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为了解决各种结构多导体传输线(如非均匀传输线)对激励源响应的计算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时域有限差分模型,用于计算不同结构的传输线被独立电压源和外部电磁波激励时的终端响应电压.讨论了导体耦合电容和电感的变化以及终端响应电压的特性.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由激励源激励的导体不平行的传输线的终端响应电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传输线结构的轻微不同,其终端响应电压的特性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传输线是高频电磁波的导行线,是引导电磁波传输的装置。传输线的传输特性是由传输线本身分布参数决定,理解传输线传输过程应深入传输线的等效传输模型之中,掌握等效模型传输机理。本研究通过安捷伦公司ADS仿真软件建立和验证传输线仿真电路模型,直观验证高频信号在传输线仿真电路模型中传输过程,从而深入理解传输线传输原理和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低频情况下,可以使用经典传输线方程来计算传输线沿线及其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由于采用了准TEM模近似,经典传输线方程在处理更高频情况下的传输线问题时就不再适用了.基于麦克斯韦方程和电磁散射理论,建立了高频传输线方程,该方程具有和经典传输线方程类似的方程结构,其包含的新分布参数(高频传输线分布参数)与经典传输线理论的分布参数有区别,低频时两种分布参数近似相同,随着频率升高则差异变大.通过分析和仿真算例证实,应用高频传输线分布参数可以得出与全波分析方法一致的计算结果.因此,对于经典传输线理论不再适用的高频情况,高频传输线及其分布参数的研究为其提供了另一种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4.
内导体偏置对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由内导体和空心外导体所组成的同轴传输线是电磁工程中一类重要的传输线。本文提出用边界元分析这类传输线内导体偏置时,对其特性阻抗的影响,获得各种传输线内导体偏置时的特性阻抗数据。这些特性阻抗数据不仅可为各种偏心传输线的准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为同轴传输线的加工制作精度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系统工作频率的提高,系统中的传输线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串扰问题。将采用时域传输线方程构建不等高多导体传输线的串扰模型,然后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求解传输线方程,获得传输线端接负载上的串扰响应。采用该方法,模拟和分析脉冲集总电压源作用不等高多导体传输线的串扰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集总源作用多导体传输线的串扰仿真,获得脉冲型干扰信号对传输线上工作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传输线的基本理论,根据传输线模型和正弦波激励信号分别推导出半无限长传输线在低频和高频下的瞬态响应公式,说明了如何使用HSPICE软件对传输线的瞬态响应进行仿真,最后简述了传输线理论和仿真波形在电缆测试仪器频响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是右手材料和左手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传输线,它较一般传输线可以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电磁特性.当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值时表现出"左手特性",而在其它频率范围内表现出"右手特性",同时,复合左/右手传输线还可以进行相位调整.分析了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电磁特性,并指出复合传输线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输线电压、电流波的传播特点,采用推广的时间分数阶传输线方程来描述传输线上电压、电流波的反常扩散过程;并应用分数阶Adomian分解方法对时间分数阶传输线方程进行瞬态分析,最后给出了无损传输线传输过程的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时间分数阶导数的无损传输线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无损传输线上电压、电流波的传播和扩散过程的瞬态特点,对于传输线的瞬态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常用的分数阶Laplace算法等相比,提出的求解算法具有仿真时间短、数据量较少和计算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具有复杂几何边界条件的二维均匀微波传输线中电磁场难以解析求解从而造成其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坐标的保角变换法(CMM)。该方法基于二维传输线的横电磁场(TEM)模型。首先利用保角变换将复杂传输线的边界曲线映射为简单传输线的边界曲线,建立复杂边界传输线的曲线坐标;然后利用曲线坐标把复杂边界传输线所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转换到简单边界传输线中,形成两种传输线间的电磁映射;最后论证了两种传输线间电荷、电位分别对应相等,由此得到了与传输特性紧密相关的复杂传输线的电容,进而用以指导传输线的设计。由于以电位为中间量的传统保角变换计算较为复杂,采用CMM方法直接从场出发,省去了关于电位的中间计算过程,简化了计算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尺寸下同轴线特征阻抗仿真值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验证了CMM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均匀传输线电路模型参数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均匀传输线原始参数的求解方法.在均匀传输线终端开路的状态下,测量终端、始端以及其他各个测试点的电压,根据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解,利用madab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计算出不同频率下的衰减常数β和相移常数α,进一步求解含原始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均匀传输线的4个原始参数.均匀传输线电路模型原始参数的确定为传输线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计算的依据.用实验的方法获取均匀传输线的原始参数,比利用软件仿真获取的结果更具真实,更符舍实际情况,经过实验验证,提出的均匀传输线电路模型参数的测试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锅炉炉膛火焰的图像由CCD摄像机、传像光纤和图像采集卡采入计算机,经预处理后,由计算机中的BP神经网络控制器对这些图像数据进行在线训练,获得温度与图像灰度值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训练过的神经网络就可预估温度,从而进行锅炉炉膛火焰温度的预测和报警。  相似文献   

12.
