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武汉市刘家山野生樱花资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汉市刘家山野生樱花种类、分布及观赏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刘家山有野生樱花5种,分别为迎春樱(Cerasus discoidea)、华中樱(Cerasus conradinae)、短萼樱(Cerasus pilosiuscula)、山樱(Cerasus dieisiana)、崖樱(Cerasus scopulorum);野生樱花主要分布在海拔570~720 m土层瘠薄的山坡、沟谷和悬崖地段,面积约200 ha2,数量10万余株,资源储备较丰富;刘家山野生樱花观赏性状丰富,花期从3月上中旬持续至4月上旬,5月份可观果,9月底至10月份可观秋色叶。建议加强刘家山野生樱花资源的保护,促进其自然更新;对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樱花种类开展引种、驯化、育种和快速繁育研究,推广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2.
统计了18份樱属植物的核型数据,借助DPS软件用最大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了属内系统结构和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樱属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数目有2n=16、2n=24以及2n=32;染色体类型有4种,正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随体常见,核型类型有2A、2B、1B 3种;野生类群多为二倍体,栽培品种多倍化现象显著;大叶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十月樱’(C.subhirtella‘Autumnalis’)、东京樱花(C.yedoensis)、山樱花(C.serrulata)聚为一类,支持黑果组(C.sect.Sargentella)成立;二倍体酸樱桃(C.vulgaris)、甜樱桃(C.avium)聚为一类,支持芽鳞组(C.sect.Cerasus)成立;虽然红山樱(C.jamasakura)与山樱花表型相似,但聚类结果显示二者遗传距离较远,前者与钟花樱(C.campanulata)遗传距离较近;本属栽培种类多倍化程度高于野生种类且有多个倍性,与其二倍体祖先表现出较远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难以解释栽培种的起源。与传统的经典分类结果不同,矮生樱亚属(C.subg.Microcerasus)与典型樱亚属(C.subg.Cerasus)在聚类图上没有明显地分开。  相似文献   

3.
临澧县太浮山野生樱花群落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湘西北武陵山地临澧县太浮山发现尾叶樱、微毛樱群落,分布海拔200~580m的山坡中上部,面积350hm^2。主要有尾叶樱、尾叶樱—杉木、微毛樱—尾叶樱—檫木等群落类型。据文献报道,野生樱花在国内多为散生分布,太浮山野生樱花群落的发现,对研究湘西武陵山地蔷薇科樱属的植物地理和乡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野生分布于江西南部地区的1个江西植物新记录种和1个变种,其中江西省植物新记录种为全缘桂樱Laurocerasus marginata(Dunn) T. T. YuL. T. Lu;新记录变种为香港新木姜子Neolitsea cambodiana Lec. var.glabra C. K. Allen。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浙江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的1新种和3新变型:景宁晚樱Cerasus paludosa,重瓣早樱C.subhirtella form.multipetala,白花迎春樱C.discoidea form.albiflora,重瓣矮樱C.jingningensis form.pleiopetala;对毛背桂樱作了组合处理:Laurocerasuszippeliana var.puberifolia;将浙江郁李Prunus japonica var.zhejiangensis作为沼生矮樱C.jingningensis的异名.  相似文献   

6.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产于中国天山的40个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野生类型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及UPGMA聚类分析显示,野生樱桃李种下类群间遗传多样性有差异,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488,遗传相似系数(Hs)介于0.504~0.851之间,平均为0.678,遗传距离(GD)的范围在0.127 0~0.604 2之间,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08和1.571,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2则显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子标记下的聚类结果,可将中国天山产的40个樱桃李野生类型归为4大类,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天山的40个野生樱桃李可划分为4个变种,即矮生樱桃李P.divaricata var.humila(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黑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nigrooarp(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红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phoenicea(Z.Xu)D.F.Cui,comb.nov.和黄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luteola(N.R.Cui)D.F.Cui,comb.nov.。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花色多样,花期较晚,具有较大开发前景。日本晚樱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对丰富和开发国产樱花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以‘阳光’C. campanulata ‘Yokou’与‘松前红绯衣’C.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 ‘Matsumae-benihigoromei’杂交产生的种子实生苗为基础,观察与研究其花部器官的形态变化。结果 ‘名贵红’为自主选育出的具有新特征的樱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花径中等、花粉色、有香味、半重瓣等特征。通过连续7年的品种比较试验,显示其花部特征稳定一致。结论 ‘名贵红’是优良的红色系晚花樱花品种之一,具有较高园林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测定山樱花基因组的大小,获得适合山樱花裂解的流式细胞术的最适裂解液,优化了樱属植物流式细胞术流程。结果显示,在所对比的6种裂解液中,LB01最适合樱属植物细胞裂解。以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为内标,比较待测样品和内参峰值,计算得出山樱花基因组大小为366.67 Mb,C值为0.375 pg。可用于樱属植物的倍性鉴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 ascendens)群落特征,通过对其典型群落的样方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度分布进行了群落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各层次比较,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要优于乔木层和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反映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要优于Simpson指数;群落多度分布说明此群落富集种少、稀疏种多,符合对数级数分布.随着群落的进一步发展,武夷山野生早樱有可能消逝于林中;出于对其种群的扩大与保护,适当的人为干扰及开辟林窗,有利于其繁衍.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湖北鹤峰县木林子自然保护区樱花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调查的2 500 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213种,隶属于87科169属;种-多度格局及Raunkiaer频度结果分析显示,该群落物种分布不均匀且植被存在分化和演化的趋势,Raunkiaer频度定律表现为ABCDE。2群落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可分为13种,以温带性质居多占54.86%,热带成分占42.36%,中国特有分布占2.78%,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3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高度在3~7 m集中了乔木层的多数物种,说明整个群落的高度不高;此外,群落郁闭度不高,草本层有较多的阳性杂草。4重要值分析表明野生早樱、尾叶樱和盐肤木为该群落乔木层的优势种群,其重要值分别为12.657%、10.570%和9.577%;灌木层的优势树种为马银花、水马桑和阔叶箬竹,他们的重要值分别为7.890%、7.465%和6.805%。5立木级分析表明,野生早樱、尾叶樱、柳杉、华桑等为衰退种群,而短柄枹、构树、山胡椒等为增长种群。该地区的樱花群落是一种不稳定的森林群落,加大樱花资源的引种开发是保护该类植物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