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粒度级配对环县煤成浆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粒度级配和磨机负荷对环县煤成浆性能的影响,在环县煤制浆中添加南京大学提供的水煤浆添加剂,并控制添加剂质量分数在6.5%的条件下,研究并分析了煤粉粒度级配和磨机负荷对制浆质量分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粉粗细比为1.6~1.7,磨机负荷为28 t/h时,水煤浆质量分数可高达70.8%.具有较好的粒度级配和优越的成浆性能,成浆浓度显著提高,且浆体流动性、稳定性变好,能更好地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在氮气保护下,利用马弗炉加热改性和微波改性两种方法对成浆性较差的乌沙山电厂神华煤进行了改性制浆的研究.对改性前后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测定.利用VT550粘度计对改性前后煤样的成浆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处理,煤的成浆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热改性处理在450℃下处理0.5 h的成浆效果最佳,最大成浆浓度由未处理煤样的58.23%提高到61.21%.微波改性后,煤的成浆性能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以420 W下,处理时间60 s改性的效果最好,最大成浆浓度由原始煤样成浆浓度的58.23.01%上升到62.14%.  相似文献   

3.
在对宁东红墩子煤田煤全面煤质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料浆制备及成浆性能试验。通过对原煤、洗煤和不粘煤等3个煤样的添加添加剂、助熔剂及配煤试验,进行了气化工艺的成浆性能可行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交试验,在磁化杯中,对淮南洗精煤和北宿煤的成浆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化杯内磁化水、煤、和水煤浆,对水煤浆的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淮南煤、北宿煤经过磁化杯磁化后,水煤浆均比空白试样粘度低、流动性好。但两种煤磁化后煤浆的析水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改善粒度级配提高大同水煤浆的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煤浆是一种重要的可以代油的工业燃料,为了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采用不同的粒度级配,通过湿法成浆工艺制浆,测定了浆体的浓度、粘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最佳粒度配比.  相似文献   

6.
YM型水煤浆添加剂是以褐煤为原料,经降解转化制得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精选烟煤和未精选烟煤的成浆,对单峰和双峰粒度分布的煤样,都能制得煤水比≥7:3、精煤浆料粘度≤1000MPa·s、粗煤浆粘度≤2000mPa·s、稳定性能良好的浆料。管输浆料浓度可达72%~75%,输送耗费低,无污水排放问题,也能简单有效地解决不同地区水质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以来,有一种新的燃料正在很快地发展,这就是水煤浆的应用。水煤浆,简单地说,就是把低灰的煤加入一定的水,在磨煤系统中磨成能够输送的煤浆。这种煤浆具有在保证足够低的粘度下煤粉浓度尽可能高,水份尽可能少,粒度要在0.25毫米以内并有良好的级配,并能够经几个月储存、运输而不会沉淀。因此在制备  相似文献   

8.
为了精进煤炭气化工艺,笔者对新疆和什托洛盖矿区煤炭进行煤质和成浆性分析,根据其难制浆的实际,通过不同研磨工艺和添加剂的试验,提高煤的成浆浓度并改善煤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YM型水煤浆添加剂是以褐煤为原料,经降解转化制得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精选烟煤和未精选烟煤的成浆。对单峰和双峰粒度分布的煤样,都能制得煤水比≥7:1、精煤浆料粘度≤100MPa.s、粗煤浆粘度≤mPa.s,稳定性能良好的浆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摇瓶浸出实验, 研究了pH值、温度、煤浆浓度和煤粒粒度等因素对真菌脱除煤炭中硫的影响, 并对上述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在煤炭脱硫过程中pH值、温度、煤浆浓度、煤粒粒度对真菌脱硫效率有显著影响;得出真菌脱硫的适宜条件是: pH值为6, 温度为45 ℃, 煤浆浓度为15%, 煤粒度为160 μm. 在上述适宜条件下, 真菌脱硫在2 d内最高可脱除煤中44.96%全硫和54.87%的无机硫,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降解效果提高, 脱硫率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效益、加工原理、机械设备等方面讨论了将末煤加工成“块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洁净煤转化的技术途径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洁净煤热解技术、洁净煤气化技术、洁净煤液化技术及燃煤发电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并对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注入增产法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美国Amoco公司开发的注入增产法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为此笔者在研究煤对二元气体吸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注入增产法的基本原理。结果表明,煤对常见气体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为: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氢气;煤对二元混合气体总的吸附及对甲烷的吸附均符合Langmiur方程,但在CH4+H2或CH4+N2的吸附系统中,对H2或N2吸附时吸附量与压力之间不遵从此关系式,而在CH4+CO2吸附系统中,煤对CO2的吸附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仍可用Langmuir方程定量描述;注入增产法提高煤层瓦斯抽放率是通过注入其它气体使煤对甲烷的吸附量减小来实现的,且注入N2优于CO2。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煤炭资源的价格和最优利用模式,阐述了煤炭的供需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层滑构造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了层滑构造不仅使煤层厚度、煤层结构和煤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煤层的煤化程度提高,灰分增加。分析了层滑构造引起煤厚变化的几种成因方式,解释了煤质变化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阜新盆地刘家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产出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阜新盆地刘家区构造演区及构造特征,煤层发育特征,煤的化学成分及排采试验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区煤层气含量,煤的吸附性,煤层渗透率,煤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煤体,层气产出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煤层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煤的吸附能力强;埋深与辉绿岩侵入体是控制煤层气含量的主要因素,成煤后期构造运动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关键因素,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应在向斜翼部和岩墙,岩体附近变质程度高的煤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当前炼焦配煤技术、配煤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对比了具有代表性的配煤理论及技术,提出了已有配煤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指出了炼焦配煤理论和配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西峪煤矿的不同地理地质条件和不同的采动条件,研究了在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的顶煤移动、断裂垮落规律;定量描述了顶煤断裂位置、垮落范围、垮落高度和垮落厚度;研究了顶煤垮落特性,确定了顶煤垮落位置和垮落块度对放煤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热解条件下煤中氮的释放 ,三个不同煤阶的中国煤样在 5 0 0~ 90 0℃之间以固定床和滴落式的反应器进行热解 ;考察了煤种、终温、粒径对于NOx 前驱物 (NH3 和HCN)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影响 ;产生的含氮气体 (NH3 和HCN)被相应的酸和碱吸收后用离子色谱测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洗油作为煤泥浮选的捕收剂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洗油和轻柴油作捕收剂对肥煤进行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洗油的捕收能力要高于轻柴油,且有一定的起泡能力,洗油做捕收剂相对于轻柴油活性要高,选择性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