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1964年10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到氢弹爆炸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是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一成就为中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两弹一星”精神。  相似文献   

2.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三十多年过去了,试验全过程中的困难、艰辛、风险与酸楚,时时犹在眼前。从蛛丝马迹中探索氢弹的奥秘 自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成功地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后,科学技术人员激发出向研制氢弹奋斗的极大热情,但当时也只知道氢弹的一般原理,即用原子弹当扳机,先将原子弹起爆,爆炸产生的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将使氢弹的热核材料产生剧烈聚变,释放出更大的原子能,使温度和压力极度升高,因而产生更大当量的爆炸。但更深层次的原理和…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的核试验,是研究所、基地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程开甲时间回到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腾起戈壁荒漠上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鲜有人知的是,程开甲正是半世纪前为那声东方巨响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之一。半个世纪的隐姓埋名,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8,(9)
现今40岁以上的人都不会对这张照片陌生。一向持重的我国开国总理周恩来难得以这样完全形之于外的自豪、喜悦的飞扬神采呈现在公开场合。这是周总理在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宣布这一消息时的情景。在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后,经过2年8个月,1957年的6月17日我国又成功地爆炸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4,(20):14-24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整.伴随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升上了罗布泊的天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同一天.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相似文献   

6.
三种核弹的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4,31(6):33-34
8月27日,“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因举办这次展览而引来了众多的观众。展览首次以模型的形式公开展示的我国研制的原子弹和氢弹,特别引人注目。事实上,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不仅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和核导弹  相似文献   

7.
1908年6月30日,一颗陨星在俄罗斯叶尼塞河的右支流通古斯卡河地区坠落,因而引发了一场灾难。何止是灾难!可以说是一次相当于氢弹级的爆炸。可遗憾的是.这次事件发生时没有目击者.  相似文献   

8.
为了自卫和自立,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毛泽东同志就十分关注尖端科学的发展,关注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居里给毛泽东带来的一句话 1945年7月16日凌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片沙漠上,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4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我国研制原子弹、发展核事业的光辉历程。截至1984年,我国共进行了29次核试验均获成功,其中包括第1颗原子弹和第1颗氢弹。  相似文献   

10.
试脸成试制成功项目名称时问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氢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6年10月27日彩一枚导弹1960年n月5卜】第一枚近程弹道式一令挥1964年6月却日第一枚地地中程导弹1966年l月6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1969年9月23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年4月24日试脸或试制成功项目名称时间第一枚洲际导弹198。年5月18日第一颗一箭三星1981年9月20日第一枚潜艇水下发射导弹1982年10月16日第一艘导弹驱逐舰1971年12月31日弟一台亿次计算机1,83年始月6口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1984年4月8日我国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览~~…  相似文献   

11.
1918年8月3日,江苏省吴江盛泽镇一个商人家庭,迎来一个非同寻常的小生命。这个小生命就是后来成为核武器技术专家、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程开甲。是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是他,创建了核武器试验所,成功地设计并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  相似文献   

12.
《天津科技》2004,31(6):39-40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爆炸后不久,几位空军飞行员驾机穿越蘑菇云执行了取样任务。当年穿越蘑菇云的飞机如今静静地停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当年执行取样任务的32岁的机长郭洪礼,如今已是72岁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13.
黎信 《科技潮》1994,(3):8-12
1970年2月8日,周恩采总理在听取上海市工作汇报时指出:"解决上海缺电问题,从长远看要靠核电。"他在二机部的一次工作会议上也说过:"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旷世伟人发出了呼唤:我们要和平利用原子能,要稿核电! 24年过去了,当年的"爆炸部",如今成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曾经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立下汗马功劳的30万核大军,已经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东海之滨,杭州湾畔,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已经连续两年多向华东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电流。在深圳特区毗邻香港的大亚湾畔,具有90万千瓦发电能力的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于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同样规模的2号机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随着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声巨响,一条"苍龙"挟光带焰地直冲霄汉。约30分钟后,一条喜讯传遍世界——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的运载火箭实现了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5.
正秦元勋(1923.2.13-2008.9.13),贵州贵阳人,著名数学家。负责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计算工作,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的主要工作者之ー。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运动稳定性、近似解析、机器推导公式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处于开创的地位。开辟了计算物理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6.
赵燕枫 《科学世界》2014,(11):98-99
<正>整整半个世纪前的1964年10月1 6日,我国的首枚核武器——原子弹成功爆炸。在尘封的史册中,令人动容的细节俯拾皆是。今天我们都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里装的是铀235。但要弄响这颗高科技炸弹,别的不说,光是从铀矿石提炼出高浓度的铀235,再把它放到原子弹里,就是一个麻烦无比的过程。按照当时的做法,大致是以下几步。  相似文献   

17.
张翼 《世界博览》2009,(24):62-65
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爆炸成功,打开了原子武器的潘多拉之盒。1949年8月29日,苏联塞米帕拉汀斯克大草原上,被美国人称作“乔1号”的苏制原子弹在晨曦之中引爆。数秒之后,化作了一朵巨大的彩色蘑菇云。自此原子弹几乎成了每个国家梦寐以求的终极武器。  相似文献   

18.
法国从1952年7月开始执行第一个原子能五年计划。1960年2月13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到1968年8月,用了8年半的时间试验了第一颗氢弹。这个速度是目前世界上几个核国家中最慢的。但在突破了氢弹设计原理的难关之后,发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从1971年到1974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核试验,实现了弹头的小型化,掌握了设计多弹头的窍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军事应用局,单独负责战略战术核武器的研制、试验和生产工作。经过30年的苦心经营,日前已建立起一支独立的、有效的核力量。法国的战略核力量是由陆基地地导弹、潜艇发射的潜地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组成的所谓“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19.
一 1955年8月6日是第一颗原子弹投在广岛那一天的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这一天,四百万坪(每坪约合3.3方公尺)的土地一瞬间化为焦土,大约有二十六万人丧失了性命。随之在三天后的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又投到了长崎,二百零三万坪的土地成了一片火海,七万五千八百八十四人被杀死了。因此,日本人民便毫无差别地成了由於世界上最初使用的原子弹而被大量杀害的对象。1954年3月,这一次又由於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氢弹试验,许多日本渔民染上了死亡之灰,其中一人已经丧失了生命,其他的人也在过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病会复发的心神不安的生活。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所引起的灾害,还不仅是六百万坪土地的被毁和三十三万人的死亡。在这之外,受到不堪入目的蟹状腫伤、由於白血球逐渐减少而引起了皮下出血的原子弹病的苦恼的人们,在广岛有六千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航天也由此进入了真正仰望星空的时代。"2015年12月17日上午8时12分04秒,内蒙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茫茫戈壁,凛冽寒冬,人们在寒风里中仰望苍穹。随着一声"点火"命令,发射台上喷出一团巨大的白雾,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吐着长长的火舌腾空而起,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天文卫星"悟空"送入太空。在农历猴年到来前夕,这颗与美猴王同名的卫星的发射,不仅是中国献给新一年的最佳礼物,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到空间科学探索大国的行列——"中国航天终于进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