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协同作业的高速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数据传输结构,该结构借助于单片双口RAM(将其内部等分两部分),利用乒乓技术完成对高速实时图像数据的缓冲.整个系统中所有工作,在FPGA和DSP间分工且形成流水,比使用单片DSP建立的处理系统性能提高25%左右.该系统具有可重构性,方便其它的算法于该系统上实现.  相似文献   

2.
丁高林  郑宾  于博 《科技信息》2012,(8):134-135
针对采集系统的小型化、数据的高速抗干扰传输,本设计采用TMS320F2812作为主处理器,一方面利用外部接口(XINTF),并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EPM240T100C5N(CPLD)做译码,外扩了一片高速ADC(ADS8365),可以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另一方面通过片内的两路SCI异步串口与两片MAX3160的连接,实现了方式可配置的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下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串行数据通信(RS-232和RS-422可编程配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一种基于高速串行通信的电站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实现高速串行通信的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介绍本系统在一个小型水电站中的实际应用,电站监控系统采用功能分布结构,利用高速串行通信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开放性及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监测、控制、保护系统的通讯单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采用RS-485串行通信标准构成主从分布式通信系统的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本通信系统由于采用了RS-485串行接口通信标准(半双工),具有节省信号线及高速、远距离传输信息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高速且实时的图像数据的采集,设计了以FPGA为控制器的基于USB2.0的图像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可应用于常用的工业总线标准RS-422、串行数据总线标准RS-232以及1553B总线的图像数据采集。在具体使用中,数据为两个通道RS-422总线标准串行输入的图像数据。通过FPGA内部编程实现数据串转并,异步数据的接口,以及系统的时序与功能的逻辑设计。系统与主机之间采用了cypress的EZ—USB FX2的USB2.0的接口芯片Cy7c68013,该芯片包括slave FIFO和GPIF两种工作模式,文中也探讨该两种工作方式之间的异同以及优劣。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多路串行数据的内部传输,解决常规时钟同步所带来的时钟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在数据接收端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过采样的时钟数据恢复系统,通过介绍基于LVDS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提出了基于过采样法的时钟恢复思想、原理解决方法,分析了时钟数据恢复过程,数据传输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实现高速串行数据传输,为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传输,尤其是为多通道大数据量传输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用Visual C++6.0开发Windows98环境下串行通讯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98平台下,利用编程语言Visual C 6.0来实现串行通讯的一般方法并给出了微机与MCS-51单片机之间数据串行传送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工业参数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应用FPG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分析RS-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阐述系统总体结构,由时钟脉冲传输测试确定了外围接口。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检测的起点以实现位同步,采用8B/10B的链路编码方案,支持高速时钟恢复和数据帧同步,并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了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20Mb/s传输速率下实现了串行编码数据流沿220m双绞线电缆的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为现场原始数据监测提供了高效的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TMS320VC5410为核心的DSP开发系统的总体结构,讨论了串行A/D、D/A转换部分和利用VC5410的6通道DMA控制端口,实现信号的高速并行采样的并行A/D部分,最后介绍了应用软件的设计.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研究和学习提供一个实用化、功能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0.
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工业参数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应用FPG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分析RS-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阐述系统总体结构,由时钟脉冲传输测试确定了外围接口。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检测的起点以实现位同步,采用8B/10B的链路编码方案,支持高速时钟恢复和数据帧同步,并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了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20Mb/s传输速率下实现了串行编码数据流沿220m双绞线电缆的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为现场原始数据监测提供了高效的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