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提出了“‘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背景、凉山民族地区高校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西昌学院为例, 介绍了“‘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即通过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两育融合,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实践教学、“双师”队伍、职业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8个方面进行实践,形成凉山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分析了该模式在凉山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中所取得的积极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
特色专业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介绍井冈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对创新人才培养及创新机制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在培养方案中以“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为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深化各项教学改革,并创造条件增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最后,针对特色专业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本文分析地方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础+应用+创新"三级能力培养体系,通过构建面向"机械工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问产业需求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练、赛、创"三层实践教学体系、"赛学结合,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研教合一,以科研促教学"教学模式等环节的综合改革,形成一套完整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多学科交叉复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所重视,但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仍关注不够,需要探索更加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井冈山大学依托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平台,通过构建基于“挑战杯”的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合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朱珉睿 《科技信息》2010,(33):275-275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思想,积极探索“学校-企业-社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规律,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的重要环节,我们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应用“以赛代训,赛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不同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过程设计。本文针对“以赛代训,赛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双向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校材料物理专业特色定位为具有一定行业工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方向立足于有色合金和光伏电池行业。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结合学科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并依据该平台,建设材料物理特色专业,从而使“物理”与“材料”理工融合,突出“课外科研实践模块”环节,培养材料物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就材料物理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人才、创业人才的重要摇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把培养“三创”人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高素质、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提出了“三阶三型三自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多种培养模式相对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一制三化”的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邓霜梅 《华东科技》2023,(1):134-136
<正>“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中电梯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模式。职业学院应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科学体制和发展途径,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出更多高层次、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电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展开探究,以期提高专业教学成效,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基础和人才保障.井冈山大学化学类专业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课程教育-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条件保障""四位一体"的学生科创能力培养体系,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内化根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针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专创融合"的课程缺乏等问题,井冈山大学机电学院在制定电气专业培养方案时,采取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进创新课程设置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使双创教育充分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流本科人才中起着关键作用.该成果依托“拔尖计划”、生物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生物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创新型生物学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将川大特色“红色文化”和求真务实、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和使命担当,加强文献阅读与实验设计训练,开设探究式和开放性实验项目以及多学科交叉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改革实践教学学业评价,构建了厚基础、强综合、促创新的生物学一流本科进阶式实践育人体系,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性、自主性、创新性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潜力得到了极大激发.  相似文献   

14.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在生物科学专业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所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主要是通过加强信念教育,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整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目前存在培养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对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业技能缺乏、创新思维不强等问题,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跨界培养理念和实践体系多元协作模式;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重庆特色手工文创产品视觉系统设计"创业实践及相关平台的融合式服务,通过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人才跨界教育特色培养机制、健全创业实践项目激励机制、实施校企研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培养机制、实施创业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认定机制等方面构架更适应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途径;研究证明:只有不断探索学科深度融合、专业精准嫁接、联动校企研协同育人造就新型人才,营造和谐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对推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独立发布以及联合发布的97份政策文件,通过文本数量、主体、内容分析以及分阶段的比较分析,得到了自“十一五”以来,国家人才培养政策重心从学科建设、引进海外人才到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的转变,体现了国家战略导向与重大需求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向推动核心“卡脖子”科技发展、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落实;协同教育类政策的重心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科技园与联合实验室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向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渡,传递了协同育人机制已从一般性的产学研结合向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转变的重要信号。新时期,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应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支撑,以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分析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更新高职课堂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理实一体课堂驾驭能力。《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训》高职课堂教学从开发课程学习任务、开发理实一体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活动和建立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六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均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创新人才是工程类应用型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武汉纺织大学润禾计划大学生创新活动为例,探讨了基于导师制的校企联合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不能脱离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这一大前提。在一个社会不同层次高校人才结构框架下,重点剖析了二本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指明传统的理论教学是创新培养的基础,需改革为传授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学生科研是创新培养的提升,要求学生掌握一套科研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托导师科研团队的高层次课题衍生出学生的创新项目,并将研究成果通过孵化团队转化为创业项目,这2种团队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是微调形成合理分工。最终构建起适用于该层次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