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17—19世纪,朝鲜主要通过汉译西方科技著作了解西方科技知识,朝鲜学者从《西洋新法历书》、《天学初函》、《天步真原》、《历学会通》、《律吕渊源》、《历象考成》等汉译著作中获取大量西方数学与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17—18世纪朝鲜对汉译西方历法与数学著作的引进,是朝鲜引进西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幕府末期明治初期,日本引进西方数学时出现数学术语混乱状态,阻碍了西方数学的传播和数学教育的普及,成为数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当时日本数学名词术语,对近代日本数学名词术语的确定历程进行全面研究,确定其主要来源有三。和算中的术语成为传统数学家了解西方数学的工具,其中又涉及中国传统数学中的术语和明末清初汉译著作中的数学术语。明治以后的数学家们在理解西方数学著作原意的基础上,尝试创造新的数学名词术语,是明治初期涌现出众多新数学名词术语的又一缘由。近代日本数学名词术语得以规范和统一的工作主要由东京数学会社的"译语会"完成,对"译语会"成立的过程及确定诸多数学名词术语的详情做了全面考察,通过一手文献说明了"数学""代数学""算术"等重要数学名词术语确定的过程,最后指出规范和统一名词术语对数学发展的重要性,并说明近代日本确定数学名词术语的过程映射出近代中日数学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几何原本》是随着传教士传入的科技知识一起传入中国的,在元朝时第一次传入.最早的汉译本由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前6卷,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后9卷.《几何原本》的翻译及传播培养了一批数学家,他们通过对西方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研究数学的作.将《几何原本》发展史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是西方近代数学在中国的传入初期,高等数学著作开始译入我国.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历合作汉译了<代微积拾级,这是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其创造的大量中文数学名词被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这个时期尚未进入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开拓时期,汉译的国外数学文献多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合作完成的,为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开拓时期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易经》符号与祖国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符号有其丰富的数学内蕴,《易经》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数学著作。它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巨大影响。直到16世纪,我国的数学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水平,并已接近了微积分的大门。落后的封建制度、帝王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我国的近代数学未能对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同时对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西方初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使中国数学研究出现了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标志性事件是欧几里得《原本》的首次汉译.这个时期为西方数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时期,涌现出了代表人物徐光启、利玛窦、李之藻等,其数学汉译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数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和分析经典数学著作范德瓦尔登的《近世代数学》和欧几里得的《原本》,对经典数学著作的传播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典数学著作均具有知识性、前瞻性、可读性、高度认可性和流行性的特征.由此得出结论,经典数学著作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人们掌握新数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是实现人类数学创造性成果价值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培养数学知识分子队伍的根本方式,亦为数学知识体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04,(12):95-95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演义》是《好玩的数学》系列丛书其中的一本,是用演义的文体对古今中外著名的数学故事进行通而不俗、深入浅出的论述。书中行文流畅生动,推理严格简洁,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科普著作。《好玩的数学》系列丛书共有10本,其他几本分别是《数学聊斋》、《数学美拾趣》、《幻方及其他》、  相似文献   

9.
作为17世纪中国历法改革的学术基础,《崇祯历书》的编译在17世纪西学东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乃至周边国家的天文历法和数学发展影响深远,它是汉译西方科技典籍中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为广泛、作用最为巨大的一套学术著作。《崇祯历书》国际会议的主题是“《崇祯历书》——交流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李善兰传统数学著作和传播西方近代数学理论历史文献的研究,得出李善兰在极限思想上与近代西方数学中极限理论是保持一致的。李善兰通过极限思想得到了一些关于极限和的数学表达式。这些数学公式与近代西方数学中的公式是一致的,然而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这一数学思想对晚清数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近代西方数学理论传入我国并且得以接纳和广泛传播都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了数学美的根源、分类与表现。揭示了数学美是数学创造中最深层的动力。阐述了数学美与真、善的统一性,进而说明这种真、善、美的统一就是未来数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数学方法的特征及其运用于体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指出了运用数学方法加强体育管理势在必行,并提出了在体育管理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数学方法的运用角度切入,提出了并解决了校庆活动中的确定发放请柬数,迎接返校校友,解决吃饭问题,策划赞助以及安排庆典日程等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趋势面方程与地质变量空间曲面之间存在两种误差:数据信息模型误差——主要由原始数据来自不同地质曲面和数据点太稀未能使地质曲面保凸所引起;数学模型误差——主要由趋势面方程的逼近特性所引起.所以趋势面方程不宜作为精确计算的工具.通常的拟合度仅反映了数学模型误差.趋势面分析中突出地质变量的主要变化规律,是由忽略相对次要因素或次级变化的影响,即由趋势面的相对平滑来实现的.要使趋势面分析获得好的效果,要明确它的适用条件并遵循数学地质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5.
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上,数学哲学对数学教育很少有直接影响,而现在,数学哲学的研究,已被置身于数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广阔背景上,因而若再不重视和探求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则将得不到社会需求所提供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本世纪30年代以后,关于数学基础的探索和研究,也为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数学发展的曲折性,剖析了曲折性出现的原因,指出研究和认识这种曲折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学的概念,数学的判断和推理、数学的思维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数学动态性思维的意义;分析了数学动态思维的变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进而,就思维材料、操作系统和思维结果,讨论了动态性思维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房室模型和微分方程理论,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亚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绿色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的平衡态是渐进稳定的。即该平衡态的稳定性机制为负反馈机制,该系统具有抵抗干扰和保持系统平衡态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确保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最后,通过解微分方程,给出了该系统能量流动的数学模拟公式。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无不关涉到数学教育价值的抉择与建构;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把握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特点,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数学概括、抽象和推理、证明能力等)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理性和非理性充分、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