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与对氨基苯甲酸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H4L),并以此为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Sm3+、Gd3+、Eu3+和过渡金属离子Mn2+、Fe3+组装得到系列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与结构的表征,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M(HL)?3H2O(M=Sm3+, Eu3+,Gd3+,Fe3+)或者M(H2L)?3H2O(M=Mn2+).配合物Gd(HL) ?3H2O的荧光发射光谱中没有离子特征谱图,而配合物Eu(HL)?3H2O在618nm处5D07F3跃迁的发射峰最强.配合物Gd(HL)?3H2O的弛豫率为7.43mmol/(L?s),体外弛豫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溶液法合成了双核铽配合物[Tb(2,3-DFBA)3(2,2′-bipy)]2(2,3-DFBA=2,3-二氟苯甲酸根,2,2′-bipy=2,2′-联吡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在配合物中,2个Tb3+离子被4个2,3-二氟苯甲酸根以桥联双齿的方式连接;每个Tb3+离子的配位数为8,分别与4个桥联双齿2,3-二氟苯甲酸根的4个氧原子,1个螯合双齿的2,3-二氟苯甲酸根的2个氧原子以及1个2,2′-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配位.该配合物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强烈的绿光,其荧光光谱在489、545、583和618 nm处出现4条谱线,这是由Tb3+离子的5D4→7Fj(j=6~3)跃迁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以2,2′-二硫代二苯甲酸为配体,分别与铜(Ⅱ)、钴(Ⅱ)、镍(Ⅱ)合成了三种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CP发射光谱和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并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2′-二硫代二苯甲酸与与铜(Ⅱ)、钴(Ⅱ)、镍(Ⅱ)形成摩尔比为1∶1型配合物,三种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配合物热稳定性为:镍(Ⅱ)和钴(Ⅱ)高于铜(Ⅱ).  相似文献   

4.
利用4-巯基苯甲酸(4-H2SBA),乙醇钠与三烃基锡在1:1:1的摩尔比下反应,合成了四个4-巯基苯甲酸的三烃基锡(VI)衍生物:R3Sn[S(C6H4CO2H)](R=CH3-1;n-Bu-2;Ph-3;PhCH2-4),与二烃基锡在1:2:2的摩尔比下合成了两个4-巯基苯甲酸的二烃基锡(VI)衍生物R2Sn[p-S(C6H4CO2H)]2(R=n-Bu-5;Ph-6)。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配合物1-6都是通过4-巯基苯甲酸上S原子而不是羧基上的O原子与锡配位。这一配位特征也被配合物3和5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所证明。此外,晶体结构分析还表明,配合物3是一个通过分子间O-H...O氢键作用形成的二聚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铈(Ⅳ)-3,4-二羟基苯甲酸配合物的极谱性质,测定出该配合物的组成为1:4;pH为9.75时的表观稳定常数β_4为3.8×10~(13),经副反应系数校正得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β_4=1.7×10~(32)。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2,4-二羟基苯甲醛、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5-溴水杨醛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分别与3,4-二氨基苯甲酸反应,通过缩合制得3种3,4-二氨基苯甲酸缩取代水杨醛Schiff碱配体,然后由Schiff碱配体分别与Co(Ⅱ)、Ni(Ⅱ)、Cu(Ⅱ)、Zn(Ⅱ)的乙酸盐反应制得相应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高氯酸镝二苯亚砜 ( DPSO)和不同物质量比的高氯酸镝 ( )、钬 ( )二苯亚砜搀杂配合物 Dyx Ho1-x( DPSO) 7( Cl O4 ) 3.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IR谱、粉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配合物中 Ho3+ 对 Dy3+ 发光有敏化作用 ,当掺入 2 /1 0 0 0的 Ho3+ 时即对 Dy3+ 的发光产生敏化 ,并研究讨论了 Ho3+ 对 Dy3+ 敏化的浓度范围及敏化机理 .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化合物2,2’-二硫代二苯甲酸乙腈化合物[(H2DTBB)·(CH3CN)]n(1),H2DTBB=2,2’-二硫代二苯甲酸],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1.6423(3)nm,b=1.2785(3)nm,c=2.1119(4) nm,β=109.12,V=4.1897(15) nm3,Z=4.该化合物是由邻巯基苯甲酸经原位合成H2DTBB与溶剂分子乙腈构成,分子间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链接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同时还测定了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光谱.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6种以邻、间、对甲基苯甲酸(o-,m-,p-MBA)为第1配体,1,10-邻菲口罗啉(phen)为第2配体的铽及钇掺杂铽的三元和四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室温下记录了这6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比较了第1配体的改变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及非荧光稀土离子Y3+与配合物中的发光离子Tb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三元配合物和3种四元配合物均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各配合物的相应跃迁发射峰位基本上没有变化.3种三元纯铽配合物在489 nm和545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均按邻、间、对位的顺序依次增强;3种四元掺杂配合物中掺杂离子Y3+对配合物中Tb(Ⅲ)在489和545 nm两处的强发射均表现为荧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10,其在CH3OH溶液中属于非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稀土与间硝基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RE=Nd,Sm,Tb,Gd)与间硝基苯甲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phen.nH2O(n=0,1)和REL3bipy.K.nH2O(n=2,4,).并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合成3,5-二碘水杨醛缩-2-氨基苯并噻唑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Cu,Zn,Ni,Co)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UV和IR吸收光谱、TG-DTA分析和摩尔电导率方法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基本性质;通过荧光发射光谱、黏度及其与溴化乙锭(EB)的竞争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CT DNA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M(NO3)L·H2O;配合物与CT DNA的作用方式为插入模式.另外,4种配合物对藤黄微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高于配体.  相似文献   

