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印刷厂书库里的一本图书,悄悄地离开了大伙,独自玩去了。后来,他再也找不着家了,便“呜呜”地哭了起来。风婆婆对他说: “你不要哭,我帮你去找。”图书往风婆婆背上一跳,风婆婆立即飞舞起来,腾云驾雾,越飞越快。风婆婆把图书带到一个藏书楼,这儿每一本图书只有手拇指头那么大,读者借来的书,往那电视机上一放,荧光屏上立即显出书页上的文字,又大又清楚。奇怪的是,你看完一页,书就会自动帮你翻到另一页。图书管理员是位年轻的姑娘,她介绍道:“这是缩影书,收藏方便,你们看,十万本的书就只有那么一小箱子。你别看我们这藏书楼不大,藏书可有一千万本呢!”“哎呀,这么多呀!”图书惊奇极了。风婆婆推了推他说: “图书,这里就是你的家吧?”图  相似文献   

2.
心中的顽石     
《少儿科技》2010,(12):1-1
从前,一户人家的菜园里有一块大石头。到菜园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踢到那块石头,结果不是跌倒就是扭伤。儿子大丁问:“爸爸,为什么不把那块讨厌的石头挖走?”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黄土高原,自然就想到那块贫瘠的土地,那里不但干旱少雨,水土还大量流失。千百年来,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黄河,导致黄河水患不绝。黄河的泛滥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可以说,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一方面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另一方面又称黄河为“中国的忧患”。这一切都源自于可爱又可恨的黄土。  相似文献   

4.
挡路石     
从前,有位古希腊国王,因为年纪大了,很想从三位王子中挑选一个继承人。事先,他吩咐一个大臣在一条两边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一块巨石。任何人想通过大道,都得面对这块巨石。要么从水路绕过,可太费时;要么从石头上爬过,可石头太光滑;要么把它推开,可谁有那么大的力气呢?国王叫来三位王子,吩咐他们先后经过那条大道,分别把信以最快速度送到对面的大臣手里。最后,三位王子都完成任务回来了。国王问:“你们是如何通过那块巨石的?”大王子说:“我是划船过去的。”二王子说:“我是游水过去的。”小王子说:“我是从大道上跑过去的。”“这怎么可能呢?难…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位古希腊国王,因为年纪大了,很想从三位王子中挑选一个继承人。事先,他吩咐一个大臣在一条两边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一块巨石。任何人想通过大道,都得面对这块巨石。要么从水路绕过,可太费时;要么从石头上爬过,可石头太光滑;要么把它推开,可谁有那么大的力气呢?国王叫来三位王子,吩咐他们先后经过那条大道,分别把信以最快速度送到对面的大臣手里。最后,三位王子都完成任务回来了。国王问:“你们是如何通过那块巨石的?”大王子说:“我是划船过去的。”二王子说:“我是游水过去的。”小王子说:“我是从大道上跑过去的。”“这怎么可能呢?难…  相似文献   

6.
想去西藏     
想去西藏,已说了好几年了。没事的时候,我常翻着地图,凝视那块人们称为圣洁的地方。望着地图上那块褐色的青藏高原,痴痴地思念着那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痴痴地思念着那高不可攀的雪山、川流不息的江水……于是,我追古溯源地从书架上觅求历史。从松赞干布英雄般的征战到吐蕃政权在西藏这块土地上生根织叶,从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爱情故事到汉藏一家亲的骨肉般的情谊,从朝圣者一路虔诚式的跪拜到布达拉宫佛教圣地  相似文献   

7.
泸沽湖在四川西南部盐源县和云南西北部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那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海拔2660米。在那块面积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泸沽湖畔居住着勤劳豪爽的摩梭人。摩梭人仍然保留着古代社会的“阿注”婚姻形式。有“阿注”婚姻关系的男女各居母亲家,“阿注”同居所生子女由女方负责教  相似文献   

8.
陈保忠 《科技信息》2011,(17):157-157,187
汉语普通话的命令标记“给我”因语法化而发生语音缩合成为一个词。在具体的方言天长话中,由于命令标记的“给我”的语音缩合,频繁使用,类推到所有的“给我”的组合上,使得各种意义的“给我”都发生了缩合而成为一个词.同时也类推到天长方言中表示给予义的“把我”上,“把我”也发生了同样的语音缩合。  相似文献   

