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Mo、Ti、Zr在铁铬钴变形永磁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升 《科学通报》1982,27(12):748-748
为了改善Fe-Cr-Co变形永磁合金的塑性和磁性,加入合金元素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手段。在前人的工作中曾报道加入V、Ti、Nb、Al等元素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中指出加入元素W的有益作用。这些扩大α相区的元素的加入都可以使合金的相区发生变化,使α相区扩大,γ相区缩小。在含Co 15%的合金中加入这些元素,对σ相的转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在文献[4]中通过X射线分析指出,Fe-23Cr-15Co-3V-1Ti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α→α_2 α_2转变,如果时间过长,就可能出现σ相,使磁性和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一种亚稳β钛合金Ti-B19在加热、等温及冷却过程中相转变的顺序、动力学以及组织演变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钛合金,特别是亚稳β钛合金相变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和讨论了数字化描述钛合金中析出相尺寸、形貌、分布特征的可行性以及建立合金成分、组织特征、工艺参数和服役性能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10Ni合金调幅分解的穆斯堡尔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钟大 《科学通报》1991,36(1):28-28
自从Hillert和Cahn等提出过饱和固溶体中的调幅分解理论以来,在各种合金中发现了调幅组织和调幅分解现象。作者在10Ni马氏体时效钢中发现了“粗呢状”调幅组织。但一些研究认为,调幅结构的组织并非都是由调幅分解引起的。有些合金在形核长大机制分解的产物中,也可观察到调幅组织。为了证实10Ni合金时效组织中的调幅结构是否由调幅分解引起,本文通过穆斯堡尔谱研究了该合金时效初期相分解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时效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Al合金超塑变形时的相界滑移进行了观察,并深入研究了Zn粉和Al粉压制烧结中Zn和Al相界间的扩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Zn粉和Al粉通过扩散烧结可形成共析组织,两者间的扩散行为是Kirkendall效应的一种显现,即Zn能溶入Al中而Al却几乎不能溶入Zn,在扩散烧结过程中形成的共析组织是由Zn和Al相界间形成的扩散溶解层α′在冷却过程中转变而来。最后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Zn-5Al共晶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模型:Zn-5Al共晶合金的超塑变形机制是α和β相界面滑移,而α和β相界间形成的扩散-溶解层α′对相界滑移起控制作用,含缺陷的不饱和的扩散-溶解层α′与β相结合较弱容易滑移,而当扩散-溶解层α′变厚并达到动态饱和时则不利于滑移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稀土复相Sialon中的相组成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科学通报》1994,39(6):521-521
稀土氧化物已被认为是Si,N_4基陶瓷极其有效的烧结助剂,稀土Sialon也成了目前结构陶瓷研究中极为引人注目的材料.在α′-β′复相Sialon中,稀土离子能固溶进入α-Si_3N_4结构,同时起着稳定α′-Sialon的作用.不同离子半径的稀土固溶于α′相的能力有所差异,进而也影响材料的相组成.本文对复相α′-β′-Sialon提出了用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像,辅助图象处理的方法,测定陶瓷材料的相组成.能同时对α′相,β′相,特别是晶界玻璃相含量进行定量确定.通过分析Sm-Sialon,Gα-Sialon,Dy-Sialon,Y-Sialon和Yb-Sialon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碘酸锂的一个高压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中毅 《科学通报》1981,26(15):913-913
引言 碘酸锂具有相当复杂的多形性相变,近年来对它作了不少研究。在常态下LiIO_3可以以六方结构的α相(α=5.481(?),c=5.171(?))和四方结构的β相(α=9.733(?),c=6.157(?))存在。在常压下,α相加热到240~360℃转变为β相,中间经过一个过渡的γ相,直到430℃左右熔化。Czank测定了γ相的结构属于正交晶系(α=5.324(?),b=9.428  相似文献   

7.
