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薯原产于热带美洲地区,明代中后期经东南亚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无性繁殖的块根作物,其种植技术与中国传统以“五谷”为代表的谷类种植法有所不同。在传入初期,农学家围绕其“栽种法则”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现了种植技术的本土化;嗣后在其北传的过程中,闽浙的越冬留种法并不适用于寒冷的北方地区,当地人们逐渐摸索出窖藏的技术来保存薯种。明清时期形成的番薯栽培与留种技术并不是全然的“新知”,中国传统薯蓣作物种植法、储谷法、冬季窖菜法与块茎作物留种法等“旧学”皆为番薯新知识的生成提供了有益借鉴。藉由此,本文提出应以动态的观念审视新作物种植技术的生成过程,为考察外来作物的栽培技术史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我国技术发展是在中西化交融和冲突的时代背景上进行的,化观念冲突必然对技术发展的形态和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中着重分析了对我国当代技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五种化观念冲突,即“天”与“人”的冲突、“体”与“用”的冲突、“道”与“术”的冲突、“人”与“物”的冲突和“知”与“悟”的冲突,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思想渊源和现实体现,实际上,我国技术发展中一些困扰人们很久的现实问题,恰恰有着化观念冲突的深层原因,只有逐步消防化观念冲突的影响,将技术现代化和化现代化统一起来加以认识,才能使我国技术发展走上顺利的坦途。  相似文献   

3.
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级部署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业务范围广、用户数量庞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积累了巨量数据,导致系统性能下降。通过数据库优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针对国网一级部署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几种数据库优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于国网一级部署的信息系统在数据库优化方面有很高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把现象学的“设计”和“兴趣”两个概念勾连起来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哲学视域,以之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严厉地批判了近代以来在技术认识兴趣导向下把自然视为“开采对象”的狭隘的科学主义意识,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应当以解放认识兴趣为导向把自然设计为人类的“生存伙伴”的新见解,从而构建起一种具有浓郁现象学气息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6-46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开展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与转基因农产品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1.成功建立了转基因农作物及相关食品数据库该数据库动态收集国内外转基因农作物产品及其安全性信息,为科研和管理提供参考。数据库依托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网站(www.chinafoodsafety.net),社会公众登陆网站后即可访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十一五”期间应优先发展的99项重点技术为对象,通过对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II)数据库进行检索,提出了我国进入世界一流研究方阵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并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五点一线”石化工业现状和前景分析,揭示油价震荡对辽宁省“五点一线”石化工业的冲击,从提高对国际原油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调整辽宁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石化产业结构,加大“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政府、石化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辽宁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招商引资工作和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与其他区域的沟通和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基础测绘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历史数据管理难问题,研究并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了具有通用时空建模能力、无历史数据冗余的“版本一差量”式时空数据模型,自主研发了时空数据库管理平台(STDBInfo)和时空数据编辑处理系统(STDBMaker);以基础地理信息更新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数据和其它历史数据作为数据源,建立一体化时空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0,(11):50-51
不满现实的无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年仅23岁的大学生梁某凭着“一瞬间的冲动”,竟然持刀抢劫一家商店。而仅仅过了4分钟,梁某便落入法网,刚离开大学校门的他转眼间又踏入看守所……“我当时真是昏了头,现在一切都晚了。”后悔不已的梁某认为,是孤僻的性格一步步将自己引入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莱州、河北沧州两地区为例,从小流域尺度上提出了以降水为中心、以劣质水农业综合利用为核心的降水(含过境水)、地表水(含湿地水)、土壤水、地下水以及养殖废水的“五水”合理运筹架构,以达到“五水”良性循环,在农业综合利用中逐步改善劣质水,实现劣质水可持续利用。同时根据“五水”合理运筹架构从同一尺度上设计了沿海半干旱地区劣质水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建立海涂种养复合的资源配置链条,实现清洁、高效的滨海盐土农业目标,并从农田尺度上提出了与劣质水农业利用相适应的灌溉技术、农艺技术体系创新设想。  相似文献   

