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所指中国“大众文化“(以赢利和娱乐为目的的世俗文化),在现代化变迁中产生了某些负效应.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可以从下述几个层面予以整合:第一,加强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品味提升;第二,加强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功能整合;第三,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第四,加强立法建制工作,加大管理、监督大众文化市场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塑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更加明显,网络文化更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强势文化,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事实上,浮躁的大众文化幻象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的本质,它表达的是特定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价值观。为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追求,应对大众文化进行适应性重塑。即大众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弘扬中国精神;注重以"情"动人,协调和整合价值取向;加强对话意识,顺应大众媒介特征,引领流行风尚。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 ,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 ,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 ,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 ;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 ,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了工业文明、促进了广电传播的发展以外,其商业化、世俗化、娱乐化的特征也给社会文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传播载体和大众文化创造者的广电媒体,应该注重对精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发扬,并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改善文化环境,提升大众文化的内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的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提升大众文化科学坐标;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升大众文化使命感;凸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升大众文化精神价值;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众文化文明素养。从这四方面入手既让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大众中,又使大众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的网络数字化正改变着传统文学,代表了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文化形式和主流发展趋势。彰显着文学与大众的密切关系,使大众真正拥有了对于文学的权力。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文学的概念,针对创作主体及工业化操作的大众化特征现象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让我们深入了解文学的新变化,使文学观念、文学手段与媒介传播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有着全球化、渗透性、商品性、市场性、世俗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对大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产生着诸多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军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大众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文中试从大众文化对官兵影响的特点出发。对创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文化生态呈现失衡状态,具体表现在:以往的精英文化失守,当下的大众文化上位;国家的主导文化僵硬,市民的大众文化世俗。大众文化的审美畸变导致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的娱乐化、炒作化、市场化、流行化、低俗化等特点,文化失去了其审美认识、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反而成为娱乐大众的帮凶,甚至已经失去了该有的道德底线。本文对当下大众文化的走向提出了些许看法,旨在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获得积极的、更富于建设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是一个可以提供免费借书传承大众文化的重要场所,不问年龄不问身份,是一个大众人民都能共享的神圣之地。尤其在文旅结合的现代社会,图书馆通过服务为大众带来文化传承、传播和不断创新。但是在当前的很多图书馆当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从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到藏书最后再到读者的需求,都存在着与文化建设和文旅结合不相符的问题。综合所有的问题来看,先从服务创新上下功夫,这样才会给图书馆建设带来活力,为了在文旅结合时代中让图书馆的使命得到最好的发挥,图书馆可以从提高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增加馆藏资源和改善读者环境等方面入手,给大众提供更舒心、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激进的文化批评家、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更赋有社会学家的深刻的一面。阿多诺对大众文化批评的社会学价值在于,大众文化所包含的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内涵与精英意义的文化内涵之间的基本冲突;同时他也阐述与分析涉及到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问题;标准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个性化问题;大众文化社会功能与文化市场中的肯定性质及负面性质。  相似文献   

11.
Seaweed culture     
WALKER FT  SMITH MM 《Nature》1948,162(4105):31
  相似文献   

12.
Extreme culture     
Glausiusz J 《Nature》2007,447(7147):905-906
  相似文献   

13.
在唐菖蒲继代培养过程中,MS培养基中添加各生长物质对继代苗生长的影响都比较明显;同一配方对芽和根生长的影响不同;SA会抑制芽的生长,BA会抑制根的生长;配合使用生长物质效果更好;配方MS+0.5BA+0.1IAA中芽生长最好,配方MS+0.5SA+0.5NAA中根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目前主要用在离体无性系快速繁殖与无毒化、植物育种、遗传物质的保存、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产和植物基因转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构建出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和M7.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絮凝率(FE)和菌体生长(OD660)为评价指标,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群M3和M7在组分为淀粉1.5%,(NH4)2SO40.3%,FeC...  相似文献   

16.
Kemp M 《Nature》2002,420(6914):364
  相似文献   

17.
Kemp M 《Nature》2003,424(6949):618
  相似文献   

18.
喻远洋 《科技信息》2009,(32):I0122-I0122
In this passage, love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n western culture is compared.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 love view in western culture and in Chinese culture on a specific matter. Then it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is phenomenon. At last it tries to conclude the characters of these two different love views.  相似文献   

19.
《Nature》2001,410(6824):18
  相似文献   

20.
论汝颍文化     
汝南和颍川在先秦时本属于不同的文化区,然而,随着战国以后各地交往的密切以及国家的最终统一,两个地区在文化上逐渐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并进而形成了一种兼得多种文化之长的文化形态——汝颍文化。汝颍文化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发扬光大于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