快速凝固Ni-47Al合金调幅组织的T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伟  林栋梁  孙宝德  陈达 《科学通报》1997,42(11):1219-1222
B2结构的NiAl具有高熔点、低密度和优异的耐蚀性能,因而有希望成为一类新型的高温结构材料。但低的室温塑性是这类材料走向实用化的主要障碍。采用快速凝固的方法细化晶粒是已知能有效地改善其室温塑性的方法之一。Gaydosh等研究了熔体旋转快速凝固NiAl薄带,性能测试表明NiAl快速凝固后的弯曲断裂应变从铸态的0增加到0.9%~1.3%,进一步在1273K退火1h后应变提高到2.25%,热处理能够明显地提高塑性表明存在其它因素影响快速凝固NiAl合金的塑性,但这一问题却一直未能澄清。近年来,随着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相继在快速凝固的强有序化相Ni_3Al,Ti_3Al,FeAl等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中发现存在亚稳组织,同样作为强有序化相的NiAl,由于其有序转变的临界温度与液固温度基本重合,因而尚未见在单相成分范围内存在亚稳组织的报道。最近,我们发现接近化学计量的快速凝固NiAl合金中存在亚稳的调幅组织,而这一现象尚未见前人报道。另外,亚稳的调幅组织的发现也使热处理提高快速凝固NiAl合金塑性的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阮莹  代富平  魏炳波 《科学通报》2006,51(22):2607-2611
在Cu-14%Ge, Cu-15%Ge, Cu-18.5%Ge及Cu-22%Ge合金的深过冷实验中研究了z相的的快速生长, 四种合金分别获得202 K(0.17TL), 245 K(0.20TL), 223 K(0.20TL)及176 K(0.17TL)最大过冷度. 随合金中Ge含量的增大, 小过冷样品的凝固组织发生“α(Cu)枝晶+包晶相ζ→包晶相ζ→ζ枝晶+(e+ζ)二元共晶”的转变. 大过冷样品的凝固组织则发生“碎断α枝晶+包晶相ζ→包晶相ζ→ζ枝晶+ε相”的转变. 对包晶相ζ中Ge含量进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证实深过冷扩展了α枝晶的固溶能力, 从而使ζ相中Ge含量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减小. 由包晶相ζ组成的Cu-18.5%Ge合金中由于深过冷抑制了ζ相在晶粒交汇处的成分扩展, ζ相的Ge含量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郑建宣 《科学通报》1966,11(3):121-121
本文简要报导我们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的铝-镉-铜三元系合金相图固相室温截面。我们的工作分两步进行:首先测定了此相图的富铜角(<30wt%~*Al及<30%Cd),然后对整个相图进行了探讨,并对前一步工作做了修正。测定的结果如图1所示。此室温截面由10个单相区(卽α,β,γ,γ_2,δ,δ′,ζ_2,η_2,θ,ε),18个双相区(卽α+β,α+γ,α+γ_2,α+δ′,γ_2+δ′,γ+β,γ+δ′,γ_2+δ,δ+ε,ε+γ_2,Cd+ε,Cd+ζ_2,Cd+θ,Cd+η_2,δ′+ε,θ_2+θ,ζ_2+η_2和θ+Al),和10个三相区(卽α+β+γ,α+γ+δ′,α+γ_2+δ′,δ′+ε+γ_2,δ+γ_2+ε,Cd+ε+δ,Cd+ζ_2+δ,Cd+ζ_2+η_2,Cd+η_2+θ和Cd+θ+Al)所构成。所有单相与三个二元系的单相  相似文献   

10.
β晶型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史观一 《科学通报》1981,26(12):731-731
全同立构聚丙烯可以以多种晶型结晶。α或单斜晶型是最稳定与最常见的一种。γ或三斜晶型一般在高压下结晶时生成。β或六方晶型存在于商品聚丙烯中,但其含量甚少。Leugering发现少量喹吖啶(quinacridone)染料E3B是β晶型聚丙烯的成核剂,加到聚丙烯中可得到较多的β晶型,但其中仍有不少α晶型同时存在。已发现的其他β成核剂的效果均不如E3B。世界上到现在为止,尚无得到纯β晶型聚丙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延忠 《科学通报》1992,37(3):230-230
我们改进的新型铁基微晶合金Fe_(73.1)Cu_(1.2)Nb_(3.2)Si_(12.5)B_(10)具有相当优良的综合软磁性能,对这类微晶合金显微组织的X射线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退火态的晶化后的显微组织由α-FeSi固溶体和非晶态晶界相组成,α-FeSi固溶体具有超细晶粒尺寸。 本文报道用Mssbauer效应对Fe_(73.1)Cu_(1.2)Nb_(3.2)Si_(12.5)B_(10)的原始制备态和退火态显微组织的研究,为了比较,同时对Fe_(77.5)Si_(12.5)B_(10)合金的原始制备态和退火态也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晔 《科学通报》1990,35(8):595-595
聚偏氟乙烯(PVF_2)具有丰富的晶相结构,在四种晶相中(α、β、γ和δ相),β晶相最为重要,因其与PVF_2的压电性和热电性直接相关。近年来,对PVF_2β相结构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少数与PVF_2热力学相容的聚合物之一。对其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晶相结构的研究却少见报道。本工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方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MMA对高取向PVF_2薄膜β相结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塑性变形和化学处理方法在Ti6Al4V合金上制得一种新型多孔纳米晶体的表面结构特征,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成骨细胞在纳米Ti6Al4V 合金表面的黏附情况.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与纳米表面、光滑表面钛合金共培养, 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RT-PCR分析等, 观察成骨细胞在不同材料表面的黏附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与普通钛合金相比, 纳米表面钛合金早期就能使成骨细胞伪足伸展良好, 促进成骨紧密贴壁和早期融合; 与细胞黏附相关的Integrin β1的表达也高于普通钛合金, 这为将纳米技术应用到人工关节等植入器械领域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快速凝固Co-Sn合金的组织形态与电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锦锋  王楠  魏炳波 《科学通报》2004,49(20):2040-2044
采用单辊实验技术研究了 Co-Sn 二元合金的急冷快速凝固行为, 并通过将金属熔体热传导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相耦合, 理论计算了液态合金的冷却速率. 实验发现, Co-20%Sn亚共晶合金的初生αCo 相的生长形态对冷速变化十分敏感, 低冷速下在合金条带中部会形成一定厚度的柱状αCo 枝晶区. 随着冷速的增大, 柱状晶区减小并逐渐趋于消失, 凝固组织以均匀细小的αCo等轴晶和分布于其间的γCo3Sn 相为特征. Co-34.2%Sn共晶合金形成了全部的不规则共晶组织. 随着冷速的增大, 一方面两种合金组织明显细化, 均匀性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晶体缺陷数量增多, 对自由电子的散射作用增强, 从而导致电阻率的显著增大. 晶界散射系数r→1, 可使用M-S模型对快速凝固Co-Sn合金的电导特性进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5.