11.
晚7时30分,青岛天泰体育场,一场精彩的演讲即将开始。 在12000余名听众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一个“半身人”坐着滑板,“飞”至主席台右侧,一个灵巧的急刹车,他又掉头滑了回来。还未等听众从惊讶中回过神来,他已经用双掌一步步“走”上讲台,并在演讲桌上来回“踱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遥控自治水下机器人(AgV),具有遥控、监控和自主三种工作模式,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大范围搜索定位、定点精细观测以及机械手作业等。和传统的水下机器人相比,它的集成度更高、机动能力更强、受缆的影响更小、综合性能更优越。它继承了“蛟龙”载人深潜器大量国产化技术,同时又是对“蛟龙”的一次延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AgV先后完成千岛湖水下调查、某大型水电站隧洞探查以及母艇对接试验等任务。应用结果表明,AgV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特点,具备广阔的水下应用前景。同时,ARV技术研究也为下一步1.1万米全海深水下机器人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海德格尔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对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只抓住了技术的“正确的东西”,但却没有抓住技术的“真实的东西”也即技术的本质;而是抓住技术的本质,我们就必须“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本文在海德格尔这一思想的启示下,首先从分析技术之“正确的东西”之所以没有抓住技术之“真实的东西”的方法论根源入手,提出并论证了自己对于技术之“真实的东西”的一种理解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其核心思想是:所有技术都是由人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取得统一的过程及产物。文章最后还对争论了多年的技术的价值负荷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负荷着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过程"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一种动态的思维与系统的观念来解读作为“过程”的技术,指出“过程”是一种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同时也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演化。分别从宏观意义上的抽象化技术,中观意义上的“技术集群”概念,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具体化技术三个层次,探讨了技术在这三个层次上的“过程”性表观。  相似文献   

15.
何中 《科学大观园》2013,(22):74-74
能够精确模拟人类大脑的机器一直被誉为计算机学领域的圣杯。而今IBM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使用“电解血液”的电脑,在朝着实现这~梦想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一步。这项技术能够在为电脑提供能量的同时起到降温作用,类似于血液在大脑中的功效。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黄炎培访问成都,曾在一首打油诗里这样描写成都人:“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四川人说自己有“三多”:茶馆多、厕所多,再则闲人多。茶馆——成为了四川人最世俗化又最活泼的生活场景。如今的四川都市,大街小巷闲散的老茶铺渐渐被高档茶楼替代,茶馆或许已不再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社会俱乐部”。  相似文献   

17.
在疫苗生产技术尚不发达的19世纪,“人手传痘法”使牛痘接种成为了可能,进而构成了西方发达国家消除天花的重要基础。但这一点却经常被医学史家所忽视。研究通过回顾天花病毒特性和詹纳“发明”牛痘的过程,厘清了他工作的动机以及在英国推广“人手传痘法”的历史情境。相比之下,同样利用了“人手传痘法”的美国,依靠其既已建立的邮政基础设施,邮寄牛痘苗和操作指南、回收痘痂,从而有效解决了疫苗的生产和分发问题。以史为鉴,研究呼吁重新审视医疗基础设施在疫苗科学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1:5万空间基础数据的紧迫需求,尽早完成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建设,建立一个具有多尺度的、多种信息源的、多时态的国家级1:5万空间基础数据库,实现“数字中国”的构想。国家测绘局全面启动1:5万数据库建库工程,为了给1:5万数据库建设作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科学评估“十一五”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研究未来五年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并运用技术路线图方法,绘制科技发展总路线图、科技发展愿景路线图、领域和产业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20.
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主办,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地方基础研究工作研讨会”于2006年4月17—1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主要精神,介绍《“十一五”国家基础研究规划》的内容,总结交流“十五”地方基础研究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地方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