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河北省毛皮动物犬瘟热病毒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采用Vero细胞从具有犬瘟热临床症状的貉肺脏样品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过间接免疫荧光、RT-PCR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分离的病毒为犬瘟热病毒(CDV),命名为CDV CL14株。对该病毒血凝蛋白H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CDV CL14分离株属于Asia-1型,为我国的流行毒株,H基因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我国流行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为He B(09)1株和LN-13-1株,同源性同为99.1%,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的为LN-13-1株,同源性为99.3%。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Barrett发表的犬瘟热病毒 (CDV)Onderstepoort弱毒株融合蛋白 (F)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 ,并以南京农业大学惠赠的Onderstepoort标准株反转录产物为模板 ,建立了CDV的RT PCR方法 ,并应用于CDV的诊断。结果表明 ,以该对引物 ,只能从CDV ONP标准株反转录产物中扩增出大小为 32 4bp的核苷酸片段 ,与理论设计值大小一致 ,而正常Vero细胞和同为副粘病毒科的新城疫病毒 (NDV)作为对照 ,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RT PCR可检出 1μl作 10 6倍稀释的CDV ONP标准株反转录产物 ,说明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应用试验结果 ,可从感染CDV犬的组织病料中提取RNA ,反转录产物中也扩增出 32 4bp的核苷酸片段。通过本研究不仅建立了敏感性、特异性好的CDV的RT PCR检测方法 ,也为F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及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犬瘟热病毒(CDV)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犬瘟热病毒疫苗中提取的RNA为阳性模板建立了快速检测CDV的RT-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CDV RT-PCR扩增得到与理论设计值大小一致的456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犬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牛轮状病毒(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大肠杆菌(E.coli)和新城疫病毒(ND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可检出约1.53×10~2拷贝/μL的核酸;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重复性好.此方法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37份眼观正常的大熊猫粪便样品检测,未检测出犬瘟热病毒,与胶体金试纸卡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从感染犬瘟热病毒死亡的恒河猴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H全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中,构建了基因疫苗pVAX-H。用制备的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小鼠可以产生免疫应答,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经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CDV 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5株单抗对应不同的病毒抗原表位,且均不与CPV和MV发生反应, McAb诱生的腹水可体外中和犬瘟热病毒,其中2株中和效价大于1:256。结果表明,CDV H基因疫苗可制备具有一定中和效价的抗CDV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5.
从感染犬瘟热病毒死亡的恒河猴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H全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中,构建了基因疫苗pVAX-H.用制备的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小鼠可以产生免疫应答,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经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CDV 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5株单抗对应不同的病毒抗原表位,且均不与CPV和MV发生反应,McAb诱生的腹水可体外中和犬瘟热病毒,其中2株中和效价大于1∶256.结果表明,CDV H基因疫苗可制备具有一定中和效价的抗CDV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北京市啮齿类实验动物的病理变化,为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监控及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送检的400只啮齿类实验动物,其中包括180只小鼠、80只大鼠、120只豚鼠及20只金黄地鼠,采集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制成石蜡切片后进行HE染色,对镜检肝细胞肿胀的样品又分别进行了PAS染色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并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此次进行实验动物质量的抽检,检出病变主要为小鼠、大鼠、豚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细胞肿胀,并均有糖原沉积病变检出,脂肪变性在豚鼠检出;此外小鼠及金黄地鼠,尤其是部分金黄地鼠出现明显肝脏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小鼠和豚鼠的心脏发生增生性炎;小鼠肾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本次抽检的啮齿类实验动物基本健康,部分啮齿类动物的饲养管理仍需加强,本监测结果可为科研实验的准确性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CDV)可以诱发犬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和神经性疾病,例如脱髓鞘脑脊髓炎(demyelinating leukoencephalitis,DL),脱髓鞘是具有代表性的神经性病症。犬瘟的神经病理机制研究发现,在脱髓鞘急性损伤期,少突胶质细胞代谢障碍及小胶质细胞活化;在脱髓鞘的慢性期,免疫系统逐渐恢复,在脱髓鞘斑区发生炎症,促使损伤的恶化。研究发现:犬瘟热病毒可以存在于炎性脱髓鞘损伤区外且逃避免疫识别,这是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损伤的主要机制,而逃避免疫识别的机制是病毒的非溶细胞性的选择性传播及限制性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复相热、急性卡他性鼻炎、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该病常继发细菌性感染.现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接诊经验,谈谈犬瘟热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相似文献   

9.
CDV,CPV,CAV三联DNA疫苗的实验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CAV)是引起犬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犬的健康,基因疫苗具有安全和克服幼犬母源抗体对主动免疫干扰的优点.根据CDV的H基因、CPV的VP1基因、犬2型腺病毒(CAV-2)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用PCR或RT-PCR方法扩增克隆目的基因,分别构建了pIRCDV-H,pIRESVP1和pcCAV-F 3个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了序列验证,用3种免疫质粒经纯化后混合对15只犬进行免疫,所有接种混合基因疫苗的犬,2次免疫后即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攻毒后大部分犬能抵抗3种强毒的攻击,对照犬发病严重,证明所构建的核酸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抗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弓形虫快速鉴定方法,进行国内实验动物感染调查,为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全国60个不同厂家的12 394只实验动物(包括:猴290只、小型猪425只、犬579只、兔1 234只、地鼠372只、豚鼠1 363只、大鼠987只、小鼠7 144只)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物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CAg。利用PCR技术鉴定弓形虫p30基因。应用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识别弓形虫虫体。结果 用ELISA从12 394份动物血清中检出4份弓形虫抗体IgG阳性。在这4份抗体IgG阳性样本中都发现了弓形虫虫体和DNA。通过PCR扩增p30基因的分子特性证明了样本中弓形虫病原体的存在。通过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弓形虫速殖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12 394只实验动物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率为0.03%(4/12 394)。结论 ELISA、PCR、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相结合可完成实验动物的弓形虫检验工作。国内实验动物中存在弓形虫感染。因此,建议设计合理的筛查程序用于防止动物传播的弓形虫病。有必要开发新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快检技术用于这一重要人兽共患病的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