别具一种悠然的情韵。  相似文献   

6.
诗海激荡爱国情──中国历代爱国主义诗词概览金辉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纵横上万里的壮丽锦绣河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词家,赤县神州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旧体诗词中,有许许多多洋溢着爱国主义情...  相似文献   

7.
2016年3月5日至7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18)"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阶段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国内多所高校专家教授等60多人。大家围绕包括民国词在内的"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专家先后对以首席专家曹辛华教授所主编的《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丛书、《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丛书(为其重大项目的相关成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民国旧体文学研究》创刊问题、"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了座谈。会议进行过程中,还举行了对河南文艺出版社、采薇阁书店等捐赠民国文献图书的授奖仪式。  相似文献   

8.
对旧体诗词创作中的剽窃抄袭、生吞活剥、集引点化等现象的内涵、认定进行探讨,指出由于剽窃抄袭概念的不确定性形成文学上的各种争议。古诗词创作中生吞活剥、集引点化如能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亦能形成佳句名作。对待古典诗词应当容许借用和模仿,但应推陈出新,不能因循旧意,而且只能是偶一为之,不可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论诗     
毛泽东具有极为广博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素养.他对古典诗词美学理论作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多方面的阐发,其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旧体诗词乃至新诗的创作.他一生读诗、写诗、评诗,其理论和实践成果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旧体诗词定格的无法突破与语言发展使其定格的必须突破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寻求新的途径——促进新旧诗的双相运动。这种双相运动、就是既要以旧体诗词的音韵、声律所体现出来的音乐美为基点,又要以新诗的形式活泼、表现自由、具有时代气息,能体现时代的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识、新语汇为起点,双相向心的方向发展,最终出现一个支汇点,产生出一种或几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诗体。这种新诗体的诞生,将是中华诗词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丰碑。  相似文献   

11.
意境理论虽然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但毕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境界理论。王国维的“境界论”包含三层不同含义:一是作为对艺术审美本体的概括,用来说明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二是用来指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景象;三是用来描绘人的心理体验。作为审美本体的“境界”又可分为三对范畴:常人之境界与诗人之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一般认为同属于艺术本体论的“隔”与“不隔”,实际上是从风格的角度入手来判断诗词优劣的标准,而不是艺术审美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有关民国广州地区旧体诗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诗人诗作的个案研究,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名家大家之作。二是诗人词人的群体研究,数量不多,从文献整理和文学研究上都还有许多可开拓的空间。三是诗词理论研究,这方面更受关注,研究成果显著。四是文学史论中的诗词研究,比较零散,尚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13.
2、兰花诗文与兰花绘画 歌咏兰花的诗词歌文,始自春秋晚期的孔子与战国末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此后,咏兰诗文绵延不绝。东汉科学家张衡写了中国最早的完整的咏兰诗《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花。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云远,我劳如何甲”其大意是:多么美好的秋兰啊,种植于合适的场所。那芳香何等浓郁,那花色何等金黄。人说其幽香深远,那美好的品位前人已论述得非常透辟,我还能说什么呢?区区32字,着力赞美秋兰的香(见诗中的“馥”、“芳”、“幽”)、色(“黄”)、品位(“厥美”),写得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4.
论述闽方言与中古《平水韵》的关系,指出闽方言尤其闽南方言区人写诗填词时,母语的入声字、唇收韵尾以及韵部相近等占有的诸多优势,为其旧体诗词创作提供音韵方面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新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对高中阶段的诗词赏析作了更具体的要求,把单元教学的重点定位在赏析“诗词的意境美,诗词的声韵美”。就词的赏析来说,《语文读本》(必读)中就有一篇《词的欣赏》,它能否作为学生学习的蓝本和教师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伍锡学一辈子耕作不辍——将农耕与笔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其诗词创作,以真实的笔墨描写"日长耕作"的农村生活、"故园风光"的别样景色、"我行我素"的独特情致。大量"隐括词"的创作体现出他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爱萍将军1910年生于四川达县。从十五岁投身革命,一直到八十多岁高龄,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神剑之歌》选收了他的诗词二百六十余首。他的诗始终循着历史的踪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进程。他的诗用语自然、通脱明净,不拘格律,常自创新调以反映新的战斗生活。将军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对诗艺的独到追求,决定了他诗品的崇高,并具有为他人所不能替代的风范和个性。  相似文献   

18.
茅盾除了旧体诗词,只写过一首《留别》的新诗。严格地讲,他并不是一位诗人;但作为一位理论家,他对诗学却谈过不少意见。然而遗憾的是,迄今尚无人清理这份遗产。今天看来,他对诗史变化的探讨、对诗歌审美本质的阐述、对诗人及诗歌思维的看法,都不失其理论意义,并曾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作出过理论指导的贡献。本文试图涉足这一课题,冀就教于专家学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三个新的角度论证了《满江红》不是岳飞的作品。一、从宋人对“靖康事件”的评价来看,岳飞决不敢说出“靖康耻,犹未雪”这样的话。二、汤阴岳王庙中署名岳飞的《满江红》词,实际上是明代的袁纯假托岳飞之名所作的。三、岳飞写的一些不很有名的诗词,宋人多有记载征引,而千古传诵的《满江红》却无记载征引,可反衬该词不是岳飞所作。  相似文献   

20.
以研究古典戏曲闻名于世的王季思先生,今年4月,刚由他所在的中山大学和有关方面举行过庆祝从教70周年大会。在会上,他被誉为“曲学研究的一代宗师”,实亦当之无愧。他家乡的同行、朋友和学生们,听到这一消息一定也会非常高兴。年届89高龄的季思先生,由于视力极度下降和写字困难,近年来已不再从事专著写作,只有在诗词方面似乎“情有独钟”,时常有新作问世。和臧克家先生讨论诗词的通信,也引人注目。他的诗词创作颇丰。但是,正如他本人所说:“回顾我前半生写的诗歌,在群众中多少有点影响的并不是我追唐慕宋、刻意经营的诗词,倒是些有感于民生哀乐、信口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