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项目是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上,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引入国内食品致病菌、动物禽流感、植物松材线虫、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等检测领域,研制出具有国际同类产品品质、价格低的系列国产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为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验等工作提供快速诊断技术工具及方法,并且提高同类实验室的检测水平。2006年10月获得广东科技兴检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京郊地区奥运食品安全科技服务示范”项目,通过食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研制了乳品真蛋白检测技术和乳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等食品质量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远发展趋势来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是微生物检测的发展方向,且势在必行。文章具体阐述了纸片法、色谱技术、免疫学方法、传感器技术、代谢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仪器方法、其它检测方法、恒温核酸扩增法9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3-43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牵头,联合北京大学绿色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地奥制药有限公司、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河子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技术”(2001BA804A21),旨在通过开展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违禁化学品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急需的检测方法,同时开发研制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和设备,建立快速检测系统,形成现场快速检测装备。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0):36-37
1课题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建立一系列食源性微生物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开发相应检测试剂和仪器设备,实现对组群样品和多种目标的同时快速准确检测,一次全面分析检测食品中所存在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及数量,为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流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快速检测技术一直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瓶颈制约技术,由于缺乏高效快捷的检测和多功能的便携式检测装备,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高度依赖实验室检测。但实验室检测技术复杂,仪器设备要求高,特别是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基本依靠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甚至液质等高端仪器设备来完成。因此,我国不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生产企业在面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都会遭遇同样的瓶颈制约,没有合适的可以快速准确判定有害物质的技术手段,食品安全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康与社会和谐的热点问题,而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则是导致食物中毒与爆发性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国家标准中对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已不能适应大规模快速监管的需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农副产品质检中心自2005年至今,先后完成了“食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快速检验方法研究”与“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项目,在对江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CR、多重PCR、多重Taqman荧光实时PCR (RTi-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并完善了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不同组合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事关全民族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科技发展与进步对于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详细叙述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危害控制技术、标准化技术、可追溯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本项目致力于增加我国食品危害物抗体的库容,并借助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研发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产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填补我国在免疫检测试剂和装备领域的不足,带动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实力提升以及产能的扩大,改变部分检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带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丰富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和检测速度,为保障《食品安全法》的全面落实、实现“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护国内国际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我国取得更多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开展“福建省输日鳗鱼、茶叶与蔬菜中农用化学品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主要是由于2006年福建省输日鳗鱼、茶叶与蔬菜面临严峻的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2006年起日本立法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可能残留于食品农产品中的农用化学品都设立残留限量,通过命令检查和抽查检测方式加强输日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控制,不符合控制要求的产品不得进入日本市场。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北京市市属公益型研究院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着眼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问题,通过构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集成5T分析模型,探索检测实验室有效运行机制,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以及开发食品安全检测新方法,建立了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并开发了配套软件——食品安全分析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流通环节,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保障体系的研究。在明确食品供应体系“树状”模型的基础上,选择食品供应体系的“主干”大型农副批发市场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切入点,并通过构建检测技术集成5T分析模型、分布式实验室运行机制以及基于风险矩阵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搭建起一点、两面、一核心的检测技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承担星火计划项目——“京郊地区奥运食品安全科技服务示范”期间所开展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一种以京郊地区为示范的食品安全科技服务模式,即通过由专职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构建食品安全科技平台,为确保奥运食品安全构筑可靠的技术屏障;由专业的食品科技工作者开发先进适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由非专业的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送食品安全知识和技术下乡入户,为消除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夯实堤坝。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创新性过程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供应2014年青奥会的大型食品企业生产过程进行高标准的质量安全控制,建设高品质产品供应基地;集成开发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检测技术平台,对供应青奥会的各类食品进行高效快速的质量安全检测;应用信息与物联网技术,对青奥会食品生产、储运、销售的全过程实现实时监测与溯源;建立青奥会食源性疾病与病原体的风险监测、评估系统与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总之,通过企业质量控制、检测监控平台与溯源系统构建中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为2014年青奥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1 项目情况介绍 2006年,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承接并担任上海市"世博专项"IMS便携式爆炸物探测仪的研发任务.该项目属于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领域,其成果主要用于上海"世博会"的安全防范,另外还可用于机场、码头、车站等场所对人员和行李夹藏爆炸物的现场快速探测.该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是目前国际上缉毒、反恐及军事等领域用于痕量物质现场检测的主流技术,基本原理是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利用离子在电场中迁移率的差异实现爆炸物样品的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6.
"食品卫生"曾经是一个让社会公众所熟知的词汇;但现在,它似乎正在被"食品安全"所替代.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有近82%的受访者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引发自己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  相似文献   

17.
食品科学涉及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装备;食品品质特性及其检测技术;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应用技术,功能食品和新食品资源开发,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活性成分的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江南大学拟于2016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第五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承办。一、会议主题及论题(一)会议主题:食品安全战略与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机制与科技(二)会议专题:1.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2.消费者科学素养与食品安全3.社会组织与食品安全4.食品安全风险的社会共治5.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分析仪器和方法被用于食品分析检测.而食品多是许多不同属性物质的混合物,食品安全检验中所要检测的目标组分往往在样品中含量很低,所以,如何从有限的食品中富集目标组分往往成为能否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有效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英国等欧盟国家的动物性食品安全研究现状;探讨了我国目前在动物性食品安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残留代谢组学、营养基因组学、动物性食品功能基因组学、动物性食品病原微生物、疯牛病检测技术及动物源食品安全相关的环境生态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优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