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钻井数据实时地传输到油田基地 ,实现基地对现场多分散目标的实时监控是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国内外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的现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采用通讯卫星、微波、电话线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的方法。在对综合录井系统进行实时数据截取的基础上 ,利用客户 /服务器模型开发了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和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总结和探讨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征以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和研究了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技术特征、传播模型以及仿真结果,进而提出了计算机网络病毒自动化防御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远程图像传输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PSTN公用电话网络实现控制视频图像信息传输的方法,该系统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33为主处理器,外加部分辅助器件构成图像压缩电路,利用Modem调制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再经过Modem解调,最后送入终端PC机处理显示图像,实现基于电话线的图像自动传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输电线路的实时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危险源智能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信号采集端、内部光纤网络、服务器控制中心、显示终端,其中服务器控制中心的输电线路危险源智能辨识算法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该算法采用稀疏自编码从图像/视频信号中学习特征,完成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然后用卷积和池化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采用softmax回归来解决危险源的多分类问题.经实例验证,基于深度学习的危险源辨识算法,可以准确对危险源进行判别.监控系统将判别结果反馈到显示终端,可以全面掌握整个线路运行情况,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对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压输电线路分布范围广泛和监测时间久的特点,提出了带有时间/地理标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中的远程实时监测。子网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组网,负责高压输电线监测参数的采集;骨干网采用GPRS技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的无缝连接。同时通过B/S体系结构,用户端在登录监测系统后能实时浏览和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高压输电线监测参数。  相似文献   

17.
教室智能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CNA的智能教室管理系统。整个系统采用三层硬件两级网络构成,即"教室监测控制单元—R485通讯线—楼层显示控制单元—CAN总线—中央计算机单元"。此种管理系统可以对教室信息进行查询并对教室内部用电设备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8.
杆塔是输电线路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稳定可靠性是整个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和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的输电线路杆塔状态监测网络,具有监测成本低、故障定位迅速和适合长期监测的优点。中继节点设置是所提出监测网络性能研究的关键,因此本文建立了中继节点传输延时模型,有利于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监测网络延时性能。针对RFID冗余数据导致的融合监测网络延时,提出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状态监测RFID冗余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削减阅读器端采集的冗余数据,具有算法简单、实时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机房雷击防护设计、接地技术、供电系统防护、通信线路防护及计算机网络线路防护,以及由此构成的整个计算机网络的雷电防护和雷击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丽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640-1643
描述一种盲生专用答题卡自动阅卷系统,由盲人机读卡填写模板袋、机读卡、光标阅读机、数据传输线和装有阅卷分析模块的计算机所组成,其中:机读卡粘附在盲人机读卡填写模板袋上;盲文阅卷模块控制光标阅读机采集机读卡上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线把采集到的试卷信息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装载的盲文阅卷模块进行答题卡标记的识别以及成绩的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