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不仅是我们民族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受荆楚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影响,在特定的时代体现着他的深刻。荆楚先贤作为研究对象受到鲁迅的评价和批判,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也作为一种资源出现在鲁迅的作品中,影响着鲁迅的创作和价值观。鲁迅的思想在先贤们的基础上既有继承,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社戏》在中学课本的编排和教授为例,来讨论老师们如何深入鲁迅的博大精深,而又能深入浅出与学生,同时找到鲁迅作品与孩子们的契合点。中学老师们最困惑的是如何完成课程单元要求的艺术熏陶之责,而在鲁迅的《社戏》中又缺乏对京剧艺术的正面倡导性文字,甚至有人会认为鲁迅在讽刺中国传统艺术。真是如此吗?深入鲁迅复杂的思想内涵,并且要清楚中国现代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语言环境,是老师备课之必需。只有在清楚了鲁迅大"我"的精神批判之后,才能"大悟"鲁迅在颂扬小"我"听戏经历的美好之本。以对大"我"小"我","看"与"听"的二重叙事手法的把握,来引导学生掌握鲁迅的为文技巧,贴近鲁迅的思想,走进中国现代思想、民族精神的追求中,是为本文之旨。  相似文献   

3.
王焕林 《科技资讯》2010,(36):240-240
鲁迅的小说是揭露封建传统文化的"吃人"思想,《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揭示中国人的国民性和劣根性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阿Q的被奴化、阿Q的精神支柱(精神胜利法)、阿Q的造反,都深刻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沉闷与无奈。作为精神界的思想领袖,鲁迅指出:奴才的反抗最终还是瓦砾场上修补老例。要走出这个怪圈,只有推翻这吃人的筵席,毁坏这厨房,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鲁迅对革命者的关注和思考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他笔下的启蒙者形象,既是身边无数革命者命运的高度提炼,也是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后来者很少有人能够像鲁迅那样真诚深刻地剖析他人和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在我们探讨鲁迅笔下的"启蒙者"形象,既为了高度还原启蒙者的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也为了讨论在历史困境中如何寻求一条有效的启蒙之路。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及创造社一班人应合着时代的需要,顺应着时代的大潮,带着满身的青春的气息,强烈地表现了"我的我要爆了"的个性精神,发出了真正的"自我觉醒之绝叫"。在《女神》中,郭沫若以火热的激情,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雄浑的格调,在新诗坛塑造了一个敢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要不断的毁灭,不断的创造",足以把日月星辰和"全宇宙来吞了"的"大我"形象。向整个世界发出电闪雷鸣般的呼喊。如果说,鲁迅是以一个思想家的风范,在当时的中国站在时代思想的峰巅上,以理性的力量向国民发出启蒙的呐喊;那么,郭沫若及创造社一班人,则是站到了时代情感的峰巅上,以充满情绪的力量而向世界发出的放号和冲击。如果说,郭沫若等人在当时对于社会的理想与光明的未来还是较为模糊而不能作出什么很具体的描摹的话。那么,他们在个性解放这一五四精神的大方向上则从实践上达到了十分具体明确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及创造社一班人应合着时代的需要,顺应着时代的大潮,带着满身的青春的气息,强烈地表现了"我的我要爆了"的个性精神,发出了真正的"自我觉醒之绝叫"。在《女神》中,郭沫若以火热的激情,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雄浑的格调,在新诗坛塑造了一个敢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要不断的毁灭,不断的创造",足以把日月星辰和"全宇宙来吞了"的"大我"形象。向整个世界发出电闪雷鸣般的呼喊。如果说,鲁迅是以一个思想家的风范,在当时的中国站在时代思想的峰巅上,以理性的力量向国民发出启蒙的呐喊;那么,郭沫若及创造社一班人,则是站到了时代情感的峰巅上,以充满情绪的力量而向世界发出的放号和冲击。如果说,郭沫若等人在当时对于社会的理想与光明的未来还是较为模糊而不能作出什么很具体的描摹的话。那么,他们在个性解放这一五四精神的大方向上则从实践上达到了十分具体明确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7.
鲁迅论嵇康     
在我国古代的诸多作家中,嵇康似乎特别受到鲁迅先生的重视和偏爱。鲁迅不仅亲自校点了《嵇康集》,而且在文章中对嵇康的思想和为人给以高度评价,特别是对嵇康惨遭司马氏集团杀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不朽的名著中,鲁迅怀着深沉的悲愤写道:“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  相似文献   