9.
声音     
《科技潮》2005,(11):3-3
“买月球土地,就是花200多元买个证玩玩呗。如果女友要天上的月亮,我就把这个给她,哄她开心。”日前,北京一家名叫“月球大使馆”的公司,专门卖月球等星球的土地。和该公司在同一办公楼里的陈先生得知此事后如此说。  相似文献   

10.
案例:教学生字“喉”,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喉”与“候”作了比较,特意强调不要把“喉”字的右边写成“候”。第二课时复习检查,全班69人,有27名学生将此字写错,错误率达39%。他们都是把“喉”字的右边写成了“候”。集体订正时,我把错字写在了黑板上,并且打上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叉。  相似文献   

11.
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教师的教学很具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星期六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本“知识渊博”的书。我的小主人把我当做是最好的朋友,天天把我放在桌子上,有什么难题都会问我该怎么做,而我也会尽心竭力地把难题讲给他听。  相似文献   

13.
一些员工上班时刚见面,脱口一句话就是“今天我心情不好,别惹我”,或“我今天心烦,别理我”,这实际上是员工“厌烦心理”的具体表现。现代心理学上也把厌烦心理叫做“精神疲倦”。  相似文献   

14.
蒋建林 《奇闻怪事》2005,(10):19-19
刚在黑板上写好“I love China.”,一个声音响起来:“China,瓷器。”我一看,是班上的“机灵鬼”丁浩。“我们在社会书上学过。”见我看着他,丁浩补充着。“是吗?大家把社会书拿出来看一看吧。”学生们纷纷拿出社会书,找着,看着,我则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China和一个china。过了一会儿,我说:“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两个词,哪个是瓷器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政策性地权安排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退耕还林”为例,选择了一组解释变量,运用“退耕还林”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户“退耕还林”决策模型.采用未加权模型、面积加权模型和农户收入加权模型,通过3种模型的运行结果,在农户尺度上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中土地产权安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模型运行结果的分析表明,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非农就业水平、政策性土地产权安排都对农户退耕决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退耕还林”的政策性土地产权安排中,不同的土地产权要素及其内容对农户退耕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直接影响土地收益的政策性土地产权对于退耕有重要影响,同时政府对土地使用的管制也有显影响;影响农户退耕决策因素存在区域差异,根据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把研究区域内的3个乡镇的农户退耕决策划分为3种类型:土地资源配置型、利益诱制型和权利诱制型.最后,结合分析结论,就如何完善“退耕还林”政策中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促进生态友好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提出了建议:完善土地收益分享机制、提高农户土地产权意识和适当运用政府规制等。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2001,(7)
不久前,浙江省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粮食政策放开,土地今后可以不种粮食了。之后不久,这枚炸弹在浙江的田野上又引发一系列的爆炸:不愿种地的农民把自家的土地存进了“土地银行”;企业、村民、村集体把农民的一亩三分地集中起来变成了“股票田”;一条条田畦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成片的各色大棚迅速在田野里蔓延……有人甚至断言:“第三次土地革命”首先从浙江开始。“土地信托”即农民将不愿耕种的土地存入“土地银行”,然后,村里按照每亩几百元的价格付给  相似文献   

17.
王其华 《奇闻怪事》2007,(12):37-38
最近我经常感到困惑,不为别的,而是因为班上的孩子不争气。语文课上,我说:“谁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地摇摇头,最后异口同声地说“周月”(周月是我们班的班长,各方面确实表现不错,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这下气得我把书本都摔了:“为什么非得是周月?怎么就不能是你呢?”在庆祝元旦联欢会上,全班合唱《同一首歌》,  相似文献   

18.
开心乐园     
《少儿科技》2009,(8):32-32
公交车上人很多,没有空位。当一位女士上车时,坐在门边的男子想要站起来,但女士把他按回了座位上。“谢谢。”她说,“但请别为我让座,我完全可以站着。”“但是,夫人,请让我……”男子开口说。  相似文献   

19.
潘艳 《奇闻怪事》2007,(5):16-16
在教学“已”时我估计学生会与“己”混淆,就做了反复强调。可是在作业中仍有许多同学把“己”写成了“已”,把“已”写成了“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这两字区分开来呢?我暗自思索。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20.
[事件回放] “徐老师,小新(化名)中午饭一口也没有吃,就把饭菜倒掉了。”听到小新同桌小玲的报告,我问:“他身体不舒服吗?”“好像是没有,第三节课挨数学老师批评了,后来就一直不说话……”我立刻放下正在批改的作业,走进了教室。只见小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正生气呢。“小新,怎么不吃饭呀?”“我是多余的,没有人相信我,没有人关心我,我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