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真空状态下,焊接温度为530,560和590 K时,Sn-0.7Cu焊料合金在镀Cu、镀Ni、镀Ni/Ag和镀Ni/Au基板上的润湿性.结果表明:提高钎焊时的焊接温度,有助于降低液态Sn-0.7Cu焊料合金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大Sn-0.7Cu焊料合金在焊接基板上的润湿性.在相同的焊接条件下,Sn-0.7Cu焊料合金在镀Ni/Ag和镀Ni/Au基板上的润湿性比其在Cu和镀Ni基板上的润湿性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Fe-RE中间合金的添加对TiC钢结硬质合金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e-RE稀土中间合金可以减小液态铁表面张力、改善液相流动性与润湿性、细化晶粒、有效减小孔隙度从而获得高密度和较高硬度的TiC钢结硬质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3.
对含混合稀土为0.061wt%以下的四个不同含量的7075合金,进行了典型物理性能、主要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稀土含量较低时(0.0136wt%),对7075合金各项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含量达0.061wt%时,对7075合金有强化作用,但断裂韧性和拉压疲劳强度有下降趋势,并且能生成复杂的(MgAlCrCuZnRE)相。  相似文献   

4.
针对Sn-Al体系不易混熔的难点,通过粉末压片与真空电弧熔炼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添加稀土的Sn-Cu-Al无铅焊料,并研究了添加微量单一稀土Ce、La和混合稀土RE对其显微组织和可焊性(熔化特性、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稀土的添加均能使Sn-0.7Cu-0.075Al合金的组织均匀细化,单一稀土Ce、La的添加对基体合金的细化效果优于混合稀土RE的。单一稀土Ce、La的添加使基体合金的熔点从229.82℃分别降低到227.06℃和227.38℃,而混合稀土RE的添加对基体合金熔点影响不大,不同微量稀土的添加均略微降低了基体合金的熔程。不同微量稀土的添加均改善了基体合金的润湿性能。其中,单一稀土Ce的改善作用最明显,使基体合金铺展率从68.61%提升至73.88%,润湿角从34.6°下降到26.6°。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高温镍基铸造合金HH33上稀土含量对激光表面熔铸钻基合金涂层开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加稀土时,基体中出现了微裂纹;稀土含量为0.5%Wt时,裂纹由基体向涂层扩展;稀土含量为2%Wt时,裂纹进一步扩展直至贯穿涂层。此时,裂纹的长度和宽度最大,裂纹周围的组织粗大;当稀土含量为3%Wt时,涂层及基体无裂纹出现,且涂层组织细小、均匀.涂层显微硬度值较未加稀土时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种新的液态合金表面张力测试方法测定了二元液态Sn-Pb钎料表面张力值随Sn含量及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了添加微量Bi、In、Ag元素在低Sn含量Sn-Pb钎料中的表面活性作用,指出Bi和In能显著地降低钎料合金系的表面张力,具有较强表面活性作用,而Ag对钎料合金系表面张力值的降低作用较小,表面活性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7.
稀土对锌—铝—铜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n-Al-Cu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研究其对合金中各相的形成过程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可以细化晶粒,其中以稀土加入量0.06%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微量添加元素Bi,In,Ag在Sn—Pb钎料中的表面活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新的液态合金表面张力测试方法测定了二元液态Sn-Pb钎料表面张力值随Sn含量及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了添加微量Bi,In,Ag元素在低Sn含量Sn-Pb钎料中的表面活性作用,指出Bi和In能显著地降低钎料合金系的表面张力,具有较强表面活性作用,而Ag对钎料合金系表面张力值的降低作用较小,表面活性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铝铜合金铸件的综合性能,采用电阻炉熔炼制备Gd含量不同的Al-Cu-Gd合金,经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万能拉伸试验机和布氏硬度计测试分析,研究稀土元素Gd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稀土Gd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0.3%,合金显微组织得到细化,达到0.3%时,细化效果最优,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均达到最佳;当稀土Gd的质量分数达到0.5%时,合金的晶粒细化不明显,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0.
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对酸液助排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表面张力和润湿性影响的差异,研究了酸液表面张力、润湿性与助排率的关系.研究中通过测定非离子、氟碳和阳离子三类表面活性剂对酸液表面张力、酸岩接触角和助排率的影响,证明表面张力降低和接触角增加对酸液助排率的影响同样重要,并建立了相应的定量关系式.将上述研究结论应用于高性能助排剂的开发,优化实验表明FX-2、CTAB和OP-8质量比为1∶2∶2复配时,使用质量浓度为800 mg/L,助排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三种不同作用的膨胀珍珠岩胶粘剂和它的一些制品的制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单体,加入乳化剂、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液体可剥离胶。考察了单体配比、乳化剂、聚合温度、聚合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内外黏附实验优选复方丹参黏附微丸黏附材料,并对微丸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普通微丸、HPMC微丸、壳聚糖微丸、壳聚糖/HPMC混合微丸.以在体肠黏附实验评价微丸黏附性能,结果显示壳聚糖/HPMC混合微丸具有更高的黏附指数.通过转篮法测定微丸体外释放度,结果显示丹酚酸B、三七皂苷类成分及丹参酮ⅡA于12h内持续释放,其中丹酚酸B于12h内释放接近80%;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于12h内均释放完全.人参皂苷Rb112h内释放达84.23%,人参皂苷Rd达81.93%.丹参酮ⅡA释放缓慢,12h内持续释放,达48.02%,成功实现在体黏附和缓释.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单体,加入乳化剂、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液体可剥离胶。考察了单体配比、乳化剂、聚合温度、聚合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黏接结构缺陷检测是目前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亟须解决的应用问题.基于超声斜入射法对黏接结构中存在的紧贴型缺陷进行检测研究,制作了板厚为5 mm的含紧贴型脱粘缺陷的试样,采用水浸聚焦探头对试样分别进行垂直法和斜入射法的C-扫描检测实验,分析了不同入射角度对紧贴型缺陷检测以及气泡缺陷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斜入射法相较于垂直入射...  相似文献   

16.
同步附着系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方法,它不仅能满足制动法规对车辆制动性能的要求,而且能较大地提高附着系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一种聚硫密封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室温硫化或加热硫化聚硫橡胶密封胶粘剂,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及耐热性能,可用于航空、航天工业。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物黏附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附着生物粘合蛋白的研究对于生物粘合剂的开发及海洋防污行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对贻贝足丝蛋白,藤壶胶蛋白以及管栖毛虫管胶蛋白的研究进展。3种不同生物的黏附蛋白具有某些相似性,同时又各有其结构特点,对其蛋白质结构,功能及粘合机制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聚乙烯醇(PVA)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乙烯醇缩甲醛(PVF)胶粘剂。研究了PVA与甲醛溶液的质量比(MpvA/M甲醛)、缩合反应时间、缩合温度及pH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PV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加入改性剂,在提高粘结强度和耐水性的同时,降低了游离甲醛含量,制得了环保且性能优良的PVF胶粘剂。  相似文献   

20.
以MMA为硬单体,EA、BA为软单体,NMA和AA为交联单体,OP和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可低温固化的聚丙烯酸酯胶黏剂.探讨了各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及温度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使用该胶黏剂植绒时,100℃下固化7 min,所得植绒产品柔软度佳,各项指标均达到FZ/T64011—2001《静电植绒织物》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