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峡民间传说以三峡风景传说为主,其本质意义是三峡人民附加在三峡自然景观之上的一种地域文化活动形态.作为以三峡人民为主体在漫长岁月中所创造并以口耳相传方式而流播的三峡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它集中反映了三峡人民的精神意志、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乡土情结.发掘三峡先民留给我们的这片地域文化富矿,对深入研究三峡文化与文学、弘扬三峡传统文化精华,构建三峡当代人文精神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昭君和亲是古代诗歌与民间传说中的重要题材。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景观,不仅反映出古代诗人与广大民众对昭君和亲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而且蕴含着时代民族、地域文化和信仰观念等方面的人文内涵,启发人们多层面地展开对昭君和亲的历史、地理及人文想象,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现实、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与追寻。  相似文献   

3.
姜明 《科技信息》2008,(33):14-14
通过对三峡所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间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三峡民间体育形成于三峡特殊的自然环境、多民族交融的社会环境之中,研究它的地域文化特征,有助于理清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对三峡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民间体育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峡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条重要的移民通道,无论是过境三峡的移民还是开发三峡的移民,他们进与出的几次大迁徙,都对三峡文化和风俗习惯造成了多种交化.特别其中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以移民数量之巨大,移民来源地、移民分布区之相对集中,而使三峡地区民间风俗发生了深刻嬗变.但三峡地区对移民风俗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地理优选,汇聚于此. 对交杂于此多种文明进行了适合本土自然、经济环境与人文生态的文化整合,从而生成了具有三峡本土文化特色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5.
关于长江三峡的地域文化书写,是聂华苓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就是她书写三峡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对三峡风景、民间风俗和抗战时期三峡地区的社会人生展开了多维描写,对特定时代的三峡文化尤其是三峡乡民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透视,不仅使她的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内蕴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而且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摇曳着独特的艺术风姿,显现了这位著名海外华文作家深深的故土情结和民族情愫.  相似文献   

6.
三峡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为影视艺术提供了资源和动力.影视艺术既是三峡文化的载体,又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三峡的影视传播形成复制式、背景式和意象式三种形态,人文三峡的影视传播探讨人的性格特征、人的情感状态和民俗风情.三峡工程的影视传播主要包括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移民两个层面.三峡文化和影视传播同质同构、兼容互渗.  相似文献   

7.
三峡民间美术是一种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艺术样式。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图案美,自然美,象征美,视觉美,表现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郎傻子与扇子参》这篇民间传说的分析,试图揭示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内涵,笔者认为在这则民间传说中大体上包含了东北先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崇拜情况,并且反映了东北先民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在分析本部作品的同时,插入适当的史实和其它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使本篇作品具有真实性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9.
"巫师"由"巫尸"演变得名,表明巫与死丧紧密相联。三峡丧礼是在三峡巫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是巫文化在三峡民间的重要表现和主要传播方式;巫文化制约和影响着该地区的殡丧礼俗,形成了招魂、送魂、抹汗、穿老衣、守灵、闹丧等多种形式的丧礼习俗。  相似文献   

10.
丧葬文化总是与一定群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宗教道德观念相联系的.秦汉以后,三峡地区多次汉族移民,因此,汉族文化与三峡地区文化相互融合,并影响到三峡土著的丧葬文化,与汉族文化一起,汇聚成独具特色的三峡地域丧葬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确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平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平等观通过对抽象平等观和资产阶级平等原则的批判,对近代空想家和启蒙思想各种平等观念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所谓的平等权利和地位的研究,以及对以往一切平等观念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改造,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创造性地把平等理论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认识,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又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感悟“以人为本”——对高校图书馆办馆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以人为本”是高校图书馆办馆的宗旨,并就如何建设图书馆文化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依据理念的哲学含义,从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本质、存在依据、形式依据及追求等4个层次上,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追随需求,厘清了建筑设计理念、观念与原则之间的关系,为图书馆建筑的深入研究、设计、施工、布局、使用和评价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概念是反映低碳经济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低碳思维的细胞,是低碳判断和低碳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构建低碳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低碳经济概念,理论界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主要的观点有:经济形态论、经济模式论、绿色经济论、温室气体论;但也有人对低碳经济概念持有疑议:一是认为其科学性不足,另一是认为它是欧美设的一个局。对低碳经济概念与它相邻的几个概念——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界也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体育文化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也理所当然地指导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之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运动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运动主体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和归宿;实现体育文化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161-162,181
分析了我国经济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的协调发展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法的完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处理好社会各类矛盾。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遵循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从价值追求、中心任务、人与自然、理论源泉等四个维度,进一步理解和揭示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20.
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索南草 《西藏大学学报》2004,19(4):57-61,72
本文就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禁忌习俗、道德信仰中的环保理念作了探讨,认为要辨证吸纳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用科学的观念加以认识,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自然,保护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以促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