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采用SOPC技术来设计一个共享资源的可穿戴计算机三处理器系统,主处理器主要负责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网络处理器主要负责进行报文处理,DSP处理器主要负责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阐述了基于Nios II 和FPGA 的多处理器系统的实现机制,讨论利用硬件互斥核实现多处理器资源共享的方法,并给出硬件设计的具体步骤以及软件设计、调试方法和关键技术.介绍了网络处理器Nios II的结构特点和自定义指令以及基于Nios II软核处理器的网络处理器转发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DSP处理器的设计方法.经验证,采用此技术设计的三处理器系统很好地适应了可穿戴计算机微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坤  王达  崔蕊 《科技信息》2007,(26):62-62,72
可穿戴式计算机是新一代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和数字化产品,应用潜力巨大,也是"计算机应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必然产物。本文介绍了可穿戴式计算机的特点、功能、技术以及重点介绍了无线网络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浅析可穿戴式治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医疗是正在兴起的医学模式。可穿戴式治疗系统作为实现移动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相关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治疗机理的不断发现及丰富,各种治疗系统将可能被穿戴于患者身上,承担随时随地的治疗任务,从而开创临床治疗及先进医疗仪器工业的新局面。本文集中论述了这类治疗设备的可穿戴设计思想,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可穿戴式检测系统,进而对多类可发展成可穿戴器械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剖析,最后归纳出各种可能的可穿戴治疗设备的机理和实现方法,并对可穿戴式治疗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主从式多机通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RS-422串行通信接口的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法.针对计算机与8051系列单片机串行口的通讯特点,设置计算机中通讯控制寄存器,使计算机满足单片机多机通讯的格式,实现了计算机和单片机的多机通讯.该方法已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系统,对其他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目前临床应用的3种步态分析技术:压力传感技术(足底压力系统)、计算机视觉技术(有标记的步态分析系统和无标记的步态分析系统)和可穿戴技术(可穿戴式传感器系统)。分析了不同步态分析系统的测量原理、实验方式及临床应用的优劣势等方面。分析表明计算机视觉技术设备运行复杂,对专业要求高,不利于非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可穿戴惯性传感系统技术可以构建个人化、智能化与舒适性的随身穿戴设备,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今后医学预防领域和医疗保障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在高速数字系统中实现可重构硬件系统这一难点,介绍了一种基于非透明命令模式的高速采集卡控制系统。重点讨论了可重构硬件系统在高速高速采集卡中的需求,以及基于可重构方案的控制系统的实现,包括高速高速采集卡可重构硬件系统的概念,可重构硬件控制系统的架构,并给出了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TMS320VC5402 HPI及其在电子提花龙头检测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基于DSP的高速数据采集多处理器控制系统(如电子提花龙头检测器系统)多机通信速度,针对TMS320VC5402 DSP片内集成的增强型8位HPI外设可在不增加CPU负担的基础上与主机实现高速通信的特点,设计了5402通过HPI和计算机并口进行通信的硬件电路,在硬件电路上给出通信软件设计.此方案现已应用于电子提花龙头检测器系统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将带来巨大的改变。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改变。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不需要附加硬件,在计算机上能直接仿真和分析单片机程序执行的系统实现方法,同时以6502CPU的程序仿真系统的实现给出具体的实例,从而可以使仿真软件系统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需求,实现脱离硬件环境和开发系统直接对用户程序进行调试和仿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穿戴视觉的人手跟踪与手势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人与穿戴计算机的自然交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穿戴视觉的人手跟踪与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以Icondensation算法为基础,综合利用穿戴视觉系统输出的深度和灰度信息进行人手跟踪,并引入了手势变换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几种预先定义的手势之间进行动态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动态和复杂背景下的人手跟踪与手势识别,为穿戴计算机系统提供自然友好的手势交互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可穿戴式计算机的发展与趋势(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穿戴式计算机(WearComp)是一种新概念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队季具有特殊的硬件结构之外,它还对软件系统,人机交互方式,能源及通讯方式等提出了特殊要求。WearComp的超微型,超轻型,以及其他特征,使其具有独特而广泛的用途和巨大的应用潜力。