8.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了对“人文精神”讨论的热潮.王晓明教授据此编了一部《人文精神寻思录》,在一些学者们的讨论文章中,隐约地曲折地表现出对鲁迅的否定,他们认为鲁迅的作品与社会政治关系密切,缺乏终极关怀,鲁迅精神中缺乏人文精神,并怀疑今天学习鲁迅精神的意义.本文认为鲁迅精神中体现了人文精神,鲁迅精神对当代人文精神的生成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中、韩、日三国受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的影响及现当代的韩、日两国的研究热点展开研究,分析并概括出韩、日两国不同政治及文化背景下鲁迅研究的不同特点。认为韩国从"殖民地斗士的思想与精神"和"反封建的领袖"两方面来研究鲁迅,表现出人类的情怀,东亚意识和人类意识,研究主题由"革命家鲁迅"转移到"文学家鲁迅",发展了研究纯粹文学的趋势;日本通过丰富的考证和资料奠定了研究鲁迅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新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主体。他们生活与成长的时代,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在这一时代背景影响下,他们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善于接受新事物,注重社会实践。我们应在把握"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心理关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透过鲁迅经典意义的嬗变,可以探讨它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互文关系。在1920年代前期,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在反封建。"左联"时期,一些左翼理论家强调鲁迅思想转变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这为双方的争论埋下了伏笔。毛泽东则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概念,使鲁迅与左翼文学获得了同一性,同时也证明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到19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呐喊》与《彷徨》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19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趋于多元化,鲁迅研究影响力下降,但鲁迅的意义是不会消散的。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与社会的动荡和中西文化冲突导致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鲁迅步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在尼采学说和拜伦、雪莱、裴多菲等诗人"摩罗"精神的烛照下,鲁迅形成了反叛的个性主义思想,并坚持终生,成为其创作的精神内核.在这一精神因素影响下,鲁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与西方文化的对比提出了"立人"的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新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略论嵇康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也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嵇康就是这一时代的风流人物。《晋书·嵇康传》说他:“有奇才,远迈不群”,“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嵇康被捕后,有三千太学生上书司马昭为他求情,请以为师,甚至有人要陪他去坐牢。嵇康死后,留下了不少著作,其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伦理思想甚为丰富。笔者不揣冒昧,将自己对嵇康的一些看法写出,求正于读者和方家。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品主题思想的深邃是众所周知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严厉抨击和批判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教育制度、封建礼教,表现其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对劳动人民深厚的感情:同情──赞美──热爱;对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热情向往与追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紧紧抓住鲁迅作品的这些主题内涵,对学生循循善诱,达到学习鲁迅作品的真正目的。其一,明确主题法。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铸就了鲁迅作品的血脉,这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体现。作品中隐含的鲁迅的思想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现今,学生对鲁迅作品的主题往往存在模糊认…  相似文献   

15.
从逻辑角度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典型命题论证进一步认真分析与研究,旨在说明嵇康以哀乐"名""实"之辩来阐述"声无哀乐"的思想认识的合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的阮籍和嵇康,失去了实现政治理想抱负的社会环境,于政治上处于失意状态。对于现实的苦闷、生存的困境,阮籍和嵇康力求从隐逸生活中寻求精神的解脱、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但现实的束缚使他们的超越异常沉重。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过客》中的“过客”“少女”“老翁”三个人物的形象内涵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鲁迅内心三个“自我”的象征。而鲁迅小说中那些主体感情色彩极浓的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无疑和鲁迅的精神内涵一脐相连,他们身上大致体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变迁历程,折射了鲁迅在不同时期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甚至人生经历。这里将鲁迅笔下主体性极强的人物分为过客型、过客——老翁型、少女——过客——老翁型三类。紧扣过客的精神内涵,重点论述前两类人物类型,阐释他们的“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的生存方式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通过茅盾、鲁迅三十年代杂文的比较,探讨他们的杂文在思想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敏锐地反映现实,是茅盾和鲁迅的杂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第一个共同特征。三十年代是民族危难深重的时代,侵略与反侵略,投降与反投降的斗争尖锐激烈。茅盾和鲁迅一样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抨击日本侵略者。他的许多杂文控诉了日寇的血腥罪行,喊出了人民的愤怒吼声,如《血战后一周年》,《紧抓住现在》,《惊人发展》等。他的《把握住几  相似文献   

19.
"90后"大学生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在他们的自我思想认识、自我行为能力以及对社会认知能力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建符合现实特征的教育管理模式,本文力图以小组社会工作模式为切入点,以实际运用为依据展开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力图为发展和完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屠格涅夫和鲁迅是两位自觉"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小说家。屠格涅夫以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勾勒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鲁迅则以几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也存在着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