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张瑜 《科学之友》2011,(1):48-49
大自然中,生存并非易事,猎物和猎手之间不光是力量、速度上的对抗,在形态和体色等"软件系统"上,它们也一直在进行着微妙的斗争.无论是强大的猎手,还是柔弱的被捕食者,它们都在想尽办法让自己"隐身"到环境之中,从而为躲避天敌或进攻猎物提供先发制人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国防部队即将推出一项它称为"在线士兵"的发展计划,该计划将采用类似于为美国陆军的"陆上勇士"所研制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谢懿 《世界科学》2011,(2):48-49
记忆犹新至今,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还记得他第一次找到"蓝色狮子"的那个夜晚。当时,他正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用昴星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4.
过去几十年来,载人火星之旅一直是人们的一个梦想。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个梦想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前往火星的长途旅行中,宇航员的健康将受到零重力和高辐射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充斥于西方文学作品和电影中的“吸血鬼”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要追溯到几百年前人们对尸体腐烂过程的无知。而了解事实真相,有助于我们认识生命,认识死亡,减少恐惧。  相似文献   

6.
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地球工程"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但联合国最近却突然叫停"地球工程"。科学家指出,一些"地球工程"存在较高风险,可能会对地球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毁灭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几乎所有个头较大的动物。然而,短吻鳄的祖先却奇迹般地躲过了那场浩劫,成功地活了下来,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偏侧优势"的现象存在于动物王国的所有动物中,其表现是,在它们的各种活动中更倾向于或者说更喜欢使用某一侧的爪子、眼睛或触须。在危急关头,这种偏侧性倾向甚至会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9.
前往宇宙中最热之地的旅程,一定得首先经过太阳。身为太阳系的烈焰中心,太阳表面温度高达5800K(K表示开氏度单位,开氏度K与摄氏度C之间的换算公式是K=273+C)。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发明了声纳和雷达等先进探测装置,进入20世纪后,人类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武器,充分展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可是,近来科学家发现,远在人类出现之前,许多鱼类早已开始利用天然声纳和雷达来发现、跟踪以及定位猎物了。鱼类在使用“电武器”方面堪称人类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3月11日,9.0级地震袭击了日本的东北部,摧毁了东北大学田村浩二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将书籍、显微镜和样本震在了地上。虽然像壁虎、爪蛙和斑马鱼这些研究人员经常用来研究器官发育的动物存活了下来,但这些实验动物也将面临死亡的危险,因为蓄水池会中断水的供应,之后就会变干。田村浩二说:"我非常担忧,在没有水的环境中动物能够存活多久。  相似文献   

12.
列出了链轮滚刀铲磨砂轮截形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满足了加工出链轮齿形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5月16日,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肇中缘何要历时15年,坚持实施这个备受争议、坎坷不断的AMS项目,他为此付出了何等努力?前不久《自然》杂志和《纽约时报》等媒体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14.
列出了链轮滚刀铲磨砂轮截形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满足了加工出链轮齿形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美国虽然有自己的"女兵下士"液体火箭,但仅300余千克,与V-2相比几乎不值一提.美国人于是把"女兵下士"放到V-2上面作为第二级.这种二级火箭代号"庞然大物",于1949年2月24日发射升空,达到400千米高空,实际上超越了大气层.  相似文献   

16.
海边的月亮似乎总是喜欢与太阳争宠,常常能看到还未落下的太阳旁边已经升起了淡淡的月亮.夜潜,则要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进行才好.夜晚的潜水,光线只是来源于我们手中的照明灯,我们也只能看到大海中被灯光照射到的极小部分,少了白天的目不暇接,能更加仔细地观察夜晚出行的各路"神仙":灯光对颜色的还原也让白天看起来单调的蓝色呈现出了缤纷的色彩.这也是我喜欢夜潜的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叶剑 《自然杂志》2014,36(2):155-156
正我们有"面子",在演化上拜谁所赐?中国古生物学家朱敏研究员带领的跨国研究团队,2013年9月25日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来自云南曲靖4.19亿年前的志留纪盾皮鱼类——初始全颌鱼(Entelognathus primordialis),揭开了"面子"起源的面纱[1]。颌骨是构成面部骨骼的主体,长着上下颌骨的脊椎动物称为有颌类,种类数占现生脊椎动物的99.7%。从骨骼结构上来说,有颌类似乎就应该是有"嘴脸"或"面子"的动物。探寻我们"面子"的起源之谜,自然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然主义的抬头,以天然成分来保养肌肤成为当红潮流.想知道糖、米、油、盐、酱、醋、茶这7种厨房中随处可见的食材,对皮肤有什么贡献吗?看我们的介绍就知道. 糖 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有治疗皮肤外伤的糖膏,因为糖有抗微生物细菌的特性,可以把它涂在感染的伤口上,促使皮肤脱屑而无任何疼痛.糖还可以做面部磨砂美容,祛除面部死皮.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美容用途:  相似文献   

19.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13,35(2):153-156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而1958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进一步阐述了DNA发挥信息载体功能的机制.DNA中的遗传信息需要转换为蛋白质中的结构信息才可实现生物学功能,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即DNA(或RNA)中的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秘密,科学家将"碱基顺序决定氨基酸顺序"这一特性称为遗传密码.20世纪60年代,破译遗传密码成为当时分子生物学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196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尼伦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首先应用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确定了第一个遗传密码,即UUU编码苯丙氨酸[1].1966年,所有64种遗传密码全部破译成功,世界多位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两位科学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除尼伦伯格外,另一位就是美国籍印度裔科学家哈尔·戈宾德·科拉纳(Har Gobind Khorana)[2].  相似文献   

20.
我手头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名青年男子坐在一个门槛上,笑着面对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