笔者就上述各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内容与 展方向,并探讨了WearComp的用途和应用旨在引起国内同行对WearComp的关注,对促进我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Matlab的《车辆现代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根据《车辆现代测试技术》课程特点和实验教学的需要,基于Matlab信号处理及与硬件设备的接口功能,由现实条件,提出了两种实验教学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其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法,两种方案切实可行,可有效地用于实施该课程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DSP+MCU的小型捷联惯性导航计算机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现代导航技术发展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捷联惯性导航计算机.该导航计算机采用DSP 单片机的双CPU体系结构,DSP主要负责数据计算,而单片机主要负责数据采集与系统级的控制,同时CPLD完成译码和控制.通过DSP的HPI口来实现单片机与DSP的数据交换.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和程序设计流程图,利用本方案,对于实现军事和工程领域中导航系统微小型化、降低系统成本和体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基于 Vx Works实时操作系统和 ARM内核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在脑 -计算机接口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设计实现方案 ,并展示了系统在应用中的初步成果 .该系统采用的 Vx Works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及可裁减性 ,能够很好地满足脑 -计算机通讯的各种特殊要求 ,硬件部分采用的 ARM内核嵌入式微处理器也较好地完成了控制和信号处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汽车道路模拟试验台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机测控系统是汽车道路模拟试验台的关键部分。在研制国产化的汽车道路模拟系统过程中 ,开发了专用的计算机测控系统。分析了道路模拟试验对测控系统的特殊要求 ,构成测控系统时只采用了通用的廉价硬件插卡模块 ,而系统要求的大容量不间断采样与输出、数据输入和输出同步等特殊功能 ,采用复杂的编程用软件方法实现。这种方案构成的系统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从而为降低所研制的道路模拟系统的成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实验证明 ,所开发的测控系统配置合理且能达到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感知方式带来很大的转变,被喻为是继智能手机后将对人类产生最大影响的便携性智能终端。  相似文献   

17.
局域网络系统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吴剑炳,梁志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中图法分类号TP393.11系统特点和总体功能1.1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每个工作站点可以不必配置本地硬盘,节省了硬件的投资;实现外部设备的...  相似文献   

18.
 穿戴式外骨骼康复辅具是一种可穿戴于人体上的智能化生机电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外骨骼与人体肢体间力-位移的交互实现人机动作的耦合,可辅助人体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在临床康复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上肢外骨骼和下肢外骨骼是目前常见的穿戴式外骨骼。上肢外骨骼包括肩肘手臂外骨骼和手指外骨骼,在康复训练中主要应用于中风后患者肩肘关节及腕手关节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下肢外骨骼能够辅助下肢麻痹患者完成站立及运动,在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穿戴式外骨骼康复辅具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可穿戴外骨骼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线程的计算机硬件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计算机硬件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系统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虚拟计算机的仿真运行、信号检测、信号图形化编码及信号输出4个功能模块的并行操作功能,采用加锁技术实现多线程运行的同步控制;根据系统运行时间的特点、模块的交互性、线程间优先关系,设定各线程的优先级别,按优先级别与给定时间片进行线程调度;模块间传送数据的同步控制通过多数据缓冲区机制实现,利用事件驱动方式完成各缓冲区数据的传递.系统采用多线程与多缓冲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计算机硬件虚拟实验系统模块的并行操作与数据的并行处理,提高了系统的交互性和运行效率,为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高度交互与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20.
可穿戴式计算机的发展与趋势(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可穿戴式计算机(WearComp)是一种新概念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应用潜力巨大,发展头迅猛,它是随着计算机球断向超微型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也是“计算机应以人为本”这一理念 的必然产物,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将使人-机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文中介绍了WearComp及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WearComp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回顾了WearComp的发展历程,探计了WearComp硬件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