李阁平 《科学通报》1995,40(7):664-664
Ti-5.3Al-4.2Sn-2Zr-1Mo-0.25Si-1Nd钛合金(简称Ti-55合金)是我国自行研制,工作温度为550℃的高温耐热钛合金.使用Ti-55合金对飞机发动机设计,飞行性能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在Ti-55合金中,稀土元素Nd形成弥散分布、稳定性高的稀土相颗粒,显著提高合金性能.近几年来,对稀土相在Ti-55合金中形貌特征,及稀土相对Ti-55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等均进行过研究,但对稀土相析出的本质尚缺乏了解.本文利用Miedema理论模型,计算合金混合热,获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郭常霖 《科学通报》1964,9(5):459-459
碳化硅是典型的多型性化合物。除立方结构的β-SiC 外,在已发现的67种α-SiC 多型体中进行过详细晶体结构分析的仅24种。它们分属三种空间群:C6mc、R3m 和 C3m,其中15种属于 C3m 空间群。α-SiC 多型体的晶体结构可以看作是 Si-C 原子层按不同的密堆积方式排列而成的。它们的晶体结构可以用(1120)截面的 Z 字形序列来表示。Ramsdell 假定 SiC 多型体晶体结构的 Z 字形  相似文献   

17.
卫英慧 《科学通报》1997,42(20):2238-2238
时效硬化Cu-Ti合金因其相变涉及到原子的短程有序化、调幅分解和长程有序化等复杂过程而成为连续相变研究的重要合金,上述每一相变行为存在与否及其发生的顺序目前仍存在很大分歧.针对上述问题,作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Cu(-2%,3%和4%(重量百分数))Ti合金经固溶处理后,不同温度时效试样的相变过程,其结果支持了Biehl等人对该合金的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Cu-Ti合金时效过程中除出现已经实验所证实的Dl_a型(Ni_4MO)的Cu_4Ti有序相(其电子衍射斑点如图1(a))外,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一般是通过改变组织结构的微观形态,从而使得零件的宏观性能得到改进,整体而言,工件热处理缺陷是以微观为主宏观为辅,微观结构的检查需要通过仪器才能实现。文章对工件在加热阶段、冷却阶段以及加工过程和后续处理中产生的缺陷和防范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赵磊  张丽霞  田晓羽  冯吉才 《科学通报》2010,55(20):2051-2055
通过一种胶接辅助钎焊连接方法, 采用自制活性胶做表面改性剂, Ag-Cu共晶箔和纯Cu箔做中间层, 对石英纤维增强氧化硅复合材料和因瓦合金进行了钎焊连接.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接头的微观组织、界面成分及接头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胶接辅助钎焊连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石英纤维增强氧化硅复合材料与因瓦合金的致密连接, 接头界面处形成多种生成相, 包括TiO, Si, TiC, Fe2Ti, Cu(s,s)和Ag(s,s). 当钎焊温度为850℃, 保温时间为15 min时, 接头界面结构可表示为: QFSC/TiO+Si+Cu(s,s)+Ag(s,s) +TiC/Cu(s,s)+Ag(s,s) +Fe2Ti/ Invar, 接头抗剪强度可达44 MPa. 当钎焊温度升高或降低时, 接头的抗剪强度均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0.
抗原特异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基因修饰T细胞已被应用于肿瘤、病毒感染过继免疫治疗研究,取得了鼓舞人心的结果,但在结核上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38kD抗原刺激人CD4+,CD8+T细胞,通过分析刺激前后T细胞TCR互补决定区3(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3,CDR3)谱型,从CD4+,CD8+T细胞中分别筛选出38kD抗原特异的TCR Vα11,Vβ8和Vα3,Vβ8基因家族T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获得其α,β链全长基因并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重组载体pMX-β8-IRES-α11-GFP(pβ8α11)和pMX-β8-IRES-α3-GFP(pβ8α3),分别转染初始CD4+,CD8+T细胞,检测其体外抗结核抗原活性.结果显示,TCR基因修饰的CD4+,CD8+T细胞均表达外源性TCR,不仅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且介导免疫效应功能,表明结核抗原特异TCR基因修饰的T细胞具有应用于多药耐药结核患者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