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代和德莱塞在各自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类女子,她们善良、纯洁、坚忍、宽容,勇于牺牲,是两位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德莱塞的《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就是这样完美女性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从她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命运悲剧及根源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透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爱玛·高德曼的女性主义对巴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金把高德曼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介绍到中国,并在自己的创作中逐步以她的思想思考中国现代女性的前途和命运。在《爱情三部曲》中,巴金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是民粹主义式的女革命者。到了《寒夜》,巴金用高德曼女性主义中理想女性的观点重估了所谓新女性形象,用曾树生的生活悲剧,从反面阐释高德曼的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3.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安娜,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塑造了爱玛这个女性形象。作为大胆追求爱情的悲剧女性,无爱的婚姻与强烈的爱情追求的矛盾,纠结于社会因素的情感困境,都无可厚非地成为了她们走向各自归宿的缘由。  相似文献   

4.
巴金的前期作品大多着力于展现封建大家庭以及其内在的社会性悲剧.作为”激流三部曲”的续篇之作,《憩园》以另一种创作风格和叙述角度,展现了三个不同家庭的悲剧际遇,其巧妙的构思、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充满强烈对比的人物形象塑造,合铸并深化了整部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形成了不一样的艺术风貌.这使得《憩园》在巴金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了重要意义;而同时,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底蕴更加深了《憩园》整体叙事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分析小说《喧哗与骚动》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影子性",探讨美国清教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可以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些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塑造的众多“疯女人”形象,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受害女性的典型代表。通过展示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男权社会的残酷压迫,以及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戕害,从而唤醒女性的强烈反抗意识,使其自觉勇敢地追求自身的主体地位,明确女性的解放不该只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力,共同摆脱来自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袭的束缚,争取合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王世银  李曦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28-30,53
鲁迅的小说《祝福》与方方的小说《奔跑的火光》同属于农村题材,都关注中国农村女性的生存境遇,塑造了不同时期下两个农村女性悲剧典型形象。如果说,祥林嫂的悲剧是那个时代女性群体命运悲剧的话,那么英芝的悲剧则是女性个体在当下自我迷失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和《"锻炼锻炼"》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仙姑"和"小腿疼"这两位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用戏谑的、喜剧化的人物表现手法,揭示了在新时代环境下传统女性陈腐落后的陈规陋习。与此同时,赵树理在戏谑的、喜剧化的表层之下,对农村宗法制的文化语境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亦对心灵遭到扭曲的妇女之悲剧命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  相似文献   

9.
紫姬是《源氏物语》众多妇性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位完美女性,作者紫式部通过紫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紫式部心目中理想女性构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同时,紫姬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最为深刻地体现了紫式部对女性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王兴珂  聂媛媛 《科技信息》2013,(12):169-169
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女性形象。苔丝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社会中,在当时多数女性作为第二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揭示了造成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各种原因。苔丝有着丰富的性格特征,她生性淳朴善良、执著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这些追求和反抗又缺乏独立的女性意识,所以她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12.
程蔚 《枣庄师专学报》2015,32(1):131-133
中西古典悲剧根植于各自的文化土壤,产生和发展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之中,无论是东西方的古典悲剧,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意欲通过中国地方小戏《徽州女人》和欧洲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对悲剧女性的对比研究,来解读中西悲剧精神、围绕悲剧女性所设置的音乐主题和抗争内涵。  相似文献   

13.
《汉宫秋》中所塑造的王昭君既不同于历代文学伤口中中含悲抱怨的昭君, 又有别于我国早期古典悲剧中薄命红颜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刚柔相济、深明大义、包含着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的具有悲剧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他最重要的一部文学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其中体西用、儒道合一的女性观。分析这部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林语堂独特而完美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作家按照男性标准去塑造的,这种形象带有性别偏见与误解。因此,从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分析女性形象对解读女性主义是大有裨益的。在美国文学史上,《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坚韧不拔的女强人形象。米切尔夫人通过其生花妙笔去诠释其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本文通过分析斯嘉丽的价值观以及对待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态度来解读女性主义的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对男权统治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黄哲伦是一名美籍华裔文学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他的《蝴蝶君》是一部解构《蝴蝶夫人》的剧作,成功地塑造了在幻想和现实冲突中煎熬并最终走向自杀悲剧的伽利玛形象。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伽利玛这一心理悲剧式的人物,可以发现,造成伽利玛心理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伽利玛自己的幻想,还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根源,即西方殖民主义和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17.
论“激流三部曲”中觉新三兄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金先生在《家》、《春》、《秋》三部曲中对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着墨最多、倾注感情也最多 ,通过他们三兄弟不同的性格 ,以其产生的不同命运 ,作品塑造了新时代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描写的特点、成就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塑造了众多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其间所蕴藏的文化与社会内涵,一直为研究者们津津乐道。作品中所雕刻出的女性群体,林林总总间个个形象丰满,有血有肉,她们不仅打破了传统作品中女性塑造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还成功地用其“真实的复杂“性格成就了一片以待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典范作品,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史诗性作品.柳青在两部《创业史》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能够看到柳青对这场革命带给女性的冲击的深度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柳青也深刻认识到女性的真正自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他用梁秀兰、赵素芳两个人描绘了女性生存的真实状态;用徐改霞的最终进城寄托了对女性真正自主的思考和期望;用王亚梅充分展现了走出家庭的女性的魅力,全面体现了柳青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20.
袁学琴  陈兵 《科技信息》2007,(31):251-251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托马斯·哈代不仅对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男权传统限定下的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超越了男权传统的女性角色特征,充分体现出男性作家所特有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哈代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