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为了对矿井井架基础进行沉降预测,介绍了灰色预测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与模型精度评定方法,阐述了采用等维新息模型进行沉降数据分析的特点;并以某煤矿矿井井架基础沉降监测为实例,利用等维新息模型对其沉降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了等维新息模型的合理维数,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并得到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矿粉库存量预测问题,结合灰色系统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集成的库存量集成预测方法.根据库存量历史数据,分别建立基于残差修正的等维新息GM(1,1)模型与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p,d,q);采用基于信息熵的方法对2种模型进行加权集成;分别采用单一模型与集成模型对铁矿粉库存量进行预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集成预测模型实现库存量的准确预测,在3种模型中预测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以辽宁省十一五硕士研究生招生预测分析为切入点,在灰色系统GM(1,1)模型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提出了修正因子计算方法,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招生预测模型。等维新息模型的引入,使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神经网络预测城市用水量的等维新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用水量的变化特点,选取能充分体现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等维新息数据文件,并合理选取望输出,建立了城市用水量预测的神经网络等维新息模型。经实例验证,并与其他预测方法比较,该模型预测误差小,可满足水源规划等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灰色理论中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分析积分重构GM(1,1)模型,将积分获取背景值的方法应用到新息和等维新息模型中,并且将模型的适用范围从等间距进一步扩展到非等间距。通过实例比较了新息和等维新息模型,结果表明:新息模型将预测的新信息补充到原始序列,能很好的反映系统的发展;而等维新息模型随着系统的发展,不仅添加新信息,而且除去老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比仅仅添加新信息的方式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这些结论丰富了灰色系统的模型,为灰色理论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引入修正因子的研究生招生等维新息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以辽宁省"十一五"硕士研究生招生预测分析为切入点,在灰色系统GM(1,1)模型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提出了修正因子计算方法,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招生预测模型.等维新息模型的引入,使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用于长期负荷预测时的局限性,针对电力系统需求增长的特点,提出了灰色改进等维新息GM(1,1)模型,对江苏电网的用电量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等维新息GM(1,1)模型进行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高于一般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给出了程序框图与测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在GM(1,1)模型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生成紧邻生成序列.利用组合预测思想,结合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改进后的灰色模型做进一步的优化修正,同时引用新陈代谢灰色模型理论成为BP-GM(1,1)等维新息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两种预测方法的优势,适当的减小了单个模型预测时的误差.数据拟合结果表明:BP-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该模型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花生产量的中长期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方法】首先,以中国2010—2020年花生产量数据为研究样本,在传统灰色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加权滑动平均处理,建立滑动灰色模型;然后,利用马尔可夫链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滑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最后,采用新陈代谢的思想,对原始数据序列做等维新息处理,构建新维滑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结果】新维滑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比滑动灰色模型和滑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分别降低了80.00%和48.89%,并预测出未来5年中国花生产量将以2%左右的增长率增长。【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农作物产量预测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这一问题引入残差修正在采用马尔克夫过程确定预测值的残差修正值正负号的基础上通过对灰色GM(11)模型得到的模拟值和预测值进行修正构建了基于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模型。以大气自然老化环境下LDPE棚模的拉伸强度的预测为例研究所建模型在塑料老化行为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由所建模型得到的LDPE棚模老化18个月和21个月的拉伸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4.96%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灰色GM(11)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3.40% 和6.75%)可用于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马尔克夫的灰色残差GM(11)模型所需实验数据少预测精度高为塑料老化行为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易而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详细地讨论了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动态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建模过程,并成功地将等维新息和等维灰数递补两种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应用于大坝变形的预测预报。实践证明,等维新息动态预测由于实时地加入了新的信息,提高了灰区间的白色度,预测效果最好;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利用了序列建模的结果,淡化了灰平面的灰度,使预测结果有所改善;GM(1,1)模型由于是静态地反映系统的变化趋势,预测的精度最低。因此,动态灰色预测模型在大坝变形的预测预报中比静态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GM(1,1)模型分析股价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M (1,1)等维新陈代谢模型来分析股价短期趋势 ,并根据GM(1,1)等维新陈代谢模型显示的趋势变化 ,指出了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波动条件的公交客运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预测公交客运量中存在误差过大的问题,结合公交客运量随机波动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残差序列进行再处理,构造新的数据序列,构建GM(1,1)改进预测模型对公交客运量进行预测,并应用于某城市的2条公交线路客运量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波动条件下的GM(1,1)改进预测模型,使用预测序列与残差序列绝对值之和来构造新序列,对新序列进行建模后预测的公交客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9%和5.3%,明显优于传统GM(1,1)模型预测的公交客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7.5%和7.45%;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降低了4.68%和2.99%。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最新人口统计资料,分别建立长、中、短不同维度的GM(11,)模型、增量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对2005-2009年平顶山市人口总量进行检验性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短维度GM(1,1)模型的预测效果要好于其他模型.最后,在充分采纳新信息的基础上建立5维GM(1,1)模型,对十二五期间平顶山市...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系统中的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根据人口普查中得到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等数据建立了动态GM(1,1)模型.对今后几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进行灰色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拟和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形理论,针对爆破地震信号的传播规律和特征,建立了其分形盒维数模型,应用这一模型计算出在岩石场地进行深孔爆破试验时所采集的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盒维数值D。通过分析所得的分形盒维数值D的数理意义及其与场地介质的关系,研究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爆破震动信号的分形盒数值D可作为描述爆破地震信号一个新的重要参数,该参量能够反映爆破地震波传递介质岩体性质的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从灰色系统理论入手 ,针对已发生的时间序列的一组变形观测数据 ,按其可靠性随时间成正比例变化的特性 ,引入时变递增因子来定权 ,并及时更新数据 ,用最新的数据替换老的数据 ,建立等维新息模型 ,以保证原始数据对模型的作用 ,使模型更能反映实际 .实例计算分析表明 :该模型样本需求量小 ,计算简单 ,能动态地反映出系统的时变特性 ,并使预测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级载荷作用下零件剩余强度未考虑加载次序的问题,基于Schaff模型,引入载荷次序影响因子,对Schaff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考虑载荷加载次序影响的等损伤比剩余强度预估模型.借助Gamma函数的形状参数和尺寸参数对零件的强度退化过程进行描述.采用45#钢和30CrMnSiA的疲劳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修正的等损伤比剩余强度模型预测精度要优于Schaff模型,且Gamma过程与零部件强度退化过程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