13.
首次用Cu(CH3CN)4ClO4与新型配体9'-(4,5-二烷基硫-1,3-二硫杂环戊烯-2-叉)4',5'-二氮杂芴合成了两种Cu(Ⅰ)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光谱的测定.提出了一维链状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硝酸钕与对羟基苯甲酸(HOC6H4COO)和咪唑(C3H4N2,简称Im)在95%乙醇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HOC6H4COO)4(C3H4N2)2·4H2O,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TG-DTG曲线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利用Satava-Sestak积分法和Achat-Brindley-Wendworth微分法对脱水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出脱水阶段动力学方程为da/dt=A/β·e-E/RT{(1一α)[-IN(1-α)-2]/3}.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试验发现标题配合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稀土铕 [Eu(III)]-苯甲酸[HL]二元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FS)、红外光谱分析(FT-IR),推测其化学组成为EuL1.5(OH)1.5.X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配合物是与配体结构完全不同的新的晶体物质.扫描电镜分析(SEM)结果表明苯甲酸铕配合物为微小粒子,晶粒大小约为50~100 nm.热分析(TG-DTA)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70 ℃以下稳定性较好.荧光光谱分析(PL)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铕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6.
首次用Cu(CH3CN)4ClO4与新型配体9ˊ(4,5-二烷基硫-1,3-二硫杂环戊烯-2-叉)4ˊ,5ˊ-二氮杂芴合成了两种Cu(I)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光谱的测定。提出了一维链状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铕、苯甲酸(C7H6O2)和1,2-二(4-吡啶基)乙烯(C12H10N2)的固态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C7H5O2)(3C12H10N2)(H2O)3;用红外光谱和荧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在室温受激发射红色荧光;用TG-DTG法研究了它的热分解行为;用"非模型等转化率法"研究了热分解脱水过程的动力学,获得其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数值范围、最可机理函数和模型函数.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Eu^3+与对羟基苯甲酸、1,10-邻菲哆啉(phen)的具有新型结构的稀土配合物.通过TEM,元素分析,IR,XRD,TG,UV及荧光光谱对其表观形貌、粒径尺寸、组成结构以及荧光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其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稀土配合物呈球形形状,粒径尺寸在100nm左右;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结构式为:Eu(HOC6H4COO)3(phen)H2O.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分剐与稀土铕^5Do→^7FJ(J=0,1,2,4)的跃迁相对应,最强发射峰位于616.3nm处,表明稀土配合物在结构上是非中心对称的.  相似文献   

19.
以高氯酸镍、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Ni_2(C_(10)H_(12)O_4)(C_(15)H_(11)O_2)_2]·3H_2O,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其变温磁化率(2~300K)的测定结果表明桥联双核Ni~(2+)配合物为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交换参数为J=-1.04cm~(-1),Weiss常数θ=-2.5 K.  相似文献   

20.
以2,4-二氯苯氧乙酸(HD)为配体,合成了新的铽、镝的二元、三元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元素组成,并对其进行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的通式为RED3H2O、RED3 phen(RE=Tb、Dy;D=2,4-二氯苯氧乙酸根;phen=邻菲罗啉);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二元配合物在140℃左右失去结晶水,三元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配合物TbD3H2O、TbD3phen具有荧光性能,配合物DyD3H2O、DyD3phen不发光;并进一步讨论了掺杂Y3+离子、Eu3+离子对三元配合物TbD3 phen荧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