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热用户、热网、热网加热器和供热机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热网加热器为切入点,根据供暖期内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计算热用户所需热负荷和热网加热器水侧参数,根据传热学理论计算热网加热器汽侧所需参数;结合汽轮机特性,根据热电联产系统联合特性,推算供热机组中压缸的排汽参数。建立供热机组中压缸排汽参数的数学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供热机组中压缸排汽参数的精确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准确计算在整个供暖期内满足不同热需求时所需的供热抽汽参数,为热电厂的运行调节起到指导作用;解决了供热机组变工况功率计算中确定第二冷源参数的问题,为供热机组变工况计算提供了条件;用准确的量化数字为热电联产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孤岛运行状态下风电机组为用户稳定供热供电。电网与热网通过电加热器耦合起来,电网通过蓄电池组平抑高频功率波动;热网通过储热罐来平抑风速变化引起的低频波动,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能。采用MATLAB/Simulink在上位机中搭建电网与热网耦合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电加热器、供热管网、热负荷等热网元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实现稳定供能。  相似文献   

3.
区域热网管网阻力系数的在线辨识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区域热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区域热网管网阻力特性系数辨识和管网堵漏以及传感器故障诊断的新方法—RC  相似文献   

4.
孙雅君 《科技资讯》2014,12(19):108-108
为积极响应热电公司节能降耗的号召,现根据滨海热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停运2#汽轮机组两台高加,增加2#机的供热发电量来提高经济性的设想,并针对此设想,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一定结论。认为当热网负荷大于机组供热能力时,不投高加是有利的,而当热网负荷小于机组供热能力时,投高加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降低大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在热力站设吸收式换热机组,使热网回水温度降低至约20℃,在热电厂内经汽轮机凝汽器、吸收式热泵和调蜂热源等环节将热网回水逐级加热.形成热网的吸收式(Co-ah)循环.通过拉大供回水温差而大幅增加热网的输送能力,并通过回收汽轮机排汽余热而显著提升热电厂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缓解能源危机、综合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热系统在严寒地区的运行特性.方法建立两种模式的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热系统:模式一为循环流体先进入蓄热水箱;模式二为循环流体先进入地下埋管换热器,并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对比.以TRNSYS瞬时模拟软件为平台,建立互补供热系统仿真模型,对整个供暖期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模式一的水箱总蓄热量为134 858 k Wh大于模式二的132 296 k Wh;模式二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为4.06大于模式一的4.04,模式二的地埋管总换热量为201 149 k W大于模式一的198 571 k Wh.结论热网补热时间集中在12月中旬到次年的2月中旬,而在供暖初期和末期补热需求较少.当以太阳能为主要热源时,可以考虑采用模式一,以确保集热器的高效率,提高集热器集热量;当以地源热泵为主要热源时,模式二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节省更多的电能.  相似文献   

7.
赵靓 《科技信息》2014,(12):159
本文通过对沈阳某商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针对该商场冷、热源的进行探讨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研究,最终分析结果显示,确定该商场采用水冷螺杆机组制冷和城市热网供热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供热企业收费难的问题,市政府要求在3年内基本实现供热计量,从而进行供热收费机制的改革,实现供热计量后,室内采暖系统是一个变流量系统时,它必然反映到热网及热源,为适应热网的变流量,热源、热网、换热站,要具有必要的自控调节措施。本文以热源热网间接连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供热系统的调节问题,采用在热源处集中调节和在热力站局部调节来实现统一的调节。从而达到节能15%-25%。  相似文献   

9.
热网优化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网系统的热力输送和分配过程进行准确测量与控制,采用热力传输、控制理论、通信技术等对热网优化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以实现热力的优化合理分配和传送.研制了一套分布式上下位机热网优化监测系统,上位机采用Intel工控机,研华747智能多串口通信控制器,下位机采用以Intel 8098为核心的智能流量计,实现了热网参数的实时远距离监测.建立了热网参数的实时数据库,根据热网系统用户对蒸汽参数的要求和热网参数数据,采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局部热网的系统模型和用优化估计的方法建立热网子网的系统模型,根据热网的预估模型,为锅炉和汽机的运行提供正确的设定参数.第一套热网优化监测系统成功地应用在北京清河热电厂.对节约能源和进行有效的技术经济管理起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张晋东 《山西科技》2015,(3):103-104,114
简述了在实施"关停小火电"后的热网状态,对某350 MW空冷机组"热泵—发电"联产的供热系统设计方案与常规供热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结合改造前、后实际运行指标,指出在采用"热泵—发电"联产方式后,不仅使原机组的乏汽热量得到了合理利用,而且显著减少了电厂冷源损失,提高了原有机组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